2015年,江西上饶警方接到了一起离奇的案子。
一位老板让四名员工秘密押运500万现金,这500万现金被分装在三个行李箱中。
等众人将三个行李箱押运回目的地后,竟然发现其中一个行李箱中的160万现金变成了泡沫瓷砖!
四人顿时吓得直冒冷汗,当即就报了警。
可是众人都觉得十分不可思议,一路上大家都十分小心翼翼,没有离开过行李箱。
那么这160万是在何时不翼而飞的呢?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翼而飞的百万巨款
“你们三个看紧点,我去上个厕所。”
火车上,负责押运500万现金的四名员工一刻也不敢松懈,目光一刻也不敢离开箱子,就连上厕所都得轮流着去。
原来就在几天前,老杨突然被老板叫到办公室。
他接到了一个奇怪的任务——去买三个颜色不同且质量结实的行李箱。
老杨很是疑惑:“出差就出差,为什么还要公司买行李箱。”
但他下班后还是照办了,去市场按照要求买了三个箱子。
过了几天后,老杨才反应过来这行李箱是用来干嘛的,他们公司经常会跟别的省的公司有业务往来,有些公司只走账用现金,因此老杨的公司偶尔会派人去外省押运现金。
紧接着,老板就告知老杨安排一下手头工作,需要去广州出差,帮公司运回500万现金。
跟老杨一起前往广州的还有高主管,考虑到人手不够,高主管又叫了另外两个可靠的人,分别是保安小朱和水电工老祝。
这四人都是公司从优秀员工中左挑右选才定下的,为了安全起见,小朱和老祝并不知道此次出差到底是干什么的。
直到四人坐上了前往广州的火车,高主管才告知两人这趟行程的主要任务。
“500万?这么多钱?”高主管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了小朱的惊呼声。
他立即捂住小朱的嘴,示意他不要声张,并小声告诉他,只要干得好,少不了奖金可以拿。
就这样四人顺利地开启了这次出差之旅。
下午五点左右,几人抵达广州火车站,一下车高主管就跟合作的公司联系。
可是却得到了几人都不想要的结果——两天过后才能拿到现金。
由于合作的公司最近资金周转不过来,这两天正在抓紧解决了,无奈四人只好在广州火车站附近的宾馆住下。
等待的时间甚是煎熬,四人都想尽早将钱带回公司,早日完成任务。
两天过后,四人终于接到合作公司的电话,高主管挂完电话就带着三人赶往公司取钱。
在合作公司,高主管和老杨监督着余下的两人将500万现金称重并分装完毕,看着行李箱上好锁众人才安心离开。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去到广州火车站,买了最快一班的火车准备回上饶。
一路上几人都很紧张,高主管给三人一人安排一个行李箱,自己则在旁边时刻保持警惕。
火车上,众人都睁大了眼睛,时刻都在盯着行李箱,吃饭上厕所大家都是轮流着去。
为了防止太困不小心睡着,高主管在火车上买了好几罐咖啡用来提神。
即使是到了晚上,四人也强打着精神,没有闭眼,困了就喝咖啡,他们相互监督着度过了这难熬的一夜。
最终在四人的努力下,他们顺利地抵达江西上饶。
下了火车四人一点也不敢耽搁,立刻飞奔到公司,将三个行李箱交到老板的手中。
然而就当众人想要松一口气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很是奇怪的事情!
其中一个橙色行李箱竟然打不开了!
无论输入几次密码,它都纹丝不动,行李箱里好似有什么硬物卡住密码锁了。
无奈之下,众人只好用暴力将行李箱打开了。
可就在打开行李箱后,众人不禁大惊失色。
行李箱里的160万现金竟然变成了瓷砖!
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瓷砖发出声响,在它的周围还被“贴心”地裹满了泡沫。
负责押运资金的四人愣在原地,他们想不明白明明眼睁睁看着现金装了进去,一路上行李箱也没离开过视线,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神秘的背影
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赶来现场进行调查。
在得知事情来龙去脉后,警方断定调包这160万现金的始作俑者必定藏在四人当中。
因为在合作公司进行分装时,只有四人在场,每个行李箱里装32斤现金也是四人一起称出来的。
而橙色箱子里的瓷砖不多不少刚好32斤!
随即警方对四人分别进行了问话,警方初步判定高主管和老杨具有的作案嫌疑大一些。
由于小朱和老祝是在上火车后才知道要去押运500万现金的事情,他们进行调包的可能性小。
高主管是公司的二把手,一直以来押运资金的事他都有参与,对于流程什么的也都清楚,如果他想要调包,在运输途中故意支开其余三人,也不是不可能。
老杨的话,在买完行李箱后明白了自己将要去干嘛,若是再去买一个一模一样的行李箱进行调包,也是有可能的。
但这些都只是警方的猜测,由于缺乏证据,警方只能在问话过后将四人放走。
但为了避免作案者带着钱逃跑,警方派人秘密地跟着四人,看他们是否有可疑行为。
另一边刚问完老杨的警察决定去买行李箱的市场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他按照老杨所说的,来到了市场东北角的一家行李箱店。
由于事情刚过去不久,当警察问道前两天有没有人在这一口气买走三个颜色不一样的箱子时,老板马上就给了回复。
他表示自己清晰地记得那天店里来了一个男人,一上来就问哪种行李箱质量好,抗造。
他还没介绍完,男人就一口气拿走三个颜色不一样的箱子。
说到这,老板像是想到什么了一样,他顿了下接着说道:“第二天有人指定要买走一个橙色箱子,和那个男人买走的其中的一个箱子一样,他当时拿着手机上的照片给我看......”
警方立即调取了监控,发现真如老板所说,在老杨买完箱子的第二天,有一名男子在店门口徘徊许久,最终带着一个一模一样的橙色行李箱消失在人群。
可监控里的身影跟押运资金的四人压根一点边都不沾。
忽然这时,一位阅历丰富的警察开口了:“这人有可能是同伙,在四人取到现金后里应外合完成掉包。”
此话一出,警察就立即对四人回江西乘坐的那趟火车上的全部乘客进行了信息检查。
终于,他们查到了一个叫夏某的人和市场买行李箱的那个身影很是相像。
后经调查对比,发现监控中的男子就是夏某无疑,并且他与已经被警方排除嫌疑的电工老祝是远房亲戚!
警方得到这个消息很是震惊,如果真的是老祝干的,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还没等警方找到老祝,公司那边就传来了他要离职的消息。
难不成是做贼心虚?这个时候怎么突然要离职?
带着疑问警方找到了老祝,在一番审问下,老祝承认了是自己谋划的这场调包计划。
可当警方继续询问160万现金的下落时,老祝连忙喊冤,称自己不知道。
可是作为谋划者怎么会不知道160万现金的下落呢?真相浮出水面
在警方的审问下,终于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老祝之前参加过一次押运资金的工作,他对于流程也或多或少了解点。
这天他正在公司休息,听到高主管在要优秀员工的名单,接着老杨也被叫到了办公室,于是他就推测公司又要去外地取现金。
并且他很有信心自己能够成为押运资金的一员。
他一想到自己为公司卖命这么多年,却依旧拿着微薄的工资,他就心里很不舒服。
这次去外省押运现金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想要趁机侵吞公司的资金。
但是老祝深知自己一个人肯定不行,押运资金程序很是严格,于是他找来帮手——夏某。
并吩咐夏某再找来一个帮手,三人好合力将资金神不知鬼不觉地换走。
到时候到手的钱老祝拿走一半,剩下的让夏某和同伙平分。
夏某平日里沉迷赌博,游手好闲没个正经工作,还欠了一堆外债,听到有如此好事时,他毫不犹豫答应了。
他将自己在赌场认识的伙计黄某拉进调包计划,他认为黄某的赌品好,平时也没少帮自己忙,是个可靠的人。
确定好人手后,夏某就按照老祝的要求跟着老杨去到了市场,他偷偷把老杨买的行李箱拍了照,为了安全起见,他隔了一天才去店里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
就这样,当高主管和其余三人踏上去往广州的火车时,殊不知夏某和黄某就在另外一节车厢里坐着。
到达广州后,两人就一直住在宾馆等待着老祝的消息。
终于在两天过后收到了老祝发来的消息:32斤。
仅仅一个数字,两人就明白了,便开始立即行动了,他们找到32斤重的瓷砖装满行李箱。
接下来便开始作案了。
当高主管等人拉着行李箱匆忙赶路时,老祝故意走慢了几秒,然后就在这几秒内,他借助车站的水泥柱子顺利地完成了掉包。
拿到掉包后的行李箱后,老祝迈着雀跃的步伐追上了高主管他们。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开始不受老祝控制了。
夏某和黄某拿到钱后便决定坐下一班火车回江西,就在夏某兴冲冲的买完票时,他接了一个电话,一转身就发现黄某提着行李箱不见了!
这160万现金被黄某独自一人侵占了。
回到江西后的夏某将这一情况告知了老祝,老祝一开始并不相信,觉得是两人想合伙吞了那笔钱。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看自己和夏某已经暴露了,却始终不知道那笔钱的下落,老祝这才相信了夏某说的话。
警方在得到这一情报后,立即对黄某展开了调查。
得知他刚回老家深圳后,就联合深圳警方对他进行了控制。
当深圳警方找到黄某时,他正在老家附近的一家电子厂上班,让警方觉得奇怪的是,黄某身上只有一万块钱。
当问到160万现金在哪时,黄某支支吾吾不肯说。
最终警方在黄某的哥哥家发现了30万现金,在警方的审问下,黄某兄弟二人才如实说明了情况。
原来,黄某拿着160万现金回到家后,自己拿走了一万,将剩下的交由哥哥保管。
黄某的哥哥用这钱还清了家里的债务,并为弟兄二人一人买了一辆车,剩下的30万现金还没来得及花。
所有的钱财被全部追回,黄某兄弟二人用赃款购买的汽车也被警方缴获。
虽然老祝并没有拿到这160万现金,可此事件因他而起,最终,老祝伙同夏某、黄某兄弟二人因利用老祝职位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巨大,而构成职务侵占罪。
几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法院判处了七年有期徒刑。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犯法之人早晚都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想要借助歪门邪道发财是行不通的,老祝起的歹念最终还是反噬到他自己身上。
想要获得更多的金钱就需要要靠自己的努力,脚踏实地的努力比什么都强,而不是企图以走捷径的方式来获得。
更何况这天下就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所谓的“捷径”可以走。
唯有凭真本事,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倘若老祝和余下三人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也不会落得吃牢饭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