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病小闹,有时身体可以自行恢复,而有时则需要用药调理。比如,咳嗽、呕吐、眩晕、咽痛等,这些都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病症表现,针对这些问题,大家往往会依赖于西医,其实,中医也有很好的应对方式。
那么,中医是如何帮助缓解咳嗽、呕吐、眩晕、咽痛等不适的呢?看完这3点,你会有所收获。
1.咳嗽
经常咳嗽往往是因为支气管有异物,这与支气管炎症或者肺部感染有密切关系,咳嗽其本身是身体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是为了将分泌物尽快排出体外。但是,如果咳嗽症状长期得不到缓解,就可能会导致肺受损,严重时还可以引起重症肺炎等。
所以,止咳是很有必要的,有效控制咳嗽的节奏,常用的中药就可以发挥作用,比如止嗽散、桑菊饮、桑杏汤等,这些都是止咳化痰的良药,在咳嗽的早期就加以干预,一般都能得到较好地治疗效果。
2.呕吐
中医认为,之所以会发生呕吐,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息息相关。所以在临床上,针对呕吐的患者,可以采取和胃降逆,从而缓解呕吐带来的不良反应。
临床上常见的中药包括苦参、肉豆蔻、竹茹等,这些中药主要能针对胃气上逆等问题,发挥积极的缓解功效。当然,在利用中药治疗期间,还应该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等食物,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调理脾胃,以帮助缓解呕吐等不适。
3.眩晕
眩晕其实一种主观感受,若个人对自身以及外界物体的运动,产生了错觉,或耳部、中枢神经等发生了病变,均可以引起眩晕。临床上,能够调理眩晕的中药,首推天麻,其次还有枸杞、菊花等。
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所以针对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等,均有积极地防治功效。另外,如果是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眩晕,则需要结合具体的病变部位,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4.咽痛
咽痛的诱因有很多种,具体包括了咽炎,以及感冒、扁桃体炎等。所以,对于咽痛问题,在治标的同时,还需要做好治本工作,很多中药对于咽痛也能够发挥积极地防治功效,比如黄氏响声丸、金嗓子喉宝、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中成药。
另外,口服的抗咽炎药物包括咽炎片、六神丸、双黄连口服液等,这些也可以很好地缓解咽痛问题,使人的呼吸道维持畅通舒适。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慕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