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一次可谓是“来势汹汹”,很多观众在观看了电影之后,给出的评分都非常高。而在豆瓣评分上,大家也可以看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达到了8.6分的高分,超过了此前口碑佳作《大圣归来》的8.3分。
与大家小时候看到的关于哪吒的作品相比,这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成人向的动画影片。在这部电影当中讲述了哪吒孤独而又坚强,心酸而又热血的故事。
一颗集聚了天地之灵气而孕育出来的混元珠,被元始天尊提炼成为了灵珠和魔丸。正如它们的名字那样,灵珠如果投胎变为人的话,则会给天地万物带来福泽,但是魔丸则会孕育出来一个混世大魔王。为了避免魔丸孕育出来的生物会毁灭人间,原始天尊早在提炼它的时候就设定了一个天劫咒语,三年之后会有一道天雷劈开这个魔丸,让它和它即将孕育出来的生物灰飞烟灭。
然而本应该作为灵珠转世的哪吒,在降临人世的时候发生了意外,魔丸和灵珠居然被人调包了!本应该作为救世主出现的哪吒,却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混世大魔王”。与预告片当中的热血形象不同的是,大家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题曲mv里面看到了不一样的哪吒。因为从小一直饱受着误解,哪吒的成长过程一直都是孤独而又心酸的。
虽然他是大家眼中的“混世大魔王”,但是他非常渴望朋友以及家人的认可,但是小孩子顽劣的心性却一再的遭到他人的误解。难道他就应该在众人的指责下孤独的死去吗?不,他不认命。影片当中的哪吒与其说是一个热血励志的形象,倒不如说是折射了现代人心中那一个小孩的影子。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是孤独且心酸,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不停的与外界做斗争,与自己做斗争。
影片里父亲李敖和母亲殷夫人的形象,也反映了现代家庭中父母的形象:殷夫人没有时间,从而疏忽了对孩子的管教;而李敖因为哪吒的出生而对他一直存有偏见,基本上就是把哪吒锁在李府里面,不让他出去。哪吒父母这样的人设是不是让大家突然就想到了自己或者自己的父母呢?《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曾经就发文表示,他非常欣赏《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一部电影。
因为《大圣归来》收获到的好评,也算是给国漫的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也表示自己在制作这部动画片的时候是全力以赴,务必要把最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准确来说这已经远远不是一部优秀的动漫电影这么简单了,它其中包含了亲情、励志、友情等等元素,让人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会引发深深的思考。所以大家能够给出8.6的高分评价也不足为奇了。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上映,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作者:文三丰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观影前,和朋友聊起这部电影。他说早在四年前,就有他关注的大触为本片设计了宣传海报。都说“十年磨一剑”,这至少四年的打磨功夫,也不浅了。观影后,影片果然出色,画质精良,剧情流畅,人物丰满,感人至深,不枉我满满期待,竟收获了沉甸甸的惊喜。
自《大圣归来》起,至《白蛇:缘起》,到这部《哪吒》,不约而同地秉持着一个原则:在传统神话基础上,以现下流行元素为参照,进行大刀阔斧地改编。这样的举措,无疑为传统神话体系注入全新活力,也促进国产动画不断进步。具体到《哪吒》,改动最大的一处自然是哪吒的身份。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哪吒乃是灵珠子转世,与金蝉子转世的唐僧一样,名副其实的“仙二代”。可在电影里,哪吒变成魔丸化身,是邪魔外道,是百姓嘴里的“妖怪”。他的性格,由少年人的叛逆顽劣变成饱受误解后形成的暴戾凶蛮。这种“反英雄”的形象,国外已有众多珠玉在前,诸如罗夏、惩罚者、毒液、死侍等等。在哪吒的形象处理上,电影走了一条刚猛奇拔的路子,彻底激发出主角的“黑暗”面,并以此为支点,辐射到身边亲友,譬如将仙风道骨的太乙真人改编得可爱逗逼,将大义灭亲的李靖改编得父爱如山,达到刚柔并济,相辅相成的效果,制造出许多的笑料和感动。
另一处大改动,是白龙敖丙。他从一个仰仗父势的官二代变成肩负振兴龙族重任的有志青年。和传统神话不同,他不仅不是哪吒的死敌,还同哪吒交上朋友;不仅是朋友,由于灵体同出一源,他们甚至还血脉相联。在电影里,他受外界因素影响,不断变换立场,一会同师父申公豹攻击李靖夫妇,一会又帮哪吒抵御天劫。他有哈姆雷特式的选择性苦恼,具是全片最虐心的人物。电影结局,他和哪吒一起存活下来,或许编剧觉得敖丙这个角色尚有潜力可挖掘。
敖丙身后的龙族属于反派势力。他们上达天庭,下镇群魔,是传统神话体系的一大特色。电影里,他们被赋予浓重的宿命感,千年的等待,只为一个翻身的机会。这份隐忍和执着,怎不叫人感慨万千。哪吒说过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热血之极。那龙族便已经将这份热血,维持了上千年,为此不惜自挖龙鳞,织就万龙甲赠予敖丙,只盼增添哪怕一分胜利的砝码。这便是电影高妙之处,无论正反派,自身的行为都有其正当性,从而丰富了人物内涵,深化了剧情厚度。
影片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匠心独运的拍摄手法和恰到好处的搞笑桥段。这两样都很接地气,都有模仿痕迹,但能巧妙地融入到电影里。印象最深的两组镜头,一组是云霄飞车时使用的第一人称视角,另一组是白龙真身和六臂哪吒对抗的画面,在3D特效的加持下,呈现出震撼人心的效果。另有网友评论,影片利用各种成见制造庸俗笑料。其实大可不必深究。那些笑料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才具备喜剧效果。拥有如哪吒那样的强大内心,才是化解成见的良方。
国漫发展至今,实属不易。从《哪吒》片尾的两个彩蛋,能一窥出品公司的野心。一是龙族镇压的妖魔献身,其中一个竟是龙王的妹妹,预示《哪吒》尚有下文。二是再次为动画《姜子牙》打call,结合敖丙的师父申公豹这条线索,以及两部动画共同提到“昆仑”这个地方,可见二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忍不住浮想联翩:莫非有宇宙化的企图?对此,只能谨慎观望。
无论如何,优秀的国产作品,是国人贡献票房的底气。在支持国漫发展这条路上,我要一条道走到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