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不起眼的东晋,其大将的战力,曾阻碍第三次大一统两百年

2023-06-05     胡月芳

原标题:历史上不起眼的东晋,其大将的战力,曾阻碍第三次大一统两百年

东晋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南迁后的东晋王朝是王、谢、庾、桓家四大势力平衡下的产物,立国103年期间,先后有数次对外的北伐战争,还有数十次队内的平乱之战,但是就是这内外交困且历史存在感较低的王朝,使得九州大地分裂了三百余年的时间。

温峤,字泰真,并州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东晋时期名将,司徒温羡的侄子。

关键词:平王敦之乱,平苏峻之乱

王敦是王氏家族的人,是拥立晋元帝司马睿的势力之一。后来司马睿为平衡朝堂,扶持了其他势力,导致王敦起兵反叛,王敦攻入建康后,欲以不孝之名废黜太子,以图取代晋室。温峤又挺身回护司马绍,挫败了王敦的阴谋,而司马睿忧愤而死。晋明帝时期让温峤派兵平定王敦之乱,保护了晋室。晋成帝时期,庾氏欲削除历阳内史苏峻的兵权,导致苏峻起兵叛乱,攻陷建康,挟持晋成帝,控制朝政。温峤主动劝说陶侃(可参考西晋名将篇)当盟主进行平叛,最终平叛成功,

祖逖,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时期名将。

关键词:祖狄北伐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永嘉之乱后,率领亲党避乱于江淮。在司马睿衣冠南渡建康后,祖狄也归附,并且力主北伐,但是司马睿只想偏安一隅,于是让祖狄自己招兵买马去北伐,祖狄北伐进展比较顺利,多次打败后赵的石勒,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正当他准备收复河北时,引起了司马睿猜忌,派遣了监军管制,以牵制祖逖的北伐,祖逖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最终忧愤而死,北伐功败垂成。

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时期名将,晋明帝司马绍女婿,宣城太守桓彝长子。

关键词:灭蜀地成汉

公元345年,桓温率军沿长江而上,消灭了十六国之一的成汉政权,使得东晋拥有整个长江流域,桓温由此名声大噪,也增加了桓温的野心,想要代晋自立。他此后想再次通过北伐扩大自己的权利和威望,但是三次北伐都没什么成果,第三次北伐被前燕大将慕容垂大败,再加上王谢的阻挠,最终也没有篡权成功。

谢玄,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名将,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的侄子。

关键词:淝水之战

谢玄出身陈郡谢氏,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为了抵抗前秦的袭扰,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北府兵”。公元379年,谢玄领导的东晋北府兵在淝水之战抓住战机,计诱前秦军后撤,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公元384年,谢玄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使得刚刚统一北方的前秦再次分裂,为东晋多争得几十年存立时间,但也间接使得第三次大一统推迟了两百年。

刘牢之,字道坚,彭城郡(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东晋时期名将,雁门太守刘羲之孙,征虏将军刘建之子。

关键词:夜袭洛涧、平孙恩之乱

刘牢之生长于尚武世家,最初应谢玄之募入北府兵,为其参军,淝水之战时,刘牢之率五千精兵在洛涧大破梁成。后来孙恩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持续了十二年之久,沉重打击了东晋门阀士族,但最终被刘牢之率兵平定。

王镇恶,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晋末年名将,前秦丞相王猛之孙。

关键词:夺荆州、取长安,助刘裕平定叛乱,灭亡后秦

王镇恶是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前秦败亡后,王镇恶随从叔父王曜归顺东晋,后来跟随刘裕南征北战,击杀荆州刺史刘毅,平定江陵。在刘裕北伐后秦时,以王镇恶为前锋,攻克洛阳、潼关、长安,灭亡后秦。但由于后来被刘裕猜忌,最终被杀害。

欢迎关注:超级行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debc79f7e598a8dc83f9a224ddd5b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