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尼特”号装甲战舰是由瑞典发明家约翰·埃里克森设计。它的干舷极低(舰身在水面上只露出500,包着5—8层2.5毫米厚的铁板),主船体完全在水线以下,排水量有987吨,机动性好。船体中部安装有一座可360度旋转的炮塔,炮塔内有2门11英寸前膛炮,其最大航速为8节。莫尼特号是美国南北战争军舰之一,北军舰队的一艘装甲战舰。
莫尼特号于1862年12月在一次航行中遇到风暴沉于北卡罗来纳州附近海域。
1861年夏末,美国北方海军通过情报获悉,南方邦联海军的“弗吉尼亚”号装甲战舰即将投入战斗。于是,北方海军决定研制自己的装甲战舰“莫尼特”号,专门用来对付“弗吉尼亚”号。
1862年3月,南北双方最得意的战舰终于在弗吉尼亚东南方向的汉普敦碰面,引发了现代意义上的首次海上炮战——汉普顿锚地海战,开启了现代海战的新纪元。
“莫尼特”号于1862年12月在一场风暴中沉于北卡罗来纳州附近海域。
1975年,“莫尼特”号沉没地成为美国首个国家海洋保护区。
1986年,该地点又被指定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
“莫尼特”号许多部件已被打捞上来,并陈列于弗吉尼亚的纽波特纽斯海员博物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