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童星疑遭校园霸凌跳楼?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妈妈要注意了!

2022-06-29     小小包麻麻

原标题:知名童星疑遭校园霸凌跳楼?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妈妈要注意了!

妞们,最近有没有关注#童星遭校园欺凌跳楼#事件?

童星邵一卜的妈妈尤永梅在网上爆料,女儿长期遭受同学霸凌和诽谤,不堪辱骂和精神折磨,从六楼跳下。

经医生全力抢救,好不容易才脱离生命危险。

邵一卜曾出演过《追梦少年》《筑梦情缘》《银河补习班》等多部影视作品,跟杨幂、邓超、颖儿等都有过合作。

这样一个漂亮、可爱又优秀,前途一片光明的女孩,究竟经历了什么才想要走上绝路?

Part.1

每4-5个孩子中,

就有1个曾遭遇校园霸凌

邵一卜在上海某所中学就读9年级,成绩优秀,性格温和,待人友好,还多才多艺。

有一天尤妈妈忽然收到班主任的告状,说邵一卜骄傲自满,对同学出言不逊,被全班同学孤立。

尤妈妈了解女儿的品行,不相信女儿会这样,在她的耐心追问下,女儿才说出实情。

原来,由于她各方面的优异表现,引起三位女同学的嫉妒和仇恨,开始辱骂她、诽谤她、孤立她。

骂她“婊子、绿茶、去死!”

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最后有多达13位同学参与到这场霸凌中。

尤妈妈得知后悲愤交加,立马将这件事反映给了班主任,并要求霸凌者写道歉信和保证书。

没想到,霸凌者的父母气势汹汹地上门挑衅:

“你为什么让我女儿写道歉信?”

在得知是自己女儿理亏时,他们扭头就走,没有一句道歉的话。

尤妈妈一气之下,要将这些霸凌者告上法庭,她们连忙向邵一卜求情,并保证今后会改。

尤妈妈和女儿心软答应了,可没想到她们的霸凌行为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变本加厉。

最让尤妈妈气愤的是,班主任和老师对这件事情置若罔闻。

老师的不作为,同学的长期霸凌,让邵一卜的精神受到巨大打击,在学校里如日如年。

最后选择跳楼,来摆脱被霸凌的痛苦。

虽然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尤妈妈作为单亲家庭,不仅花费了巨额医疗费,她的身体和精神也遭受了巨大打击。

更可恶的是,学校老师竟然对外宣称,邵一卜是因为和妈妈发生矛盾才跳了楼。

为了还女儿一个公道,为了把女儿从校园霸凌的深渊中彻底拽出来,尤妈妈决心不再软弱,要将霸凌者和纵容者绳之以法。

目前,当地教育局已成立工作组,正在督促学校开展调查。

这件事情为我们每一个父母敲响了警钟,校园霸凌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常见。

联合国一项报告显示:

全世界每 3 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曾遭受过同学的欺凌。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

在我国中部地区,几乎每4-5个孩子中,就有1个曾经遭遇校园霸凌。

Part.2

为什么有些孩子喜欢霸凌别人?

校园霸凌不光包括暴力殴打,它涉及“恶意取笑、索要钱财、孤立排斥、威胁恐吓、身体霸凌、性霸凌”等六个方面。

那些霸凌者的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那些无声的排挤和孤立,那些恶意的造谣和取笑,那些精神上的PUA和暴力殴打,摧残着被霸凌者的身心。

他们轻则自卑,养成讨好型人格,重则抑郁,患上社交障碍,一辈子逃不出被霸凌的阴影。

据调查,校园暴力案件中:

11% 的受害人死亡,31% 重伤,38% 轻伤。

那些霸凌者欺负人,其实根本不需要找什么理由:

  • 你长得漂亮、家里有钱,会嫉妒你;
  • 你长得丑、家里穷,会瞧不起你;
  • 你学习优秀、表现优异,会孤立排挤你……

为什么有些孩子能够恶劣至此?

霸凌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别人的看不起和轻蔑,认为别人不够格,不值得被尊重。

而这种心理的形成,和他们的家庭成长环境脱不了干系。

缺乏家庭教育和引导,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和关怀,他们就会变得性格冷漠、自私自利,缺少同理心。

从小遭受或者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孩子,经常被冷暴力对待的孩子,都很可能会产生心理扭曲。

他们会使用暴力解决所有问题,通过打压别人来获取心理上的满足。

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因为他对作恶毫无自控力。你不告诉他那是恶,他能把别人逼死;你不告诉他要反抗,他能被别人逼死。”

Part.3

不要强制孩子打回去

美国一项研究指出,64%的孩子被霸凌后没有告诉其他人,是因为:

无效的求助,不当的干预。

《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

隐瞒校园欺凌事实成为被欺凌学生的“第一选择”。

为什么不向父母求助?

很可能是因为父母没能给足他们信任和安全感。

一名10岁男孩在学校遭到校园霸凌后,告诉了爸爸,可爸爸的一句话封死了他求助的心:

“他们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都说“柿子挑软的捏”“杀鸡给猴看”,可是柿子和鸡又做错了什么?

作为父母,在孩子受到委屈时,责备他咎由自取,活该被欺负,只会让孩子受到更严重的二次伤害。

从此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孩子都不会也不敢再向父母求助,只能选择默默忍受。

而沉默和忍受,只会让霸凌者变本加厉。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说:

“一定要重视孩子受欺负的问题……要让孩子知道,保护他是你作为父母的重要任务。”

当孩子告诉我们被同学欺凌时,一定要让孩子知道“

爸爸妈妈会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起,为他撑腰。

另一方面,父母干预的方式不妥当,也会导致孩子不敢再求助。

比如,强制要求孩子打回去。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打回去,有的孩子生性胆小怯懦,威逼孩子打回去,可能会让孩子更加害怕退缩、矛盾自卑。

《游戏力》一书中这样写道:

对于受了欺负的孩子,如果情绪还没有调整好,即使是在家长的要求下打了回去,也不会因此对自己有更多的信心。

只有当孩子的内心充满底气和信心,他的回击才有力量,他才能实现有效地反抗。

Part.4

正确干预

首先,从小给孩子灌输“反霸凌”的意识和观念。

李玫瑾教授在《开讲啦》中明确讲到:

性格胆小且体格柔弱的孩子,最容易成为同学欺负的对象。

一定要从小给孩子灌输“反霸凌”的意识和观念,培养他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勇气。

可以通过一些绘本,比如《对霸凌说“不”系列绘本》,告诉孩子,被同学欺负时,要勇敢大胆地说“不”!

还提前告诉孩子,被霸凌时该怎么反抗,怎么保留证据,比如录音或录像。

  • 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孩子知道,当寡不敌众时,不要逞能,要择机逃跑、呼救。

其次,事情发生后,一定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他的错。

在倾听孩子解释,了解事情原委之后,告诉孩子,被霸凌不是他的错。

接下来,跟孩子一起勇敢面对和解决问题。

第一步,第一时间向学校反应情况,并督促其出具调查结果。

同时也进一步了解情况:

施暴者的父母是否知情?

有没有其他孩子也被欺凌?

第二步,陪同孩子指认霸凌者。

当着学校、对方家长的面,摆出证据,要求学校、霸凌者及其父母做出表态和承诺。

第三步,如果对方再次出现霸凌行为,立刻马上报警。

对方可能会说只是孩子之间闹着玩,那我们也要坚定地告诉警察:

就算孩子没有明显外伤,但受到了对方的随意辱骂、诽谤和殴打,依据法律规定,已经涉嫌寻衅滋事,坚决要求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16岁以下虽然追究不了刑事责任,但可以追究治安责任。

只要一立案,对方就会有前科,有违法记录。

在警察的见证下,再要求对方家长出具保证书,保证不再有类似情况发生,一旦违反,愿意接受法律制裁。

口头道歉,无关痛痒,只有让霸凌者真正感到害怕,才不敢有下一次。

如果仍然得不到合理妥善解决,那么可以考虑给孩子转学。

必要时,记得带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平时也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及时识别出孩子的求救信号。

当孩子出现严重抵触上学、性格大变、情绪持续低落等异常时,耐心引导孩子说出原委。

最重要的是,要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这边,给他支持和帮助,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d0d4fba7c8ef5e76d90a45c7684ae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