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是康熙心尖上的宠妃,早年风光无限,但康熙去世,她的苦日子就开始了,不仅被雍正当众侮辱,就连太妃的封号都不给她,晚景十分凄凉,想来不禁令人唏嘘!生时,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死后,还迟迟不许下葬,她的灵柩一直停放了4年。这是怎么回事?事情还要从康熙猝然去世说起!
康熙去世,宜妃的“噩梦”已然开启
康熙去世,被荣宠不二的宜妃经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悲痛万分,一下子就病倒了。
宜妃一向是个“病秧子”,康熙宠爱她,特意赐她一顶软轿,让体弱多病的她出入方便。得知康熙去世后,宜妃带病坐在软轿上被抬了过来。
在葬礼上,不知道抬轿子太监是故意使坏,还是她运气不好,太监抬着宜妃坐的软轿直接就走到了雍正生母德妃的前面。
康熙在世时,宜妃比德妃受宠,位分也比德妃高,她怎么走,别人没话说,可如今康熙去世,雍正即位,德妃是雍正的生母,你走在前面,这个做法就有些不得体了。
一般识相的,都会主动走在德妃后面,这样既是对德妃的尊重,也是对雍正的认可。
可还没完全从荣宠中清醒的宜妃,居然没有意识到身份的转变,竟然在雍正面前摆起了母妃的架子。
但又好巧不巧,正好被雍正逮了个正着!
雍正板着脸,心说宜妃见自己生母德妃不知行礼也就算了,还走到前面,宜妃的这是行为僭越,就是打心底不承认他这个皇帝。
但碍于宜妃是父亲康熙的爱妃,雍正不好直接对宜妃责骂,于是,痛斥那些抬轿子的太监,打狗给主人看。
宜妃知道雍正说的是她,让她在众人面前显得非常难堪。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荣宠时代已过,也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了丈夫康熙的保护,只能忍气吞声默默承受!
但她万万没想到,等她的还有更残酷的责难,心胸狭窄的雍正,直接颁布一道圣旨,斥责宜妃不管礼仪法度,不知行礼。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
“宜妃郭络罗氏。当圣祖崩时, 妃方病,以四人舁软榻诣丧所”。“出太后前面,世宗见之, 又高傲,此世宗为诘责宫监 ”。
要说,之前雍正打狗给主人看,只是当着后宫众人的面,但雍正下这道圣旨却当着全天下人的面来公开羞辱,并定三条罪状:
第一条:宜妃肆意妄为,不管礼仪法度,行为僭越,不遵礼法,见皇太后不知行礼。
第二条:宜妃举哀坐软轿,属不敬之为,如行走难,随便一处行礼即可,不必来此。行礼时,理应跟众母妃一起行礼,却走在皇太后前面,“甚属僭越,不遵国法”。
第三条:宜妃气势高傲,摆母妃架子,对皇太后和皇上都不尊重,不守君臣之礼。
不过,这件事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毕竟德妃还没正式被册封为皇太后,雍正适当给个提醒也就罢了,没必要上纲下线,但小心眼的雍正偏偏就是很在意!
最后责难完后,还严厉地说,我颁布这条上谕本意是让你好好反省,不要依仗你是父皇宠妃,肆意妄为,如果继续不知好歹,那就不要怪朕不留情面,到时按国法治罪。
此时的宜妃,羞辱也被羞辱过了,责难也被责难过了,但似乎还没能让雍正消气,他又使出杀鸡儆猴的招数!
他将宜妃的太监张起用逮捕,以违法做买卖为由,没收家产,发往边疆种地。九阿哥胤禟府上的太监李尽忠、何玉柱也分别被发往云南和黑龙江当偏远地区苦差,或给披甲人当奴隶。雍正还降旨说,如果他们不肯去,那就地自裁,死后尺骨仍然发往发配之地!这一招可算是够狠毒的了。
要说胤禟门下违法做买卖可能性大,毕竟八爷党需要经费,而宜妃久居深宫,康熙在世时给她赏赐恐怕几辈子都花不完,她搞这些买卖做什么?或许这就是欲加之罪!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按理说,雍正在册封生母为皇太后后,康熙生前的所有妃嫔都得到安置和册封太妃,而唯独宜妃被忽视了,她不但不封为太妃,还被限制了自由!
就说雍正继位后,他对康熙后妃颇多容忍和照顾,为何偏偏要抓着宜妃不放呢?而且宜妃在他父亲康熙心中的分量可不小啊!
这正是雍正跟她过不去的原因之一!
宜妃太受宠,杀鸡儆猴立威
《康熙微服私访记》剧中,康熙的口头禅是“小桃红,宜妃呢”“三德子,宜妃呢!”
剧中宜妃得体大方,伸张正义,和康熙默契十足,尽管康熙后宫妃嫔一大群,但也不影响康熙对她的喜爱眷顾,她经常跟着康熙一起去微服私访,康熙在哪宜妃就在哪里!
宜妃和电视剧中塑造的人物差不多,心气儿高,且争强好胜。而康熙对宜妃宠爱到极致。
宜妃郭络罗氏,没有任何背景,她是满洲镶黄旗,父亲是佐领三官保,就是包衣奴才!
刚进宫时,宜妃只是个小小宫女,但是她得体大方,姿色美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康熙看上了,临幸后,康熙直接封她为宜嫔。生五阿哥恒亲王胤祺后又晋升为宜妃,接着又生皇九子胤禟和生皇十一子胤禌,不过胤禌十二岁时就早夭。从宜妃的多子来看就知道康熙对宜妃有多宠爱!
要知道,康熙一生嫔妃五十多位,他对出身低微嫔妃品位晋封要求非常严格和谨慎,册封次数也是吝啬,答应和贵人以下的就有一大把。
即便是康熙特别宠爱的德妃,生育了雍正之后,才晋封为德嫔,然后才封德妃。而包衣出身的宜妃,一被临幸,就直接被康熙册封为宜嫔,两年后封宜妃!而且宜妃位分比德妃高。足见康熙对宜妃的偏爱了!
康熙对宜妃宠爱到了什么程度呢?
第一,康熙每次塞外征战时,每到一处时,康熙都要第一时间书信给宜妃报个平安,回来时,还捎带一些地方的小特产给宜妃解解口馋,而这种待遇也只有宜妃独享。
第二,虽说大江南北都有康熙妃嫔娘家族,但康熙外出巡幸几乎都不去居住,而两次驾临盛京沈阳,都下榻宜妃娘家中逗留好几日。不仅如此,康熙给她娘家极大恩惠,不仅父亲随之高升,连亲戚们都跟着沾光。
第三,宜妃的父亲三官保佐领,仗着自己是康熙的“国丈”,不仅与一品将军同坐同行,还受尽尊崇。对此,都察院上奏向康熙反映他的僭越行为,但是宜妃父亲,康熙对奏书都懒得搭理。她父亲三官保死后,还受皇帝立碑褒奖,妥妥享受国丈的待遇!
第四,康熙晚年修建香岩寺,而香岩寺每年开道场只有三次,第一次的时间,三月份康熙万寿节,第二次时间,四月份佛祖诞辰日,第三次时间,十二月份宜妃千秋寿诞日。且香岩寺是康熙亲笔题名,所有文官武将经过此地都要下轿、下马,以示尊重。
在《永宪录》和《清史稿》中也明确了康熙对宜妃的盛宠:“圣祖甚爱之,眷顾最深”!
可见,康熙对宜妃的盛宠可谓独一无二!
但这种盛宠,在康熙生前是福气,康熙去世,她成为众矢之的,而且雍正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个就拿她来开刀,树立自己权威!
话说宜妃只不过是一个受康熙盛宠的弱女子而已,雍正这样做岂不是大失皇帝风度?其实重要原因是出在宜妃的宝贝儿子胤禟身上。
受儿子的牵连,晚年的遭遇凄凉
宜妃一生有三子,十一阿哥胤禌幼年早夭。五阿哥祺性格温和,未参与夺嫡,无欲无求。儿子胤禟人称为“毒蛇老九”,他虽对皇位无野心,却是老八胤禩坚定拥护者!
八阿哥胤禩是雍正的最强大对手。或许,九阿哥胤禟作为八爷党的军师和金主,参与了夺嫡,并且倾尽财力帮助八阿哥允禩,被雍正怀恨在心,于是借故对付他的母亲。
雍正元年,雍正为了削弱八爷党的势力,先逮捕胤禟门下秦道然,代胤禟掌管家务,借主人之势欺诈别人,收敛不少钱财,雍正抄他家,追回的银子送往西北充军饷。雍正还不满足,大骂胤禟“文才武略,一无可取”。
后来,雍正借口胤禵从前线回来,前方缺人,让胤禟前去西宁。胤禟清楚这是在变相发配自己,胤禟推说要为父皇守灵,不愿去。
雍正不同意,命令他立刻前往。胤禟成王败寇死不足惜,但连累自己母亲宜妃被限制了自由,心里很是愧疚。
临行之前,九阿哥胤禟低头恳求雍正,让他见母亲宜妃一面,几次恳求下,雍正虽同意了,但却故意刁难,出了一个损招。
就是以宜妃“感上风寒,不宜见人”为由,让他们隔门告别,儿子胤禟跪门外痛哭流涕,母亲耳朵贴门内默默流泪,心如刀割,母子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焉知此次前往西宁凶多吉少,生死未卜!
宜妃在里面听见儿子的哭声,肝肠寸断,宜妃太想念自己的儿子,不顾一切从里面打开了门,两人终于相见,娘俩抱头痛哭。
雍正知道此事,说宜妃擅自开门,以抗旨为由,不允许与外界联系,不允许任何人探视,彻底将她禁足!
如果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康熙生前盛宠的宜妃有可能会彻底被抹杀宫廷中。但康熙这么宠爱宜妃,哪能不为她后半生考虑!
康熙生前,也考虑到宜妃的后半生,为了安顿好他的宠妃,特意留下一道圣旨:自己去世后,宜妃出宫跟随儿子居住。如果康熙没有留下这圣旨,宜妃恐怕很难重获天日!
而她的儿子胤禟就没这么幸运了,离京后,一直被雍正以各种理由打压,最终被废玉蝶,将他圈禁,雍正还不解恨,将他改名为“塞思黑”再侮辱一番,被圈禁而死。
宜妃虽幸运有康熙的圣旨庇护,让雍正不得不恢复了她的自由,出宫和恒亲王五阿哥胤祺一起生活,但经历几年受尽羞辱,后来又得知爱子胤禟惨死,身心已被折磨不堪了!
从此,宜妃恨透了雍正,结下了仇恨,直到她去世时都不想入宫去看雍正一眼。
然后,上天对她的折磨还不够,恒亲王胤祺又于雍正十年病逝,宜妃又送走了一个儿子。
宜妃孤零零的一个人,境遇十分凄凉,没有儿子的陪伴,没有了宠她的丈夫,这时候,宜妃没有了任何生的希望,一心只求死。
一年后,宜妃病逝,雍正似乎也不想放过她(另有说是被雍正逼死的),本来应该马上葬进妃陵,可被雍正出手干预了一下,灵柩迟迟不下葬,她的灵柩就这样停放了四年。直到乾隆二年才葬入景陵妃园寝。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按雍正的习惯,是先摘掉枝叶,再砍掉整棵树,拿宜妃开刀,无非就是搓搓八爷党的锐气,立自己的威!
但是雍正将父亲的宠妃,折磨成这般模样,说实话未免太过于小气了,有点不地道!
没想到,康熙如此盛宠的宠妃,却在康熙去世后,接连遭羞辱,即便康熙留下旨意让她出宫与儿子生活安享晚年,但两个儿子都没能保住她安然晚年,真的让人嗟叹。
可见,即使你在一朝有多荣宠,一换朝代,你自己的生死还得看新皇帝的心情来定!不知道曾盛宠宜妃的康熙,知道宜妃晚景遭到如此般对待后,不知道作何感情?
但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在位13年,勤政为国为民,兢兢业业,整顿吏治,没日没夜加班,充盈了国库。
后来,儿子乾隆自诩康乾盛世,实际上,都是雍正在位13年的功劳,如果没有勤政的雍正,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乾隆哪来的财力多次南巡潇洒!哪里还敢称什么盛世?
写到最后
宜妃在康熙时期可谓受尽宠爱,但这种恩宠,随着康熙去世,宜妃的人生也就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昔日的风光已不再,晚景境遇极为凄惨,也是怪她没有看清形势,落下口实,加上儿子胤禟卷入康熙诸子夺嫡之中,并支持了雍正最强的政敌老八胤禩,所以从康熙骤然去世那一刻起,宜妃的晚年就注定要以凄惨结局收场!
在帝王之家,丈夫死去,儿子流离,她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而死去,也迟迟无法得到“归属”!最无情的是帝王之家!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