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西夏对北宋的战役都打赢了为何还签订庆历和议?

2022-07-03     历史新视角

原标题:历史上西夏对北宋的战役都打赢了为何还签订庆历和议?

庆历和议是北宋时期宋仁宗庆历四年与西夏达成的和议,之后,宋朝和西夏维持了近二十年的和平,到宋仁宗嘉佑年间,西夏再次犯边,之前的协议也早已不算数了。

庆历和议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其一,西夏首领元昊取消帝号,由宋册封为夏国主。其二北宋每年需要给西夏岁赐,其中还包含西夏国主的生日。其三,两国在沿边设立榷场贸易。其中还对战争中的战俘以及一些逃民做了安排。

关于这份协议是清晰的,关键问题在于签订这份协议是令人意外的。宋朝和西夏开战以来,说实在的,北宋屡遭失败,损伤惨重,朝野震惊。可以说西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西夏竟然同意与北宋议和,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

从北宋这边来看,虽然自尊心作祟,但怎奈能力不济,打又打不过,消耗实在是太大了,宋朝无力消灭西夏,主和意见占上风,所以非常乐意与西夏议和。

而西夏其实面临的压力也很大。西夏地处西北,经济不发达,人口也不多,整体实力不能与北宋相提并论,尤其是经济,双方的差距非常大。虽然几次战争都胜利了,但是却并没有给西夏带来实际的好处,反之,连年战争使西夏本身就弱不禁风的经济再次承受巨大压力。

因为西夏与北宋撕破脸,所以双方停止互市,正常的边境贸易是没有了,西夏国内物资日见匮乏,而在元昊建国称帝之前,西夏每年都可以从宋朝得到“岁赐”的白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这是夏国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这么一大笔钱财失去了,导致西夏经济遇到困境。

经济上的麻烦是很大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西夏的进攻令人看不到希望。虽然之前西夏屡屡获胜,但是毕竟北宋的实力在那摆着,一次战争的失利影响不是很大,很快又可以建立防御,以备再战,况且北宋的经济非常发达,远不是西夏可比。

同时北宋的知延州范仲淹等人的经略,宋方的军事防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并且坚壁清野、严守城寨,不与西夏正面交锋,使西夏难有新的作为。

正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胜利对于西夏来说是致命的。

而在西夏与北宋进行战争的同时,西夏后方也不稳定,北方的契丹借此机会对西夏施压,导致元昊与契丹交恶,那么这么一来,西夏也得防着点契丹的突然袭击,要知道契丹也不是好惹的,万一趁着双方战争正酣的时候,契丹来这么一下,西夏可是非常危险的。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达成了协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b5f84855983cc6eccd7caf1f06dd4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