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和2014年,这两个重要转折点前后,乌克兰的经济变化

2022-02-24     戏说金融

原标题:1991年和2014年,这两个重要转折点前后,乌克兰的经济变化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在苏联解体前夕(1991年8月24日)宣布独立,之前他们的历史是这样的:1240年蒙古帝国远征军(拔都)占领基辅,之后蒙古金帐汗国、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率领全国投奔沙俄,1922年加入苏联。

所以,要陈述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的经济史,只能从苏联解体前一两年开始探究。

在这之前,先对乌克兰这块土地上老天爷赏赐的家底——自然资源做一个简单概括。

乌克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为黑土地,占世界黑土总量的1/4。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43%,跨越三个植被带:森林沼泽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

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乌克兰的农业发展自然得心应手。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有着“欧洲粮仓”的美誉,其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

除了农业之外,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

乌已探明有80多种可供开采的富矿,已探明的铁矿石的储量有275亿吨;锰矿石的储量超过21亿吨,位居世界前列;煤、染料矿石、陶土地腊和石墨的储量也比较丰富。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所需石油90%依赖进口。顿巴斯为乌最大的煤矿,已探明储量1090亿吨,为欧洲第三大煤矿区。

再看看乌克兰的其他经济概括。

离开苏联之后初期,乌克兰工业基础雄厚,以军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体系贡献了GDP总产值的40%。但是随着放弃核武器协议的签署,军工业逐渐被抛弃,寡头接手国有重工业部门,卖掉资产发展轻工业或者第三产业。2014年颜色革命后,乌克兰第二产业工业比例不到30%(含轻工业),金融业、地产业和旅游业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

有意思的是,在2014年前,乌克兰很多方面对俄罗斯有严重依赖:石油和天然气进口50%以上来源于俄罗斯,旅游收入40%左右为俄罗斯游客贡献,对外贸易中俄罗斯占其总额的35.8%,外资来源上,俄罗斯大约占10%,仅次于塞浦路斯和德国,美国对乌克兰的投资不到2%。

2014年后,这一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与俄罗斯关联性急剧下降,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取而代之,但是美国的投资比例没有显著增加,主要投资在金融和自然资源上。

从1991年至今,乌克兰地区的发展方向出现了两次重大转折,一次是从苏联脱离并且宣布独立之后,另一次是2014年颜色革命之后。

那么,在这两次转折后,乌克兰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呢?不妨看看下面一张图表统计。

没注意看的朋友,看到前面两列数据时,肯定吓了一跳。1991年之前,乌克兰的名义GDP不到3,到了1992年立马飙到了50以上,到了1993年更是接近1500,1994年以后一直狂飙,从上万到上十万上百万。名义GDP涨幅上,1991年之前一直在10%以内,到了1991年同比上涨了91.1%,1992年同比上涨1580.7%,1993年同比上涨2846.2%。

天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坐上火箭了?这绝对属于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

难道真的是苏联束缚了乌克兰的经济发展?

接下来的第三第四列告诉了我们真相。

从1989年开始,乌克兰的实际GDP一直处于下降趋势,1991年之后,这种趋势日益明细。比如1990年是100,1991年变成991.1,1992年变成81.81,93年是70,94年降到54以后一直到2003年的十来年内一直都是在50上下徘徊。

再看实际GDP的同比增长率。1990年-1999年十年期间,全部为负数,而且下跌最严重的刚好是刚开始离开苏联那几年(1992-1995年),跌幅全部为两位数。

美元计算的名义GDP那一栏的数据,刚好是对实际GDP数据的进一步印证。

也就是说,那几年乌克兰的社会财富是减少的,经济是后退的。

那为什么名义GDP增长最疯狂的时候,却是实际GDP表现最为低迷的时候呢?

答案在最后两列”官方平均汇率一栏“中。

从1991年开始到2000年的十年期间,乌克兰的货币格里夫纳出现了跳楼式贬值,除了1997年之外,其他9年的汇率下降率皆高达24%以上,1992-94年这三年的贬值更是超过90%。

所以,以乌克兰货币标注的名义GDP因为货币的大幅贬值而出现了上涨的幻想,一旦去掉通货膨胀后,实际GDP的数据就现出了原形。

2000年-2008年是乌克兰稳步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到了2009年出现了实际GDP为-15.1%的大幅倒退?

这又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次贷危机影响。2008年末,在美国次贷危机向欧洲转移的过程中,货币大幅贬值的乌克兰首当其冲,外汇储备不足让其迅速成为金融危机的”震中“。也是这一年,乌克兰所剩不多的重工业——钢铁企业出现了倒闭潮,几乎团灭。

为什么乌克兰的外汇储备不足?因为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在小布什的游说下拿外汇购买了很多华尔街的次级债券。

好,我们再看看第二个转折点——2014年颜色革命的前后。

是不是和1991年前后很相似?

2014年之前(除了2009年的特殊情况),名义GDP、实际GDP和官方平均汇率都很正常,涨跌幅都在常规范围内。实际GDP增幅虽然在逐年收缩,但毕竟还不是负数,货币虽然有贬值,但都在2%以内。

但是到了2014年和2015年,名义GDP突然飙升了,实际GDP突然重跌了,货币贬值也突然加剧了。

一样的剧情在上演。

好,我们再说说其他指标。

以美元计算的人均名义GDP一直在稳步上升,1991年开始一直到2002年,每年都在下跌。1999年的美元计算人均名义GDP甚至不足1990年的37%。

在人均实际GDP一栏,从1991年开始到1998年连续9年的同比增长率皆为负数。也就是说,这几年乌克兰人民的财富是逐年减少的。

再看看2014年前后,也是一样的情形。2014年以前的几年美元计算的人均名义GDP一直在稳步上涨,到了2014年和2015年突然出现断崖式下降。标准在实际人均GDP的同比增长率上便是:2014年前几年一直为正数,2014年和2015年为负数,而且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大。

同样的结论:2014年颜色革命后,乌克兰人民的财富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缩水。

人口数量上也非常有趣,1993年前,乌克兰人口相对稳定,有增加有减少,幅度都不大。但是从1993年开始,乌克兰人口只有不断减少,从未增加过。

综上所述:两次转折点后,乌克兰不论是国家财富还是国民财富都出现了立竿见影般的缩水,重工业被欧美忽悠没了之后,其他产业起不来,还学人家大搞金融,没钱了,人口也越来越少,毕竟生不起也养不起。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a7be033e1f45d3c6ee7af9a2d01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