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尔街最著名的投机家之一,索罗斯一生有无数的故事出现在教科书里、出现在网络上、出现在研究员的报告里。
关于这个偏贬争议最大的金融家,在大多数普通人印象中,更多会记得1992年他狙击英镑,打败英格兰银行的战绩;会知道1997年他做空泰铢,掀起亚洲金融危机的凶悍;会想起次贷危机最澎湃的2008年,他依然能保持高达10%收益率逆袭;会读到他兵败香港,铩羽而归的窘相。
但是,索罗斯的人生并不止于此。
今天就跟大伙聊聊关于索罗斯人生中的另外几件事。
1、工作之前逃亡人生
他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匈牙利名字叫做吉奇·索拉什,后来为了保护自身安全,给自己改了个贴近英美人的名字,叫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作为犹太人,他有着绝顶聪明的头脑,这给他的投资之路带来了无限的成功,他的父亲是一名精明的律师,坚韧的性格对索罗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他以后的投资生涯遇到风浪时能镇定自若。
不过,同样是因为这样的家庭背景,索罗斯的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变得苦难不堪。
二战期间,尤其是德军占领匈牙利之后,索罗斯一家的生活变得格外艰难。当时,许多不能提供身份证明的犹太人都被德军送入了集中营,索罗斯本人也被迫辍学。 短短12个月内,就有40万名身在布达佩斯的犹太人遭到屠杀。
在性命之忧日日悬在头顶的岁月里,索罗斯的父亲靠着伪造身份证件保住了一家人。14岁的索罗斯被伪装成了匈牙利农业部一位非犹太官员的教子,凭借着假身份证件东躲西藏,逃过了被送往奥斯维辛或是其他集中营的命运。
如果说少年时代的索罗斯把时间全花在了担忧自己的小命上,那么青年时代的索罗斯则是花了大把的时间担忧自己的肚子。
二战结束后,索罗斯离开布达佩斯前往伦敦,准备在那里“大展雄图”,但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一记闷棍: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从闷棍下醒来的索罗斯,随即不得不开始以填饱肚子为终极目标的打工生活。为了糊口,他曾经做过餐馆服务员、农场工人、油漆工、火车站搬运工、游泳池服务员。一份又一份朝不保夕的兼职工作,让他心中充满了对贫穷的恐惧:“我一直有一种恐惧,害怕再一次跌到谷底,已经跌到过谷底一次,就再也不想有第二次了。”
“自己曾经很嫉妒一只猫,因为那只猫吃的是沙丁鱼,而我却根本吃不上。”
跌到谷底的索罗斯,甚至不惜依靠“撒泼耍赖”获取生活来源。有一次,在火车站当搬运工的他摔断了腿,为了获得当地犹太人保护委员会的援助,他编造故事,谎称自己是非法务工。在援助暂停后,他还写信“控诉”了委员会对待同胞的无情态度。从慈善机构的“混蛋们”手里要钱的艰难经历,让索罗斯多年以后仍然对慈善事业抱有极大的成见。
苦难的经历让索罗斯深刻体会到生存之道:不害怕冒险,但不押上全部家当去冒险。
这成为了后面他投资生涯的主题理念。
从逃难、迫害、屠杀下生存下来的索罗斯,生命力变得更加顽强。他1949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接触到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卡尔·波普鼓励他严肃地思考世界运作的方式,并且尽可能地从哲学的角度解释问题,这对他建立金融市场运作的新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这个投资家竟然是个学渣
1949年,索罗斯注册成为了伦敦经济学院的一名学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金融奇才居然相当缺乏数学天赋,而这对大学的他又是非常不利的:伦敦经济学院所教授的课程中,数学模型被大量运用于假设和推演。
不光是数学,其他的学科也令索罗斯头疼,所以他在伦敦经济学院的考试不及格成了家常便饭。或许是为了寻求安慰,他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与课业无关的哲学研究上。
不过,哪怕他对哲学极度热情,但依然平平无奇。就连被索罗斯奉为“人生导师”的卡尔•波普,多年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自己并没有对当年的索罗斯留下太深的印象,只记得有个叫索罗斯的学生经常跑到办公室来问问题,但是这个学生并没有太出彩的哲学天赋。
比别人多修了一年才拿到学士学位证的索罗斯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毕业便失业!
最终,他只能去当手提包推销员,但那时的索罗斯由于一口外国口音,在推销皮包时困难重重,许多顾客并不信任这个说话“怪声怪气”的销售员。
在半饿半饱的奔波中,索罗斯还是保持海投简历的习惯,这一习惯也让他终于获得了一份在纽约的投行见习生工作。
3、一举成名的一次建议
纽约是世界上最浮华的城市之一,那里有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华尔街,是世界各地金融冒险家的乐园。
作为辛哥尔&弗雷德兰德公司见习生的索罗斯慢慢便习惯了这种氛围,也爱上了这种氛围。很快,他在那里成了一名在黄金股票套汇方面很有专长的交易员,尤其是在利用不同市场差价赚钱方面很专长,他的金融生涯从他作为一个交易员揭开了序幕。
很快,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1960年,索罗斯找到自己公司最大的两个客户——摩根担保公司和德累福斯基金。运用哲学理论去建议他们购买大量的安联公司股票。本来这是非常搞笑的事情,毕竟在华尔街,大伙信奉的是数学模型和金融推理,但索罗斯竟然成功了。后来安联公司的股价翻了3倍,摩根和德累福斯获得了3倍的资金。索罗斯也因此在华尔街名声大震,从一个普普通通、小小的交易员成为令人瞩目的对象,各大顶级投行都抛来了橄榄枝。
4、狂人也很狼狈
上世纪70年代初,索罗斯和罗杰斯创立了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1979年更名为量子基金,量子基金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以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令华尔街同行望尘莫及。
到1980年年底,索罗斯基金增长3365%,达到他和罗杰斯这对黄金搭档收益最好的时期。索罗斯的基金增加到3.81亿美元,他个人跻身于亿万富翁的行列。
当然,这种的金融天才并非战无不胜,哪怕他有过几次非常漂亮的大战役,但是也遭遇过滑铁卢——除了香港那次之外,还有两次非常典型的索罗斯式失手。
1981年,索罗斯判断美国公债市场会出现一个较大的上升行情,他用借来的银行短期贷款大量购入长期公债。结果,形势和他所预料的刚好相反,美国经济保持强势发展,而且银行利率不断地快速攀升,并远远超过公债利率。索罗斯所持有的公债每股损失了3~5个百分点,总计大约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量子基金的利润首次出现下降,下降程度达22.9%。
面对量子基金出现损失几百万美元的窘境、面对大批的投资者弃他而去的情景、面对投资人带走公司近一半的资产--约1.93亿美元,他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甚至想到了离开战火硝烟的资本市场,去过一种平淡的生活。
还好父亲的性格影响和年少的磨难让他能够继续坚持下去,他的量子基金也很快从几笔大的盈利中复苏,获得了更大的影响了。
不过很快又迎来了他第二次的狼狈。
1987年,美国遭遇大股灾。但是在这之前,喜欢做空的索罗斯却非常笃定判断美国经济至少还有5年的繁荣期。于是乎,他将量子基金超过一半的资金投入了股市,没想到刚进去没一个月就中招了。索罗斯在一天内损失2亿美元之巨,在那场华尔街大崩溃中他损失了大约6.5~8亿美元,而量子基金净资产跌落了26.2%远大于17%的美国股市的跌幅,他是那场灾难的最大失败者。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