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摆地摊的正确姿势,戳→

2020-06-04   华西社区报

原标题:在成都摆地摊的正确姿势,戳

现如今最火的事情是什么?

地摊经济刷爆朋友圈

网友脑洞大开

“城管打电话喊小贩摆摊”

“五菱推出地摊神车”

……

这两天你有没有被摆地摊刷屏?

昨天,话题#地摊经济#登上热搜

同样在热搜榜上高居不下的

还有“地摊经济”的衍生话题

看到消息

大家纷纷摩拳擦掌

有网友表示支持

纷纷点赞

@青空12131:这个是中国的传统,也是很独特的风景!

@云南曾颖:解决就业问题,人间烟火气,好事!

@英格兰短毛瑞:烟火气才是人气儿,我爱路边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啊:现在终于,回来了,童年的味道。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

卫生、规划、监管等问题也很重要

@贤者时光:只要规划地方,环境卫生做好,我觉得是挺好的。

@依y就:一直延续下去才能见效益。

在“地摊经济”中

到底怎么摆摊

哪些地方或者产品可以地摊经营?

多地也出台相关规定

5月27日,陕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若干措施》。

通知指出,“在不影响人行通道、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城区临街店铺出店经营,允许大型商场适度占道促销,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摊点摊区,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占道经营”,由各市区政府、住建、市场监管、商务厅等部门负责保障实施。

上海城管发文指出,支持特色小店外摆位,外摆时间、摆放范围精细化管理。相关《意见》表示,推进夜市经济发展,配合属地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科学设置夜市,指导夜市落实管理主体、实施商户自治。

6月2日,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出台《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临时占道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即日起,可向禅城区镇(街道)城管执法部门申请临时占道经营。

但是占道经营也并不是什么都可以经营的。办法规定,在服从统一管理下, 允许食品、服饰、农贸产品售卖、便民服务等占道摊位,店外货品摆放、餐饮外摆等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严禁活禽畜、水产、烧烤、废旧收购等易造成场地污染的项目占道经营。 临时占道经营实行监督考核制度,考核满分12分,一个季度内扣满12分者,半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临时占道经营。

四川

多地政策松绑,点亮“地摊经济

成都

1

为恢复经济活力,从成都率先允许流动商贩临时占道经营,到全省多地为“地摊经济”松绑,一个个有序摆出的小地摊,让就业的人们看到了新希望。

20年过去,春熙路夜市重新开放。(图据四川日报)

成都音乐广场,举办了乐趣市集。 (图据四川日报)

资阳

在资阳,6月1日起执行的《资阳市中心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除允许流动摊贩在指定区域经营外,还对流动摊贩进行了规范。

资阳3月启动“五允许、五规范”试点,允许在背街小巷、小区周边设置临时限范围摊区,允许背街小巷临街店铺、早市和夜市临时限范围越门经营等。

攀枝花

攀枝花市东区在学府花园、帝景华庭餐饮特色一条街等4个夜间餐饮娱乐集中区域,允许商家在规定时间、区域内出摊占道经营,目前当地夜间经济逐步复苏。

“感觉身边的小店又慢慢活过来。”6月2日,攀枝花市市民王先生和朋友下班后,来到位于攀枝花市东区学府花园附近的一家烧烤店聚餐。

一业兴带动百业兴。攀枝花市东区还在万象城、中环天地等2个区域设置夜市,鼓励和引导流动摊贩进入夜市经营。攀枝花市东区还为摊贩建立了统一标准。根据相关实施办法,在东区炳草岗区域设10个阳光早餐车售卖点,引导57家流动早餐车进入集中售卖点经营,统一服装、统一车辆、统一标识、统一管理。

攀枝花市东区在炳草岗区域设10个阳光早餐车售卖点。(图据“Hello”攀枝花微信公众号)

德阳

德阳市将主城区划分为严格管理区、规范管理区、灵活管理区,分别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确保管好重点、管住乱象、管活城市。同时根据居民需求,将118个便民服务点经营时段从早上6点至10点半放宽至11点半,拓展了销售“黄金时段”。

广安

广安市合理规划设置了107个临时便民服务点,引导售卖小百货、蔬果、修理、擦皮鞋、特色小吃(露天烧烤等易产生油烟污染的除外)等流摊进入便民服务点,实行定点、定时规范管理。

据说不少人已经摩拳擦掌去摆地摊了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在成都正确摆摊呢?

5月23日,白岩松在主持央视新闻特别节目《晚八点 云上会》连线《两会1+1》时对成都“接地气、烟火气”的做法点赞,“但是在市场秩序以及卫生健康方面,是绝不能够减量的。”

对于这些问题,市城管委近日出台《关于建立城市管理“八项机制”深化柔性管理服务助力“六保”任务落实落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予一一回应,更深更细的规划,让“五允许一坚持”更好服务市民。

根据《意见》,成都将建立八项机制——

建立摊点摊区设置引导机制;

建立商贩摊主清洁卫生责任机制;

建立群众投诉现场快速处置机制;

建立商贩摊主容错纠错机制;

建立商贩摊主榜样示范机制;

建立商贩摊区择优拓展机制;

建立摊区安全防护机制;

建立城管巡查服务机制。

突出精细,强化管理。建立摊点摊区设置引导机制。从规范临时摊点摊区经营出发,科学评估设置点位的便民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明确可以从事占道经营的街道、路段、时段以及对每条街道商贩最大容量,实行一街一策、一点一策。

建立商贩摊主清洁卫生责任机制。有效解决经营活动引发的环境卫生问题,要求经营的商贩摊主严格执行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经营活动结束后,商贩摊主及时恢复摊区环境卫生,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从事食品经营的,必须实行“一桌一垃圾桶”,采取有效的地面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地面无白色垃圾、餐厨垃圾。

建立商贩摊主榜样示范机制,准确掌握商贩信息、经营动态,记录商贩遵规守法情况,对规范守法、积极支持、主动配合开展宣传和日常管理的商贩,向其颁发“流动红旗”,对多次违规、不主动和自觉遵守管理规定的,向其挂黄旗予以警告。

突出深化,丰富举措。建立群众投诉现场快速处置机制。按照处置问题“快”,化解问题“准”的原则,要求各区市县综合执法(城管)部门联合同级公安、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建立协同监管和现场快速处置机制,对商家摊主经营产生的各类扰民问题,及时开展现场处置,积极化解商家和市民因经营产生的矛盾纠纷,营造和谐共赢的经营和生活环境。

建立商贩摊主容错纠错机制。对商贩摊主出现一些违规问题或者投诉问题,城管部门主动予以指导、帮助。第一次予以指导帮助,发放“粉色”宣传单;第二次予以教育提醒,发放“黄色”提醒单;三次予以容错纠错,可发放“白色”行政处罚告知单,执行“三单”制工作法,规范监管工作程序。

通过建立商贩摊区择优拓展机制。在每个摊区推选一至两名商贩代表,及时收集和反馈摊区商贩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意见,实施分类处理,进行规范引导,促进市民和商家和谐共存;并结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在西博城、凤凰山音乐公园、非遗博览园、三圣花乡等开辟自摆区引导商贩摊主入驻自摆区,引导一批优质商家、商贩到自摆区设置摊区,打造夜间经济场景。

突出服务,强化保障。建立摊区安全防护机制。在允许设置的临时摊区,设置隔离栏等安全设施,保证通行秩序,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优先引进解决生计的小商小贩、农民自产自销、便民鲜活产品,并会同市场监管、安全应急、商务等主管部门协同开展规范管理,指导占道经营者安全用气、用电等,开展经营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隐患排查和处置。

建立城管巡查服务机制。实行市、区、街道办三级分级指导:市城管执法总队一、二、三支队每天分两班制进行指导巡查,重点开展对属地街道办的政策指导、商家和摊贩的宣传指导;各区(市)县综合执法(城管)部门负责协调同级行业主管部门一起开展服务指导,及时协调解决经营者出现的困难;属地街道办和城管执法中队动态掌握辖区内点位,及时协调同级商务、市场监管、安全应急等部门提供安全、规范经营指引和服务。此外,成都提出五项保障措施,从组织、督察、执法、宣传、经费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五允许一坚持”稳步实施。

如果让你去摆摊

你最想卖什么?

综合:中国青年报、四川日报、成都城市管理等

编辑:段祯

责编:佘悦

审核: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