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女干部指导村民种香菇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人猝不及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恢复生产生活的关键时刻,南阳市妇联及时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女性同胞立足岗位,积极投身战“疫”和复工复产。40多天来,近百万白衣战士、美丽警花、驻村书记、媒体记者、社区干部等各行各业的南阳女性,用她们的热忱和无畏,融化寒“疫”冰霜,抓防疫促生产,以行动诠释了“她担当”。
宣传引导凝聚合力
疫情暴发后,市妇联第一时间转发《全国妇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半边天力量》的倡议,印发相关文件,指导各级妇联干部立足岗位,投身一线,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强化榜样带动力量。市妇联从大年初三起,不间断在市妇联公众号、龙腾南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上刊发疫情一线典型,述说抗疫一线南阳女性医务工作者逆行驰援的感人事迹,讲好全市各行业“三八红旗手”“最美家庭”“巾帼文明岗”“巧媳妇”等奋战“疫”线、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500余篇。
卧龙区梅溪街道西关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书爱,每天行走两万多步,深入社区宣传政策、排查摸底;宛城区汉冶街道北关社区组长50多岁的刘尚娥,手腕骨折仍投身抗疫一线,并火线入党……在疫情防控一线,女书记、70岁社区大妈、最美代理妈妈、夫妻兵、母女花等鲜活典型事迹不断被发现被传颂。其中,在市妇联公众号上刊发的原创作品“南阳音协创作抗疫歌曲《我们一定赢》”等近50篇信息,被央广网、中国妇女报、中原女性之声、香港文汇报等媒体转发,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铿锵玫瑰绽放“疫”线
除夕夜,一份份摁着红手印的请战书,递交至邓州市妇幼保健院防控办公室,邓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巾帼女杰们主动请缨,分赴湍河街道、桑庄镇等地与疫情奋战。
“母亲,你养我长大,我却不能送你终老。”2月7日,镇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郭菲刚忙完消毒工作,就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虽然心中充满痛苦与愧疚,但郭菲仍坚定地说:“我不能让妈妈失望,要坚持打赢这场战‘疫’,以告慰母亲。”
“用我及腰长发,换你健康平安!”因跪地抢救晕倒在街头的老人,被大家称为“最美护士”的杨苗娟剪去长发,与市中心医院的姐妹们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
63岁的新野县沙堰镇堤铺村党支部“奶奶书记”赵书焕,骨折未愈仍坚守“疫”线;河南师范大学00后大学生方培瑶与村干部、村医一起走村入户;穿着红马甲,戴着口罩,拿着大喇叭走街串巷的宛城区溧河乡巾帼宣传队……全市广大妇女干部,特别是遍布城乡的巾帼志愿者、四组一队、最美家庭等女性群体,积极主动投身抗疫一线,值守卡点,入户排查,劝返人员,爱心导购,用实际行动画出疫情防控的最大“同心圆”。
巾帼志愿者在社区卡点值班
汇爱成河共克时艰
“你们在前线战斗,我们在后方做好保障。”
市妇联发挥“联”字优势,联合慈善协会、公益团体、爱心企业及各界爱心人士等,捐款捐物献爱心,为一线抗疫人员加油。
在市妇联协调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为我市定点医院捐赠血液分析仪15台;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为南阳抗疫一线人员捐赠340套防护服、第一批口罩800个;两天时间,在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发起的“豫爱共行,防抗疫情”公益众筹项目中筹款54830元。
当获知中医药对疫情防治有益后,“巧媳妇”基地、出彩“巧媳妇”们尽己所能,纷纷捐款捐物。
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省乡村出彩“巧媳妇”李红文创办的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率先向卧龙区红十字会和七里园乡捐助价值6万元的艾条、艾柱产品30余箱;内乡县“巧媳妇”基地天隆茶业负责人苗俊亚、天曼服饰有限公司为县医务人员赠送防护服上千件及口罩和头套1万件;卧龙区艾草产业协会21家会员企业向卧龙区红十字会捐赠艾条、艾柱、艾灸器具及艾草牙膏等产品207件(箱),价值41.6万元……
聚沙成塔,汇爱成河。在妇联组织发起下,全市已捐款200余万元,为一线抗疫人员捐赠口罩、防护服、艾产品、药品、食品等各类物资合计价值2000余万元,协调保险行业捐赠保额为1亿多元的保险,惠及40余万抗疫一线人员。
抢抓时机复工复产
冬去春来,复工复产只争朝夕。
农事不等人。这两天,南召县板山坪镇板山村驻村书记张之秋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动员村民尽快种植香菇、羊肚菌。
一堆小山一样的香菇原料旁,6个村民戴着口罩,围着一台小型装袋机器在装香菇袋料,上料、套袋、装料、封袋、扎口、补袋……几个人分工合作,有条不紊。食用菌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张之秋表示,不能因疫情耽误生产,必须让香菇种植搭上“末班快车”!
疫情防护关乎生命和健康,复工复产关乎生计和发展。市妇联强化政策宣传,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市关于复工复产的决策部署及政策措施,开通“普法课堂”“心理热线”等,及时了解掌握复工复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科学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同时,依托各级妇联网络平台,组织妇女参与“居家防疫网上学技”培训活动,鼓励引导广大妇女居家学习就业,为投身复工复产提升技能。
联合金融部门开展“巾帼创业贷”活动,对“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及创新创业妇女,建立疫情期间金融服务绿色通道,通过调整还款计划、贷款展期、网上审贷等方式,全力支持其恢复生产经营。西峡农商银行注入1.2亿元巾帼创业贷款,扶持56家“妇”字号涉农企业5000余名妇女创新创业,培育“三八”绿色基地、巾帼科技示范场49个,带动4000余名农村妇女发家致富。
南阳报业传媒记者 宋歌 冉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