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黑白记忆

2019-07-24   皇城根胡同串子

1、那时候女性刚刚从土布工装中摆脱出来,开始学会如何打扮自己,掌握技巧,试着如何把女性的韵味表现的独到而又不至于太过放荡。但凡有个身材好、穿着稍显暴露的俏丽女子,就会引阵阵围观,雄性荷尔蒙旺盛的男人们望着丽影啧啧有声。

2、那个时候流行的还是胶卷相机,中国最早使用的国产胶卷名字叫做“公元”。那时候小的冲洗胶卷的作坊洗出来的相片仍是黑白色,巧手的摄像师用颜料给那些黑白人物照片添加一抹生色。

3、街坊们呼朋引伴,携手坐在街边饮茶阔论,或是摆上一门好棋一下就是一整天。

4、那个时候不等烤地瓜的老爷爷高喊着“买烤地瓜咧”,香飘万里的烤地瓜味已经顺着鼻子钻入了胸腔,勾引起胃里的馋虫。那个时候孩子们没有考虑过烤地瓜的圆筒究竟从何而来,只留恋在 热乎乎的香味中不舍挪步。

5、那个时候的儿童不像现在的孩子那么会卖萌,也没那么早早的就成熟。推动他们长大的是支 撑家庭的独立和坚毅。80年代的孩子,即使吐吐舌头,流露的也是一种天真和质朴。

6、那个年代的张三大哥、李四大爷闲没事帮着家里做点事。

7、那个年代花白了胡子的老爷爷带着大大小小的袋子摆在街边,像一个神秘的魔术师一样解开包裹,抖搂出七彩豆子,小朋友们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了。

8、那个时候的娃娃基本上也是要下地的。

9、那时候有个白胖小子基本上是合不拢嘴的。

10、那时候围的“帕子”。

11、那时候靠公路打麦子扬场基本上都是有传统的。

12、那时候打完麦子基本上就在路边晒了。

13、那时候戴个火车头棉帽子基本上是很时尚的。

14、那时候农村的样子。

15、那个时候人丁兴旺。

16、那个时候围观个热闹的场景。

17、那个时候赶集基本上都是扛一袋子粮食上路扛几件子“洋火”几匹步几个搪瓷缸子回来的。

18、那个时候出门挎个文明包基本上是很洋派的。

19、那时候吃上一回面包基本上算是打牙祭了。

20、那时军人的军装是这个样式的。

21、那个时候胸前别一支钢笔基本上是很有文化的。

22、那时候像这样的情景基本上随处可见。

23、那时候的婴儿车。

24、那时候海军衫基本上是每个娃娃的必备装。

25、那时候这样保守的女娃基本上现在已经穿烦吊带了。

26、那时候女人下地基本上是可以抵的上半边天的。

27、那时候的木工活。

28、那时候的三轮夫。

29、那时候5分钱一根的冰棒肯定卖的是很多,但基本上像这位冰棒西施这样的俊模样真的是没有几个。

30、那个时候外国人基本上还不是你想去哪就能去的。

31、那个时候的自行车。

32、那个时候男人穿的毛衣基本上都是自己老婆亲手织的。

33、那个时候光秃秃的墙上都写的不是拆字。

感谢原作者给我们带来的温馨回忆!

(转自新浪博客:邱崇禄本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