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中医药防治瘟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千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描述了瘟疫的特征,“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从医圣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到明清温病四大家,中医对急性传染病的研究非常早,认识也很到位,在当时世界医学史上处于领先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爆发过1400多次瘟疫,大规模的有321次,因为有中医药的防控,从来没有发生过整个城市人口死亡的状况,中华民族才得以延续发展,无独有偶,在西方历史上也曾爆发过许多大规模的瘟疫,如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几乎每一次瘟疫死亡人数都达到数千万人,古希腊、古罗马帝国的命运都因瘟疫而改变。
在当代,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上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举两个例子,1956年秋,北京爆发乙脑疫情,全市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住满了患者,当时卫生部点将四川名中医蒲辅周任专家组组长,他采用通阳利湿,芳香化浊法,疫情迅速得到遏制,当时《健康报》头版以“运用中医温病治疗原则治乙型脑炎——北京市不少危重脑炎患者转危为安”为题报道。
2003年“非典”肆虐,中医药积极参与救治患者,在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等方面成效明显,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组好评。
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
1月29日,我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痊愈出院,这例病例中医药全程参与治疗,我作为中医专家也参与了会诊;截至2月7日24时,全省确诊病例363例,其中就有313例在用中医药治疗,疗效是肯定的。在其他地方,北京最先治愈出院的两例以及武汉定点医院的不少病人都是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出院的。中医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疗效。
中医药治疗纳入了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新华社记者28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钟南山在采访中提到:我们也在考虑中医的作用,中医一开始就要介入,别到最后不行了才看。所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一方面积极推进中医药全面参与病例救治,还成立了中医药科技攻关组,加强中医药作用。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