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结构调整:今年进口50万吨,娇小鸡爪子能撑起救市的重任吗?

2019-08-13   普济

副题:你可能想不到小小的鸡爪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去年我国人均吃掉20只,算上鸡翅鸡腿就是50只,当之无愧全球第一。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18年世界鸡肉产量9247万吨。依此计算,约合白羽鸡411亿只,就有822亿只鸡爪,合37万吨。有数据支持的鸡肉市场消费,我国去年吃掉鸡爪子280亿个,人均20个。如果算上全套,鸡翅、鸡腿和鸡爪,则吃掉700亿个,人均50个,还不包括鸡头、鸡脖、鸡架、鸡内脏。可是如今却要用鸡爪子来弥补猪肉出现的市场缺量,以达到平抑物价的作用。用一个小食品救市能行吗?

这么多鸡爪子都是哪里来的?

数据源于三大块,国内生产、国外进口和走私。

一、国内生产。

第一个数据:去年马云在马来西亚有个演讲,说到我国每年要吃掉80亿只鸡,这是网上能找到的比较靠谱的具体数据。不过美国农业部比我们还操心,有他们2018年统计数据,中国鸡肉生产量1170万吨,排全球老三,老大是美国,1900.6万吨。老二是巴西,1337.5万吨。

第二个数据:根据美国农业部提供的数据分析:按白羽鸡计算,平均每只鸡2.5公斤,屠宰率90%,可出肉2.25公斤。1170万吨鸡肉产量,约合活鸡52亿只。

第三个分析数据:50多亿只鸡,并不是我们实际生产的数量,包括马云说的,也是概括数字。道理很简单,我国养殖的鸡不都是白羽鸡,大量的还有本地杂交鸡和蛋鸡,共计三大类。本地鸡和蛋鸡个体都比白羽鸡小,所以,有人计算,我们实际吃掉110亿只鸡。其中白羽鸡40亿只,本土杂交鸡50亿只,蛋鸡20亿只。按照这个量,有220亿个鸡爪子,220亿个鸡腿和220亿个鸡翅,共计660亿个。

二、国外进口。

据海关进口鸡肉数据显示:2016年14.03万吨,2017年13.99万吨,2018年30万吨,2019年1-6月份34.8万吨,全年将达到50万吨。这组数据有多大?外国人有句形象评价:中国人买走了全世界能买到的每一个鸡爪子。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进口的都是鸡零碎,俗称鸡爪子,包括鸡翅鸡腿。

三、走私。

不说整体情况,有案可稽是去年11月份发生在深圳海关的一个案子。11月16日晚7点多,深圳文锦渡海关从两辆入境货车中,查获45吨鸡爪子和5吨鸡翅,货物名称却是塑胶粒。如果不是已经融化流血水,估计会照例蒙混过关。

上述各项数据,构成我国2018年鸡肉总消费量1197.50万吨。是同期消费猪肉5590万吨的21.42%。由此可见,在我国的肉食结构布局中,鸡肉已经的市场分量,可以承担因猪肉缺口而补缺救市的重任。

鸡爪子历来是市场爆品,只不过业外人士不会关注到它。

——口味嗜好促成了巨大的全球鸡肉的品类交易市场。

说来你不一定相信,我国养殖肉鸡,白羽鸡,不是美国人那样为了吃肉。我们是为了吃鸡爪子,肉都出口。所以我们在大量进口鸡肉的同时,还是鸡肉出口大国。美国人正相反,养鸡就是为了吃肉,还就吃鸡胸肉,其余的鸡头鸡翅鸡爪子鸡内脏,都不吃。早先当垃圾扔掉,后来当宠物食品,再后来成为出口产品,在满足我国市场的同时,也变废为宝挣了大钱。

同样的是,我们进口的鸡肉,就不是商品名称的鸡肉,鸡胸肉,而是鸡腿鸡爪鸡翅,其中的鸡爪子占大头。所以,鸡肉交易市场分为两大阵营,中国人爱吃不够的鸡零碎,是其他产鸡国家的废弃物。中国旺盛的市场需求,又推动了全球的肉鸡养殖产业。这一切的焦点都集中在一只小小的鸡爪子,单只45克重量。

——全球肉类交易,鸡爪子火爆程度远远超过所有肉类,包括牛肉、羊肉、猪肉和鱼。焦点用户只有一个,就是我国。

美国人一年吃掉90亿只鸡,不算稀奇,他们只吃鸡胸脯肉,占一只鸡的30%。我们一年吃110亿只鸡,就算稀奇,因为这110亿只鸡的鸡爪不够吃,所以要进口。

从去年非洲猪瘟爆发,就预示着猪肉市场会出现的大变化,而且短缺程度比较大,短缺时间比较长。政府开始了肉食品结构的调整布局,加大鸡肉进口份额。从海关有关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进口13.99万吨,2018年就30万吨,今年上半年34.8万吨,已经接近全世界鸡爪总量。当然这个数据包含鸡翅鸡腿,不是净鸡爪。这个增长幅度是很大的,毫无悬念的标志着市场调整的力度。

——生意的核心是利益,有利可图就火爆。

这个利益有三层含义:第一个是前面说到的市场需求,缺口越大,利益越大;第二个是人家不要的东西,扔都嫌费事,卖你却赚钱;第三个炒作。早在2004年,央视《经济半小时》的一期节目,就形象地报道了香港的一例鸡爪走私案。说的是在香港花4000元收购一吨,运到大陆就卖8000多元,而且货源非常丰富,做起来简单,成本低,风险小。一时间搞得走私成品油的都改行,做起鸡爪子生意。以致最厉害的时候,广东拱北海关能一夜抓12艘鸡抓走私船。国内也不示弱,号称“凤爪”第一股的重庆有友食品,在本司2017年招股书里披露,2016年卖了2.26万吨泡椒凤爪,收入8.27亿,赚了1.36亿。

玩转鸡爪子有着更深层的意义

——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利器。

中国太极拳有句妙句,叫做“四两拨千斤”,用到我们的鸡爪贸易很是贴切。在中美的贸易摩擦中,鸡爪子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早在2009年,我国就从进口美国鸡爪子32.10万吨,占总量的75%。2010年开打贸易战,当年减少进口47.38%。就这样打打闹闹,只拿鸡爪子说事,美国人无可奈何,被动接受。直到2017年特朗普总统上台示好,我国才没把鸡爪子当贸易战武器。

——赢得贸易伙伴伙伴,开拓国际市场的利好。

既然的高盈利商品,就具有更大的市场吸引力。首先从中美贸易摩擦受惠的是巴西,在2010年就占了美国的位置,出口我国份额到55%。去年起我国加大口岸开放力度,今年3月恢复了泰国进口,6月开放了白俄罗斯口岸,7月通过乌克兰、波兰的扩大贸易方案。这样的大气候,形成国际市场竞争态势,全世界有鸡肉出口条件的国家,纷纷赶来,力争跟中国达成交易。

——派生的走私一直很活跃,成为国内市场供应量不可忽视的调剂因素。

之所以说鸡爪子走私是“派生”,有三个客观情况。

第一个,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副产品。在国内市场需求量既定情况下,减少、甚至停止鸡爪子进口,必然引发价格上涨,或者引发其他渠道进货弥补。我们与香港、香港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就存在并出现了这种“补偿”现象。进口缺口有香港弥补。事实上,美国进口并没减少,只是绕道香港而已。但是体制的原因,香港可以不受约束,扩大从美国的进口,再转到内地。如此一来,就带动了走私。

第二个,国外的鸡爪子主要两种标准:人吃、宠物吃。国家进口的肯定都是人用标准,但是另一种标准的鸡爪子,本质上并没什么区别,只是商品标规不同,当然价格差距大。这样的价格因素,成为走私的第一大动力。前面说到的50吨走私货,就是美洲的宠物级食品。特别是2015年全球禽流感爆发,我国停止了大部分鸡肉进口,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缺口。一时间走私活跃到什么程度,在鸡爪食品加工集中区域的四川、湖南和浙江等地,以及各个边境口岸,查抄走私案件频繁不断。

第三个,国内的鸡爪子不受待见。主要表现在个小价格高。所以,有的生产点宁肯冒险搞到宠物级货物,也不要国内的小鸡爪。

鸡爪救市靠不靠谱。

从当前市场供应来看,生猪价格普遍破十,已经触发了猪价警戒红线,而且猪肉涨价才刚刚开始,乐观分析还要持续到明年。由于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作用,又带动了其他食材的涨价。这时候,只有依靠大宗的商品来平抑物价,才可以稳定市场。既然选定了鸡肉,我们就应积极配合,多买鸡肉,减少猪肉的市场压力,从而达到物价稳定。看最近的新闻动态,很多人都在作出反应,少买猪肉,多买鸡鸭鱼。如此甚好,餐桌肉量不变,只是个此多彼少,不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