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点,更高一点,长个子是家长们永恒的话题。
又到一年春天长高黄金期,近期带孩子到医院看身高的家长越来越多。
“虽然长高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但后天某些方面家长还是可以助把力的,引导孩子们养成早睡、运动、均衡饮食、愉悦心情等良好习惯。”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儿童诊疗中心副主任任昱家有12岁的女儿,如今身高157厘米,高出同龄孩子5厘米左右,他的养娃经,值得每个爸妈收藏。
任昱
副主任中医师
杭州日报 张之冰/摄
睡得早 睡前打15分钟太极
“不少父母来门诊,都忧心忡忡,孩子长不了个子怎么办?”任昱说,详细一问诊,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睡太晚。
“人体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水平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夜晚分泌较多,第一高峰在晚上9-11点,后半夜还有好几个小高峰,而且前提是熟睡后才能分泌较多,因此最好的睡眠时间是晚上八点多到次日七点。睡眠过晚、不足,意味着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吃再好,补再多,也是没有用的,孩子早睡是生长的土壤。”任昱说。
动图来自SOOGIF
任昱曾接诊过一个读大班的孩子。“个子很小,比同龄孩子矮一个头,哮喘老是发作,每天睡不醒,幼儿园下课就要去读兴趣班,每天要10点多才睡。这样的作息,就像一根拉得太紧的皮筋,对孩子生长没有好处。要学会做减法,不要给孩子太多没有多大意义的学习!”
对于女儿的睡觉问题,任昱管得很牢。“女儿现在读六年级,学业负担也不轻,但每周5天可以在9点左右睡觉。有两天,迟15分钟睡觉。睡觉前,一般打15分钟杨氏经络太极拳,这有助于调畅身心。”
很多家长都知道跳绳有利于长高,但跳绳是剧烈运动,通常建议放学后或晚上八点前跳绳,这样有足够的时间平复心绪,快速入睡。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跳绳次数也不同:
6周岁内:不会跳绳,可以摸高或蛙跳每天15-20分钟左右;
6岁以上:跳绳一天500下;
7岁以上:跳绳一天1000下;
8岁以上:跳绳一天1500下;
9岁以上:跳绳一天2000下;
10岁以上:跳绳一天2000-2500下;
如果是肥胖儿童,每天跳绳量增加200-500下。但一定要从少到多,有个适应过程。
以上数量要求在20-30分钟内完成,贵在坚持!如果没有绳子,空手跳也可以,但脚要离地5厘米以上。
吃得精 青春发育早中期不用补
“对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吃是比较重要的。家长还得管得精细一点,不是指烹饪精细,而是指摄入的食物,有的能吃,有的要少吃。”任昱说。
任昱接诊过一个7岁半的女孩子,提早发育,还有肥胖症,检查相关指标,发现性激素水平偏高,骨龄提前一年半。任昱没有马上开药,而是开出了运动饮食处方,每天跳绳1500个,一周游泳四次,不吃油炸食品,甜食忌口,另外口服中药干预,坚持了两个月,瘦了10斤。如今三年过去了,最近一次复查,女孩身高159厘米,任昱说,再努力一下,有望达到165厘米。
动图来自SOOGIF
任昱一家保持着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鸡翅膀,女儿出生到现在,喝的碳酸饮料不超过10瓶,猪肉、牛肉、土鸡、鸭子等荤菜换着吃,日常以素菜及五谷杂粮为主,牛奶也不是常喝。一些有滋补作用的食材,由于孩子发育离月经初潮还有点远,也不给她吃,比如黄鳝、甲鱼、鸽子、泥鳅、鸽子蛋、鹅,这些东西营养太好,很多还是补肾的,如果在发育早中期过多食用,容易促使发育过快。平时荤素得当即可,不需要提早进补。”
重随访 动态监测骨龄不可忽视
“长高这事,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长期随访。有的家里管得比较牢,孩子可以半年随访,有的家庭管得比较松,则需要每隔两三个月随访。骨龄一定要动态监测,长期随访,才能了解还有多少长高潜力,是否需要用药治疗。”任昱说。
“其实孩子青春期进程非常快,各方面因素刺激,导致孩子的性激素水平升得比较快,所以骨龄也跑得很快。”
“长得早,不一定长得高,家长一定要明白这点。早发育的儿童由于性激素提前分泌增多,此时生长速率比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明显加快,身高明显增加,骨龄往往比实际年龄提前。需要警惕的是,由于性激素的刺激,长高的同时骨龄可能进展较快,导致骨骺提前闭合,直接导致生长发育提前结束,这样正常生长时间会大大缩短,最后身高不理想。”
任昱说:“进入身高冲刺阶段的孩子,可以按照体质,进补一些经典名方。比如八珍汤,冲刺一下身高,但还在发育期早中期的孩子,不能盲目乱补,还得有序科学长高。长高虽有秘诀,但不折不扣去执行才是关键所在。”
供稿 / 杭州日报、绿城绿城心血管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