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决不落下一个少数民族群众

2020-07-01   上海崇明

原标题:小康路上,决不落下一个少数民族群众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近20年来陆续有西南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女同胞嫁到崇明。她们当中,绝大部分人具有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优秀品质,但由于个人的文化程度、择业能力、就业意愿都比较低,部分家庭处于贫困的边缘。对此,崇明区深入开展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现状调研和分类帮扶,切实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生活困难。

崇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帮扶工作,为实现2020年“全民奔小康”的目标,区民族宗教办把开展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现状调研、帮助少数民族家庭解决生活困难列入了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随着新冠疫情响应级别的下调,5月以来,区民族宗教办协同区民族联骨干成立9个调查组,以“边走访边宣传、边调查边分析、边发现边解决”的方式,深入开展少数民族家庭走访调研和分类帮扶工作。

在调研对象上,注重广覆盖、不遗漏。

区民族宗教办定期与区民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残联进行数据比对,动态掌握全区少数民族群众中的低保低收入、未就业、残疾等人员的基本信息,切实把少数民族困难家庭情况摸清吃透,为下步形成和出台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打下坚实基础。5月以来,已累计核查困难少数民族群众信息230人。

在调研方式上,注重面对面、零距离。

主动深入少数民族困难家庭, 通过点对点、面对面访谈,零距离摸清调查对象的实际困难和需求。调查过程中,积极向调研对象宣传低保低收入、就业、养老金缴纳等政策,帮助困难少数民族群众做好就业规划,鼓励就业年龄段人员自主择业。

在数据分析上,注重有筛选、有应用。

根据走访情况,按照特别困难、比较困难、一般困难对困难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分类,并形成结对帮扶、助学帮困、就业帮扶的帮困建议清单。数据经汇总分析后,对倾向性问题进行归纳,拟定帮扶方案。比如,针对就业困难家庭,根据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意愿,动员乡镇社区、民营企业、社团组织向相关困难家庭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解决困难上,注重马上办、大家管。

对调研中掌握的特困家庭和有较强就业意愿且具有一定就业能力的人员,坚持“不等不靠、马上就办”。开展入户调查2个月以来,先后为3户少数民族困难家庭落实了结对单位,为3名未就业人员落实了工作岗位。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的帮困覆盖面和帮困力度,帮助少数民族困难家庭提高生活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上图为:2名少数民族未就业人员已在相关单位上岗就业

作者:区民宗办

编辑:陆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