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说河】小小民间河长,大大守护力量

2020-08-01   上海崇明

原标题:【河长说河】小小民间河长,大大守护力量

小小民间河长 大大守护力量

新河镇井亭村民间河长——陆成家

我生长在井亭村,家门前有一条杨家河,东西横穿整个井亭村,算是我们村的母亲河。打小,就常听父亲夸赞杨家河辉煌的过去:当年的杨家河河道内各种帆布船鱼贯穿梭,两岸码头、市集无不热闹。父亲当年还当过船老大、撑过船哩!

后来,河内行船少了,河边市集没了,杨家河盛景不复当年。再后来,杨家河河口狭窄、河床淤浅、河岸违章搭建众多、岸坡垃圾堆物屡禁不绝…看着这样衰败的景象,我的内心无比难受。

因此,当听说村里要对杨家河进行整治时,我立马报名参加,寻思着凭我多年生产队长积累的经验,能否为村里做些什么。

一、主动请缨,争当民间河长。思前想后,我主动向村委会请缨,争当民间河长志愿者,共同守护杨家河。作为生产队长,我积极配合杨家河整治工程,以身作则,主动拆除岸坡违章搭建,清理岸线内乱种植。与此同时,我挨家挨户上门排摸情况,同有思想疙瘩的乡亲攀谈。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征得了100%沿岸居民的理解和配合。经过整治,河边乱象清除了,河内淤积解决了,杨家河又恢复了往日“鱼翔浅底”的光景。

二、出谋划策,解决浮萍难题。每年清明过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水中的浮萍开始“疯长”。对于浮萍只能靠捞,怎奈网兜过于稀疏,那些漏网的浮萍在春雨的浇灌下,疯也似地生长繁殖,没过几天又将河面“染”绿了。为此,村里的河道保洁员叫苦不迭。望着满眼的“绿带”,联想到曾经从电视上看到用竹竿赶浮萍的场景,我便心生一计:建议保洁员尝试用网纱包裹塑料泡沫浸入水面驱赶浮萍,然后再将赶往一处的浮萍“全歼”。此计果然奏效,它不仅实现了打捞一次几乎将水面浮萍全部“清零”,还破解了竹竿过于刚直,缺乏伸缩性和延展性,水面作业难于施展的难题。

三、传达民意,共建幸福河湖。随着杨家河生态治理的不断推进,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水生态、水环境改善后给自身生活带来的变化。闲聊时,大家纷纷提出,何不在杨家河上搭建一个供村民休闲垂钓、民间河长志愿者议事交流的亲水平台?考虑到此举既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能建设水文化、水产业,我这位刚履新不久的民间河长“壮着胆子”跟村委会沟通,没想到一拍即合,得到了村里、镇里的全面支持。从设计到施工,我全程跟踪,盼着亲水平台早日建成。如今,每每看到村民在亲水平台上乘凉、垂钓、交流,我都觉得很满足,进一步坚定了我履职的信心、激发了我履职的热情。

优美的水环境,是美丽乡村的亮色,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也是我们民间河长的目标。我,作为全区11569名民间河长的一分子,作为全区70万人民群众的一分子,必将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同时,凝聚民力、汇集民智,共护家乡水,共建生态岛!

资料:区河长办

编辑:顾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