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美高估自己,低估德国,五年战略轰炸效果平平

2023-11-27     三目史官

原标题:二战英美高估自己,低估德国,五年战略轰炸效果平平

二战爆发后,不论是德国还是英国,对于战略轰炸都十分看重。德国在此期间对英国尤其是其首都伦敦进行了长达八个月的狂轰乱炸,对英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对此为了挽回损失,英国也开始对德国进行对空反击,一直持续到1945年4月16日,长达五年的这场战略轰炸才得以结束。在这五年的时间里,英国开展了三阶段的任务,有独自作战的也有联合美军一起作战的。不过在前期取得的战略轰炸效果平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美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德国造成的。

第一阶段是英国皇家空军单独作战。而且这个时候的英国主要以防守反击为主,在面对处于战斗实力上升期的德国长期轰炸下,不断抵抗防守始终没有屈服。为了更好的团结国内民众共同抗敌,缓解国内压力,英国皇家空军也对德国进行了反击轰炸。由此英国遭到了德国更大力度的轰炸,首都伦敦无数建筑被毁,众多人民惨死。

第二阶段是英国和美国初次结盟共同抗击德国。由于开始大家都不熟悉彼此,在合作方面存在很大分歧。比如英国坚持夜晚轰炸,而美国则认为白天在战斗机的护航下更能够对德国重要目标进行打击。并且随着盟军的加入,在战斗过程中英美两军低估了德国的战时潜力,高估了自己的轰炸水平。虽然美军的加入使得英军的武器装备水平大有提高,在空军实力上也有所增强,但是对于武器装备处于世界最先进的地位的德国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况且由于德国的国情原因没有完全进行战时动员,使得以科学技术为武器的资源消耗较小,而且德国采取闪电战也有效减少了战争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第三阶段也是这场战略轰炸的后期阶段,英美的结盟才真正体现出优势。这一阶段英美抓住了轰炸重点,对德国石油工业和交通系统进行集中性攻击,使德国的装甲部队丧失了前进动力,摧毁了煤炭等工业原料运输的途径,严重影响了德国的机动能力。并且由于德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后备资源基本耗尽,空军力量越来越弱。相反,英美两国的结盟有效的避免了这些问题,充足的后备军事资源和源源不断供给前线的军事装备和兵员,使得德国在1944年下半年彻底丧失制空权的同时,也面临了最终走向失败的结局。

在长达五年的战略轰炸中,虽然最后英美两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不过战争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不仅损失了4万架飞机,平民死伤更是高达41万人次。总体来看,在战场上战略轰炸对于整个战场取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并非唯一,地空海三军有效配合才是才是整个战争取胜的关键。如果在后期作战是英美两军没有配合地面部队进行诺曼底登陆,或许最后战争的胜利也不会这么快就到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9f96f773e68db9e9b13a00860693b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