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位妈妈崩溃大哭:我最后悔的事就是从小把孩子交给奶奶带

2023-02-26   陪宝宝写日记

原标题:深夜,一位妈妈崩溃大哭:我最后悔的事就是从小把孩子交给奶奶带

我的一位朋友,在单位是个真正的女强人,读书时名列前茅,工作则事业有成,一生争强好胜,是众人羡慕的对象。

可是前几天深夜,我却看到她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这一生最后悔的事,就是把孩子交给奶奶带!

看到朋友圈的时间才刚刚几分钟,我想她应该没有睡,于是打了电话过去,聊着聊着,一向坚强的她却在电话那头崩溃大哭。

据她所说,她的人生正处于人生谷底,而让她跌入低谷的人,却是她唯一的儿子。

深夜,一位妈妈崩溃大哭:我最后悔的事就是从小把孩子交给奶奶带。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再也不会来

半年前一个下午,一阵手机铃声在她安静的办公室急促响起,身为部门负责人的她不耐烦拿起手机。

对方快速核实了她的名字后,立马告诉她:"你儿子在ICU房抢救。"她的心"咯噔"一下,砰砰直跳。

她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直奔医院。

她的儿子一年前就被诊断出躁郁症,住了三个多月的医院,好转后回家。医生给他开了一堆药,强调每天必须按量服用。开始十几天她一直盯着,后来工作忙又没去管。

前几天儿子的奶奶说好像不见儿子吃药,她赶紧叮嘱儿子:"一定按时按量服药,要不病情会复发!"儿子点了点头。

她想忙过这一阵,再盯住儿子,没想到很快出事了。

儿子是偷了奶奶的降血压药并全部吃下去,他想自杀,踏上不归路。由于服药量太多,她赶到医院时,儿子还昏迷着。医生说不乐观,不过会尽力。

她觉得自己快崩溃了,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流了一脸。

她是一名要强的女人,有儿子后,为不影响自己的事业,她不给儿子母乳养育,并将儿子送到生活在农村的爷爷奶奶家抚养,好几个月才回去看望一次儿子,并且每次也都匆匆忙忙。

儿子读小学前几乎不怎么跟她打招呼,更不愿跟她亲近,读小学后,儿子虽然愿意叫她,但每次都跟她要钱要物,如果她不给儿子就哭闹,胡搅蛮缠。

她觉得儿子继续在爷爷奶奶家生活下去不好,于是在孩子进入初中后,将孩子接到身边。

然而儿子跟她住到一起后,可以说家无宁日,两代人的战争让家里每天硝烟弥漫,谁人都像炸药,一点就燃。

儿子更甚,不仅爆粗口,还爱摔东西,经常边摔边嚷:"你们有的是钱,我摔,偏要摔!"跟她要不到钱的时候,还对她嚷嚷:"你们赚那么多钱不拿出来用,留着干嘛?“如果她还没按他的要求给他,他有时不仅爆脾气骂人,破坏东西,还对她动手。

儿子在她眼中俨然是一个小混混,不仅不爱读书,还经常躲课去玩游戏,骂人、打架。

她觉得自己无精力管理儿子,于是在网上找了一家所谓"军事化"管理,可以替孩子戒除网瘾的教育机构,强行将儿子送到那里。

半年后,一方面爷爷奶奶的强烈抗议,一方面在那家教育机构说出"你的孩子已很听话"的评价下,她将儿子接回了家。

开始,儿子表现得很老实,无论她说什么儿子都说好,几乎没有任何反驳。

但是儿子也不见人,不愿回校读书。

跟儿子讲道理儿子都会点头,但上午永远起不了床,迈不动脚步。她忍不住对儿子发了几次暴脾气后,儿子的坏脾气回来了,又开始骂她,开始砸东西,乃至开始打她,甚至有了自杀的念头,有一次要割腕,幸亏被她及时发现。

她怕了,觉得儿子不仅是叛逆的问题。果不其然,儿子后来真的被诊断为躁郁症,不得已,她将从小带儿子的奶奶接来,帮忙看管照顾儿子。

小时候对孩子的亏欠,终究在以后的人生中会有所体现

每当有同事、朋友炫耀孩子出息,家庭温馨,她就有了深深的挫败感,儿子让她感受到人生的失败。

浙浙地,她对工作难以抑制地出现分神,反应迟钝的状态,尤其在儿子自杀进入ICU抢救之后,尽管儿子最终捡回一条生命,但她大受打击,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

后来因为出现一次较严重的工作差错被撤了职,原本应该大好的前途,却因为孩子在事业的上升路上掉落一个大坑。

她逢人便说:"这是自己对儿子失责的报应。"

确实,民间有这么一句话:对孩子的亏欠,总有还的时候。无论你事业多么成功,也抵不了你教育孩子失败所带来的后果。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士,自己事业成功,风光无限,但最后的家业,连同自己的晚年幸福,都毁在不成器的孩子手上。

主持人董卿说过,家长在应该教育孩子的时候选择赚钱而不管教孩子,那么等孩子长大,辛苦一辈子挣的钱,都抵不过孩子败家一年。

不少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业,或者说是为了给家庭带来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忽视孩子的陪伴和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缺位,导致孩子的人生一片灰暗,孩子不是身心不健康,就是走上偏道邪道,而家长的人生下半场,也会因教育孩子失败的问题,从快乐落入悲伤,从安适落入难辛。

《人民日报》曾有这么一句话:“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确实,身为父母,应把教育孩子看成是自己一生的事业。当孩子降临人世,父母的眼光就不能远离孩子,再忙也不得疏忽孩子。

任务人都代替不了父母,育儿之责,是父母必须亲力亲为的事情,也是为人父母一生不可推卸的责任。

既然生下孩子,就应该为孩子付出,不管是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要对孩子有所交付,这是父母的职责。

把孩子教育成功,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案例中的女主人公,两次推开了儿子。

第一次是孩子小时候完全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在推开养育责任时也让自己失去教育孩子的资格和能力。

第二次是在孩子不接纳自己并叛逆时,将孩子完全推向外面的教育机构,在孩子没有安全感,已经受伤的心上再划上重重的一刀,导致孩子患上心理疾病。

最终孩子以病态挫伤了她,给她的人生涂上失败的灰暗。

不是生了孩子就得全身心用在孩子身上,为了生存,也为了体现自身价值,为了给孩子竖立起榜样,父母必须工作,并要认真对待工作。

但是,对孩子用心,不将孩子完全委托他人,是每个父母应该做到的。

既为父母,就该对孩子尽责,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下半场的人生。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