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分封完毕后,觉得天下太平。只是这一套分封制留下无数隐患,比如张耳与陈馀这对反目成仇的拜把子,比如齐鲁大地群魔乱舞的田氏诸人,再比如刘邦。刘邦得知自己被分封到汉中后当场爆炸,下令整军备战,要和项羽拼了。决定一出,众将都表示支持,毕竟从徐州到汉中,也太特么背井离乡了,谁忍得了。眼看刘邦就要来一出以卵击石,此时,站出了一个关键人物。
谁?萧何,此前他一直冷眼旁观,眼睁睁看着刘邦上头,临到末了突然来了一句,“主公,你这么想死吗?”刘邦不解,问你他妈啥意思啊?萧何说咱对自己的实力要有点逼数,就目前这经济去和项羽打团,除了团灭还有第二种结局?刘邦冷静一想,好像是这样哎。于是便选择忍气吞声,当然要求还是要提的,刘邦表示既然汉中属于边远地区,不如由我来管辖全境吧。项羽寻思这好像也没啥大不了的,允诺。
刘邦带着三万人马,以及一些关中百姓前往汉中封底,顺带一把火把栈道给烧了。这充分体现刘邦身为演员的精湛演技,等同于暗示项羽“我老刘这辈子就认命了。”项羽闻讯后挺高兴,但很快就不高兴了。为啥不高兴?山东那边闹开了呗。
从地图来看,山东正处于淮泗上方,一旦山东那边整合完毕,便能形成压顶之势。至于山东那边如何闹开?无非就是先前被章邯一秀二,当场去世的齐王田儋的弟弟出来闹事。由于不满项羽封了三个不知所谓的田家人当王,田荣当即扯旗造反。这下可不止鲁西北,整个山东都被他搅成一锅粥。说来也是牛逼,田荣与当时山贼头子彭越联手,连灭三田,实现山东一统。这回,轮到项羽坐不住了。
给你丫做大还了得?项羽果断出兵征伐齐国。山东这厢火势刚起,河北那头又有大戏上演。很显然,陈馀和张耳这对铁哥们预备狗咬狗。关于这俩的关系简单介绍下,陈馀与张耳原本是拜把子兄弟,还创造了一个刎颈之交的成语。刎颈之交的意思就是你如果死了,我也抹脖子不活了。举个例子,就像《黑社会》里的阿乐与大D。原本这哥俩的友谊堪称佳话,可惜任何人际关系都抵不住人性二字。两人复兴赵国成功后,却在巨鹿之战中爆发矛盾,进而不可收拾,彻底决裂。
山东大乱,河北预备大乱,远在汉中的刘邦摩拳擦掌。只是刘邦很清楚,论带兵对杠,自己是断然打不过项羽的。于是便需要一位优秀的统兵大将。纵观当时手下那几号人,萧何是管后勤的,樊哙纯武夫,周勃图样图森破,灌婴则更胜任冲锋陷阵。不过有道是瞌睡遇枕头,项羽派送大礼,真给刘邦把人选安排上了。
不用问,必定是韩信。与项羽与刘邦类似,韩信也是江苏人,所以还得重复一下那句话,楚汉相争本质上就是江苏内斗。作为江苏淮阴人,韩信与周总理算是老乡(注,总理祖籍绍兴,父辈一代移居淮安)。当然相比总理从小家境优渥,韩信实属屌丝里的屌丝,自幼没爹没妈,游手好闲,放浪形骸,乡里乡亲都很讨厌他。
原本韩信可能就像亚索那样,快快乐乐虚度一生,但有三个人改变了他的命运,一是乡派出所所长,韩信总到他家去蹭饭,久而久之所长夫人觉得这货怎么这么不要脸,索性提前把饭吃个精光,不给韩信留半粒饭。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韩信一怒之下,不蹭了。
但人毕竟是要恰饭的,咋整?只好自力更生去钓鱼。可惜韩信钓鱼能力太差,钓了半天也没把鱼钓上来,结果一旁洗衣服的大娘心善,给韩信一口饭吃。吃饱喝足后韩信感激涕零,表示“一饭之恩,当涌泉相报”,结果被大娘翻了个白眼。“看我快饿死了才给你口饭吃,还图你报答?”说的韩信羞愧难当。
来到市集,又迎面撞上个无赖。无赖把韩信上下打量一番后,伸出脖子挑衅,“瞧你长得还挺高大,有种往这砍?”韩信无语,心想怕是遇到傻×了。结果无赖得寸进尺,“不敢砍对吧,从我裆下钻过去。”韩信死死盯着无赖,最终长叹一声,从裤裆下钻了过去。自此之后,韩信名声臭了大街,所有当地人都认定这是个没卵蛋的孬种。没辙,只好参军,投奔项家。
先是投奔项梁,运气还不错,凭借挺拔的身高混上了一个小头目。可惜每每向项梁进言,后者权当耳旁风。不过话说回来,排长连长想要越级教总司令怎么打仗确实有点儿夸张。项梁阵亡后,项羽把韩信提拔为执戟郎中,相当于贴身禁卫,韩信暗忖这下我终于能出头了吧,于是又开始三天两头给项羽提建议。按理说韩信的建议不可谓不高明,可项羽是什么人?霸王,硬杠天下无敌。正面AAAAAA就完事了,哪还需要什么奇技淫巧?几次建议不被采纳,韩信心态崩了。一咬牙一跺脚,本着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想法,闪人。
这里多说一句,韩信若不跑,刘邦能不能出关中都另说,更别提谋夺天下。所以历史很多时候,真的是由一个接着一个的巧合所组成。再讲的直白点儿,韩信若能在项羽麾下得到重用,恐怕会是历史上最恐怖的军事组合。题外话,扯远了。
来到汉中后,刘邦也不觉得韩信有啥稀奇的,给他封了个仓库管理员,待遇比当时在项羽那儿打工更差。韩信这个失意啊,正所谓一失意就会犯罪,眼看便要杀头了。情急之下韩信大喊,“姓刘的不是要夺天下吗?为啥要斩壮士?”此时刘邦的铁哥们夏侯婴刚好路过,一看韩信大吃一惊,连忙表示“给我个面子,放了他吧。”由此可见,韩信必定仪表不凡,身材魁伟,所以说长了一副好皮囊,走遍天下都不怕。
刘邦给夏侯婴一个面子,放了韩信,还让他去管粮草。韩信平日里没事就与萧何吹逼,吹的天花乱坠,把萧何唬的一愣一愣。萧何多次向刘邦推荐韩信,拍着胸脯保证“这货天下奇才,打野无敌,只要用了他就能引领我们走向胜利。”但刘邦每次都是一笑而过,不以为然。眼看自个儿前途又是一片灰暗,韩信一咬牙一跺脚……
又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