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行业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盗墓者为何不盗墓旁有柳树的墓地

2023-12-23   吴忠强

原标题:盗墓行业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盗墓者为何不盗墓旁有柳树的墓地

引言:现如今社会,网络媒体导演的剧本有关盗墓的越来越多,就比如《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一个系列的国产剧,都在描述和演绎着盗墓的全过程和盗墓者的本领,真实加悬幻的成分使得吸引了一大波盗墓迷,都对剧中和小说中的摸金校尉,搬山道人等极为有本领的盗墓者所痴迷。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盗墓是怎样的呢?盗墓者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历史上是否有摸金校尉一说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了解。

据史料记载,盗墓这一行为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而出现这一行为,有了盗墓人这一职业则是因为墓葬发展所产生的。在古代最早的墓葬陪葬多是活人,尤其是在商周时期,身份尊贵者更是一大批活人为之殉葬,手段极其残忍,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才渐渐改变。

人们开始用陶器,瓷器,金银等贵重物品代替活人作为陪葬品入葬,一些达官显贵的陪葬品可以说极为丰厚,也正是春秋这种“礼崩乐坏”造就的厚葬一说,使得有些人对这些陪葬品起了收入囊中的想法。

自从出现盗墓者后,各个朝代都开始了大大小小的禁盗墓活动,从而打击盗墓者的积极性,减少盗墓者的出现,例如明朝还曾为此颁布了相关法律,盗墓者还会被判刑罚,但即使如此,盗墓行为依旧兴盛不衰,坚信“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的说辞。

其实翻阅史料就会发现,盗墓者盗墓的原因极其简单粗暴,总的概括就是三个方面:

第一、为复仇而盗墓

有些盗墓者可能和墓主人生前有着不可化解的矛盾,如被其奴役、压迫,或者因为某些事意见不合等原因,在墓主人生前不好对其下手,于是便会在对方的墓葬上搞破坏,一般墓葬的安排都讲究风水和五行,盗墓者就会在这些上面搞破坏,以报仇恨。

第二、为筹集军饷

这事主要发生在曹操所在时期,当时的曹操所带领的军队军饷少之又少,粮草告急,将士们家人生活贫苦,为了让将士们有个好的体魄,不惦记家人,安心打仗,曹操曾经专门设立摸金校尉等军衔,专门进行盗墓活动。

将所得财物进行兑换,典当,用以补贴军饷,这就是摸金校尉的来源,可见小说,剧本中所写也并非胡编乱造,只是将其夸大其词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盗墓这一话题中会有“汉墓十室九空”的原因了。

第三、家族企业

在《盗墓笔记》中会发现盗墓者都是一个团队,他们有九个家族,家族都是靠盗取墓葬中的陪葬品来获得资金,从而维系家族企业的发展。

盗墓者还有许多规定,因为看过盗墓相关书籍剧本的都知道,盗墓用现代话形容算是一种高危职业,因为在古代墓葬越高级其中机关也就越多,墓主人也不希望自己死后被打扰,所以大部分墓葬都有机关术保护,就算没有墓葬长时间封存在地下,其中不乏一些有毒气体存在,盗墓者进入就需要格外小心,一不留神可能就会命葬于此。

因此在这一行业,存在着自己特有的技巧和本领,也存在着一些特有的不成文的规定,就比如墓葬前有柳树此墓就不能碰,这就让世人很好奇其中原由,其实只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方面:有柳树的墓葬“晦气”

在古人眼里,柳树本身就是一种阴气极重的生物,而墓葬更是如此,毕竟里面可有已逝之人,所以两者的结合就会使得此地更加阴气逼人,盗墓者本身就是风水大师,所以极其相信这些,当他们看到墓葬前有柳树就一定会止步于此,毕竟命还是比金钱更重要。

其实这一原因就和《盗墓笔记》当中,摸金校尉开棺要在东南角点一根蜡烛的道理是一致的,书中蜡烛灭必须立刻离开,也是因为阴气太重,有不干净的东西,所以不能正常进行,必须立即停止。

第二方面:墓葬简陋

盗墓者行业的兴盛,使得贫民百姓为了自己的亲人去世能够不被打扰,就会选择在墓葬附近栽一颗柳树,因为家境贫寒,柳树便宜而且生命力顽强,再加之盗墓行业见到柳树就绕道走的规定,贫苦百姓就选择了这一方法,盗墓者发现柳树也会了解不是贫苦百姓就是此地阴气太重,不会进行盗墓,这也就保证了墓葬的安全。

小结:现如今社会对盗墓行为极其反对,因为许多盗墓者将墓中古董进行变卖,使得我国古董流入外国市场,给我国考古学造成了极大困难,所以现在的盗墓是一种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