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月21日,本报主办的“首届校长公益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2月21日,初春的牡丹江乍暖还寒,长安小学、东华小学、平安小学等十余所学校的校长齐聚,参加了由本报主办的“首届校长公益沙龙”活动。活动中,各位校长先后针对“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好学生基础教育、学校与媒体互动的实践与方向、公益实践对学生学习内因的影响和实际意义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02
12位校长和副校长就探讨话题畅所欲言
戴上红围巾,在签名墙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当天的公益沙龙仪式感十足,参会的12位校长和副校长就探讨话题畅所欲言。
“‘双减’背景下,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新挑战,其应该和‘两提’等相匹配,作为学校负责人,即要考虑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也要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应该从文化滋养的角度,让孩子们真正得到良好的教育。”“孩子可能学习成绩不好,但并不是一无是处,只要我们老师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他的才华和优势就能被发现和培养。”在探讨“‘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好学生基础教育”这一话题时,各位校长各抒己见,在“学校与媒体互动的实践与方向”这一话题中,校长们与媒体代表达成搭建一座“校媒互动”桥梁的共识。 多位校长表示,希望优秀的媒体记者走进校园,以励志故事和现场宣讲的形式,与孩子们零距离互动,让孩子们领略新闻工作的魅力。
同时,学校也愿意让更多的学生走进晨报小记者的大家庭,合力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获得成长和进步。在“公益实践对学生学习内因的影响和实际意义”话题中,部分校长表示,希望借助社会的力量,组建家长志愿者团队,带动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合力助力我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同时,身体力行参与和践行公益活动,可以起到让孩子们用发现的眼睛,去体会弱者的不易,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孩子们从“你要学”,真正达到“我要学”。
探讨“校媒互动” 共育祖国良材
HOT
2月21日, 2022·牡丹江首届校长公益沙龙“校媒互动”促进学生成长活动举行。活动中,校长们针对探讨话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介绍了学校的一些做法,又从教育人角度表达了一些期盼,碰撞出了新的教育“火花”。在此,记者们做以下集纳,借此分享活动的精彩。
既要“双减”,更要“双提”“双增”“双丰富”
长安小学校长牟玉霞
谈到学生的“双减”,首先要做到“双提”,其次做到“双增”还要做到“双丰富”。“双提”是为孩子提高学生课后服务的质量,孩子学习都需要在校园内完成,老师的课后服务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课堂的寻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使孩子不仅学习知识,更学会学习方法。
“双增”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师应具备落实“双减”能力,比如作业设计能力、评价学生能力、课堂改革能力等。增强家长落实“双减”的意识和责任。家长要更新理念,使“双减”落到实处。
“双丰富”丰富学生回家有事情可做。学校开展“1230”行动,10分钟劳动、20分钟运动、30分钟阅读。通过“五色打卡”来进行评价,让孩子回家有事情可做。在课后服务开发了运动、文化、艺术、科技、学科素养近40门课程,学生在特色课程的学习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创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务必要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平安小学校长严杰
“我们身上关乎着上千个家庭幸福和学生的未来,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讲是重中之重。”从70后这代人开始,我们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一个转变,“双减”模式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务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首先,在思想层面上转变,任何一项政策转变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同时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要通过沟通、交流在教师队伍当中彻底转变思想,让教师认识到减下去的是什么,提上来的是什么。”第二点,在实践层面上,学校会继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发挥成熟型教师与青年教师各自的作用;第三点,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会在基础教育中,发挥学校课程特色,把基础教育与特色教育有机结合。
要上好课,也要用好课后服务时间
新安小学校长杨冬梅
“双减”的背景下,新安小学的做法是,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好地上课,打造高效课堂。同时让更多老师适应“双减”,利用自身优势,认真做好课后延时服务。
每个学期末,新安小学都会对教育教学成果进行展示、总结、鼓励和表扬,形式方面有的是静态的,有的是动态的,分组方面有的是分班级的,有的是分学段的,力争通过一个人,带动一组人,带动一个班级。学校也在探索没有特长的教师的魅力体现形式,大型拓展训练、情境性表演、微视频等,希望更多教师利用好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增加服务种类和内容,增强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科学、艺术素养,劳动技能和个性特长。目的不是简单地在“减”字上下功夫,而是更加注重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以爱育爱, 还孩子快乐成长
朝鲜族小学校长玄松岩
到2022年,牡丹江市朝鲜族小学已有88年的办校历史了,在校生绝大多数都是朝鲜族,还有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巴西等国的7名留学生,有六七成孩子的家长在韩国或外地打工,多为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亲常年不在身边,孩子身上会积累些负能量,有些孩子的性格不太阳光。
我校始终坚持“以爱育爱、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注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现在,我们也使用了统编教材,恰逢“双减”政策落地,我校正在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上摸索:提高课堂质量,课后作业设计精致,采用多媒体(全校各班和功能室都更换了86 触屏班班通)等形式提升教学水平。
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以来,开设了足球、手工、四物乐等14个兴趣课堂,真正实行“走班式”服务模式。一年下来,每个孩子都熟练掌握了1到2项特长,个个无比快乐、自信满满。
向阳而生,让孩子每天都有成长
向阳小学校长薛岁芬
分数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全部目标。我想从文化的角度,来谈谈“双减”背景下,作为一所新建学校的探索。首先,在理念文化上渗透育人的思想。向阳小学确立了“向阳而生,日新日进”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旨在引领孩子有健康乐观的心态、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成长;其次,在环境文化上体现育人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学校的环境文化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及全面发展的方向;再次在行为文化上贯彻育人的要求。
这一过程中,我们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根据我校学生年龄小的实际,尝试了“向阳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累积评价卡”,评价的内容从习惯养成入手,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尚德、益智、健体、审美、会劳等核心素养进行全方面的评价。通过“光明正向的阳光文化”激励、温暖、滋养、发展学生,使其将来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是教育根本
西牡丹小学校长刘颖
所谓的基础教育就是要回归基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回归童心,让学生回归应有的年纪。作为学校,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属于他的年纪经历他该经历的事情,老师们更要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我校始终坚持“童心”教育办学特色,在教师队伍中形成“童爱团队”,坚持“童情管理”,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用关爱去善待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增强学生信心,他会以感恩回报教师。
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很重要,给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商、治愈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崇爱、启真、尚德、唤智的环境下快乐成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多鼓励、多赞扬、多发现学生优点,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构建“德育课程” 锻造学生个性品质
紫云小学校长刘馨
“双减”政策下,学校更加重视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实践、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结合中华民族主流道德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我校将核心价值品格“嵌入”到十二个月中,结合每月大小节日,组织相关活动,进行序列性德育系列教育,实现预定的德育目标。创新“探究实践课程”,促进教学做合一。认真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设计、作业评价的研究。注重趣味性、实践性、研究性,增设“小课题实践活动”、学科实践性作业。重视劳动作业和体育作业的科学布置。立足“校园节日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开设校园艺术节、读书节、英语节、体育节等节日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才华的舞台。开设“个性发展课程”(社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升社团品质,以优质多样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孩子成长需要多方合力
东华小学副校长刘宝丹
针对我校留守、困境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学校教师在校内传授传统教育的同时,在课后服务时间发挥特长,为孩子创造、提供特色的实践教育课程。
针对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心理关爱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学生素质驾驭,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从而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学校搭建以家长视角探讨家庭教育的平台,汇聚和引领家长智慧,让家庭教育回归家庭。坚持素质教育从家长起步,从家校合作入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体系,让家长、学生共同成长从“根”上突破。
培育孩子的公益心、责任心
光华小学副校长姜雪
“双减”减的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学生的课余时间,提倡的是孩子个性发展。作为教育人,现在要做的事是对学生对家长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家长了解课业减少了并不代表孩子的素质就提不上来,反倒是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阔眼界,积累知识。这点晨报的小记者团做得就很好,我关注过小记者团的一些公益活动,孩子参与性强,体验度高。以点带面,让学生参与了社会体验活动,培育了孩子的公益心、责任心,提升了孩子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学校、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很大的助力。
教育人要扮演好各种“角色”
柳树镇中心小学督学杨永森
乡镇小学多为留守、困境儿童,他们大多跟随老人生活,难免缺失良好的家庭教育。为此,在家校合作教育中,学校要起到教育主导者、服务者和资源利用者的角色,教师要增强责任心,履行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充分做好教育内容精品化、教育方法立体化、教育组织网格化的工作。学校加强与家长沟通的同时,科普“双减”意义,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真实有效、客观公正的评价。
同时,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切实提高课后服务质量,链接社会资源,让学生在各类课后服务活动中释放天性、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增强体质,同时在感知社会基础上学会感恩。
教育新形势下 要有新思路
清福小学副校长范成涛
学生在“双减”下最大的转变是,可以使学生从以前的“让你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双减”前学生放学后,还要上各种补课班,过多的学业压制住了孩子的天赋。
“双减”后课业减少,让孩子有更多时间思考,“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喜欢什么样的课后活动?”我们学校组建了课后手工制作班,其中有一名学生,在手工制作班表现出色,但学习上稍差些,班主任引导学生要做完在校学业后才能参加活动。因为这一爱好,这名学生抓紧一切在校时间学习。现在这名学生学习进步非常大,这也给我们老师拓展了一个教育新思路,“双减”下的教育,不但是减轻学生学业,更是要学生在思想上有质的转变。
培养每个孩子 都有所长
兴隆小学副校长朱忠云
基础教育是“培养每个孩子都有所长,拥有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的能力。”日常生活中,通过师生交往与活动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兴隆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着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实践、创新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学校以“葫芦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希望之春”“耕耘之夏”“收获之秋”“升华之冬”四季劳作,致力于全体学生对葫芦的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摘收获和艺术创作的实践与探索,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劳动种植技能。在艺术创作中,孩子们用画、剪、贴、捏、刻、烙等技法,将“五色教育”内涵融入其中,实现从文化认知到劳动实践到艺术创作再到义卖后基金助人的全过程育人。
记者 | 王艳梅 魏医蒙 宋依冰 张红 肖宝平
编辑 | 苗馨文
校对 | 孙树玮
审核 | 李昊
大家都在看
“第一书记”徐杨军,行!
牡丹江市硕士研究生考生可上网查询成绩了!
刚交完电费 咋又收到欠费短信?
【疾控提示】2月23日牡丹江市疾控中心发布疫情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和标注原则(原文出处,图片、视频来源)。对于部分文章找不到出处的,我们会列为“网络”,希望看到原文的作者或作者的朋友及时通知我们以作更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请在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著作权,保留本公众号注明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