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放假外出的这几天看到车上,餐厅里,大人小孩都在低头玩手机。
孩子越大,我们发现能和他们交流的话题越少。
亲戚和孩子之间只有成绩的话题,难道父母和孩子也要变成这样吗?
芝加哥大学医学院“3000万词汇倡议”机构的创始人和主任达娜·萨斯金德博士(Dana Suskind)提出:缺少日常交流造成了孩子间词汇量的差距。
而词汇量少的孩子在学习时更容易遇上“慢处理”的情况——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同样的内容。
在本周的文章《影响孩子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居然和父母的语言能力有关》也说到了孩子说话的好处:孩子大脑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包含在孩子的闲聊当中。
美国心理学家Amy Morin就整理出了9个方面,42道问题来帮助父母更自然地和孩子进行聊天。
或者我们会觉得孩子还太小,讨论这些问题他们未必真的懂。
可是我们的小朋友会给出让你惊讶,甚至出乎你想象的回答。
很多有趣的句子,都是在和孩子讨论的过程中产生的。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接触到不同的家庭,也会去比较不同的家庭差距。
甚至会想象,如果自己生活在别的家庭里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爸爸妈妈觉得自己与孩子的相处遇到了瓶颈,一定要试试这部分的讨论。
只有爸爸妈妈和孩子们都互相了解和理解对方的想法,才会有更好的相处方式。
与其否认和争吵那些让你觉得不开心的话,不如问问是什么让孩子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放开来聊聊,或许会收到不一样的启发。
主动和孩子讨论这些话题,是预防他们从别的地方学习到父母不认可的观念的方法。
也能帮助孩子思考自己的立场,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也能表现得更好。
面对这些问题,每个家庭或许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不想孩子受到来自网络或者身边同伴不同价值观的引导,就应该尽早和他们讨论相关的话题。
即便我们不强求孩子与我们的想法完全一致,但也需要明确不可触碰的底线是什么。
心理学家指出,懂得感恩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要更容易感到幸福。
在这个大部分的孩子拥有的比他们需要的还要多的年代,要抚养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要一点都不容易。
所以更需要父母来引导孩子发现世界上,生活中,我们身边值得感谢的事情。
会感恩的孩子,也更会尊重别人的付出。
孩子的想象力是最有趣,也是最好玩的。
答案越稀奇古怪越好,想法越不靠谱越好。
大人小孩一起参与进来,说不定会和孩子笑到合不拢嘴。
你会发现即便没有玩具,没有手机,你和孩子也能玩得很开心。
这些想象力问题的答案,还会变成以后你们家的小暗号,会是你了解孩子生日礼物、了解孩子喜好最好的办法。
孩子是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所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很重要。
通过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通过谈话让他们看看别人的世界。
他们能从中学习到如何与人相处,也更能与人建立良好关系。
在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日益年轻化的时代,能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孩子可以通过学习管理他们的情绪、调整他们的思绪和采取积极乐观的方式,来增强心理的力量。
不要因为这些都是看不见的事情就忽略了,保持强大的心理能让孩子赢在未来。
在讨论这个话题时我们还可以结合成长型思维的培养:
我们擅长一个技能,是因为我们坚持、努力去练习,如果失败了也并非能力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事情变得更好,就像以色列的古话:失败,意味着离成功再进一步。
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让孩子不会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就放弃。
也不会因为某一个地方不如人,就变得胆怯,害怕挑战。
心理学家将这一部分概括为Ambition,抱负。
但是我觉得这部分更像是孩子对未来的规划,一个人生的规划。
每个阶段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如何通过人生每一个阶段的小目标,来实现人生的大目标。
这个时候正是父母能够参与进来讨论,也是传授人生经验的时候。
最 后: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我们和孩子的话题不应该只停留在学习上。
忘记了关心我们的孩子,忘记了关心我们和孩子亲子关系本身。
如果孩子和你在聊天过程中,知道你很重视他们的想法。
即便你们观念很不一样,他们也会喜欢和你聊天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