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农民挖出37件国宝,县里:上交奖一把铁锨,专家:价值1亿

2023-12-23     车解读

原标题:陕西一农民挖出37件国宝,县里:上交奖一把铁锨,专家:价值1亿

有些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周原上会有如此众多的青铜器窖藏?难道周朝的王公贵族喜欢将宝物埋在地下?对于这样的疑问,考古专家给出了解释:西周王朝后期,发生了国人暴动、犬戎入侵、迁都等一系列变故,很多周朝的王公贵族全部出逃避难,很多贵重的青铜器不方便携带,只能就地掩埋等待日后再来取,可没想到周王朝东迁之后,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就留下了星罗棋布的青铜器窖藏。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家住岐山县京当镇的农民董宏哲,和其他村民一起在村西的取土场挖土,为生产队平整土地所用。突然不远处传来叔叔的叫声,董宏哲跑过去之后,叔叔小声对他说,自己可能挖到宝了。

董宏哲没想太多,将叔叔所指的地方挖开一看,果然露出来一件冒着绿光的青铜器,旁边村民见挖出了宝贝,立刻全部上前围观。因为周原一带经常出土青铜器,村民们都知道是宝贝,于是一拥而上打算继续挖掘,董宏哲立刻制止了他们,并且警告说之前考古队来过村里宣传,说地下挖出的东西都属于国家,私藏是犯法的。

制止了村民的挖掘之后,董宏哲立刻抱着青铜器来到文物部门报告,考古队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青铜器出土的地方进行了封锁。在随后的发掘中,考古队在一个不深的土坑中,先后清理出大大小小37件青铜器,虽然历经千年,但这些青铜器完整的堆放在一起,好像昨天才被埋入地下一样。

在37件青铜器中,最著名的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个子,它看起来就像一个水瓢,大小只有二三十公分。可就是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物件,却被文物专家称赞为“中国青铜法典”,是不可多得的国宝级文物,它还有一个官方名字——青铜匜。

37件珍贵国宝出土之后,关于它们的归属问题却发生了争论,当时陕西省希望能够将它们带到省里,可岐山县又不想这样的宝贝从手中溜走,于是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大家一致妥协,将文物暂时放在发现者董宏哲的家中看管。

为了保证文物的安全,董家村大队每天都派5位村民轮流看管,时间一长村子也没有经费支付5个人的工分。一年半之后,在多次要求之下,省里最终妥协,先将文物运到县文化馆保存。

据村民回忆说,当年拉走国宝的时候,县里还搞了一个表彰大会,给发现国宝的董宏哲叔侄奖励了一把铁锨和一张奖状,针对一年多时间里,村子派人看管的情况,县里又拿出1500元作为劳务费,此事才完美解决。如今,这批珍贵的青铜国宝专家给出的估值早已超过亿元,但当年的献宝者董宏哲依然很淡定,在他看来这些国宝就应该待在博物馆,而不是被某些人占为己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871570df4206602c306266e86cc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