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悲哀?15年高考钉子户终消停!34岁唐尚珺称是离开的时候了

2023-06-14   瑜说还休

原标题:谁之悲哀?15年高考钉子户终消停!34岁唐尚珺称是离开的时候了

2023高考结束后,在6月9日,来自广西的34岁唐尚珺发布了几张自己离开学校、寝室的照片,并写下了一句话:“是离开的时候了”。

显然,这不只是他本次高中复读后离开学校,也是他向坚持了15次的高考说拜拜——他将不再坚持复读,从此放弃“不上清华不罢休”的高考目标。

唐尚珺从第一次高考只考了上专科的372分,到慢慢能达到一本线,且年年高考成绩在提升,到了2019年时,他考出了最好的成绩——646分,他也先后被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名牌大学录取,但唐尚珺年年都以不同的理由拒绝入学,其实,他的目标就只是一个:不到清华不罢休,不上清华非好汉!

从一个成绩较差,到能将这么多知名大学拿下,应该说在不少人眼里,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也是一个坚持不懈朝着目标追求的榜样了——在恒心、意志方面,确实唐尚珺有值得为人称道之处,但是,也仅此而已!

人生在世,当然都会想活得有意义一些;但在其中,不停地做重复性的工作,显然也有其意义——比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耕田种地,还有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作,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那么的枯燥无味,但仍其意义。

像上学、考试也是如此,特别是迎接高考的学习,更甚的,当然是这样重复知识学习的高考复读,我们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意义,毕竟,其复读多年令知识的提升加固,让他能游刃有余地年年能考上大学了,但是,也仍是仅此而已!

如果,这15年来,唐尚珺去读了一所哪怕一般的大学,从此一边工作,一边用十余年的时间继续自学,或攻读硕士、博士,或是用于研究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等,显然,必然会比15年来一直重复学习高中知识,要有意义得太多了吧!

无论是唐尚珺太过固执,甚至是偏执;或者这是他自己认为的坚持精神、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理想追求,其实,基本上等于浪费了10余年的时间,却只耗在高中知识的反复学习与迎考上,对其个人而言,仍然是一种悲哀!

但是,如果我们对唐尚珺15年复读高考现象的反思,只觉得他这并不是真正的“精神可嘉”,而是“精神病可笑”的话,但也并未完全切中肯綮——这其实是我们的教育某种程度上的悲哀!

“上好的大学,才有好前途”之教育思维模式、教育思想的误导下,才会有如此高考15年之“怪胎”的出现,不要说什么“这正是高考目前来看最为公平之证明”的话,要想一想,我们的教育之目标是什么?是选拔出更好的人才,而不是让人才在15年里,如此年年复读的高考中不停地内耗掉!

像2022年高考生中的复读生,不完全统计达到190万人——以这样的复读人数推算,恢复高考后,想想已有多少人次的复读生了?这个数字可以说大得令人感觉可怕!这其中,又产生了多大的个人之人生的无意义重复式消耗?对社会和国家也产生了多少重复式的无意义之内耗?

只有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思想,才能改变年年复读年年读、年年高考年年考的超级庞大之教育内耗、浪费现象——唐尚珺其实代表的并非只是他一个人,而是“中国式高考复读”之怪现象的最尴尬、最悲哀的一大缩影!【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