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必先夺其家国,伤其心志,践其自尊,郁结其身行,阻塞其所为”。
这话如今用在“吴晋之战”的俄乌身上,颇为契合,特别是之于俄国而言。
现在,面对曾号称“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的俄罗斯,乌克兰在美、西方的大力支持下,竟然出人意料发动“闪电战”,一时间,杀进如入无人之境的俄国,据其宣称:已占有库尔斯科千余平方公里的领土。
确实,乌克兰这一声东击西战术,能够在如此信息发达的时代,居然完全骗过了俄军的眼睛,待其长驱直入俄国本土后,俄国人这才如梦初醒——这本身,就能说明两点:乌克兰军队的战斗装备、战术素养和战斗能力不低,而相反,俄国在军事信息战方面的相对落后,已是再一次得到了印证。
乌克兰杀入俄国本土近十天来,俄军竟然眼睁睁地看着乌军已宣布成立库尔斯克指挥部,这说明,除了乌东四州正面战场上的正规军,俄国的后备军力水平有限、战斗力不强等弱点,已开始更多的亮在明处。
而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除了核武器的优势,现在已图有“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之虚名,假如与俄国历史上有着领土纠纷的国家,如芬兰、德国、日本及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此时或未来予夺回土地而发生战争,请问俄罗斯阁下,该如何自处呢?
有不少人评论称:乌克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此举,最后也难以达到更多实质性的军事目标,其更多意义是在政治宣传,以及对于美国大选及西方军援的引导上——此论也很有道理。
但事实上,乌克兰占领俄国领土一个多星期来,而俄军仍然未能将其驱逐出本土,这已然让“晋凉帝”心里拔凉拔凉的了,而这对于俄国民心的打击,显然是更甚了!
从网上传出的视频中,可见一些俄国民众对于官员的指责,就能得到侧面的证明——显然,乌克兰杀入俄国本土,已经完全达到了“予毁其人,先毁其心”的宣传战、认知战之初步目的。
这也可以从被称作“俄国国师”“普京大脑”之誉的亚历山大-杜金,于8月14日在中文自媒体上的发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杜金其中有如是言;“乌克兰人对普京和俄罗斯人民造成的道德打击和心理打击却非常巨大”。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甚至是全世界的网络上,认为“俄国此战不会输”者,一直占了大多数;但目前来看,个别“唯我独清”者的预测与判断,似乎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现实——那就是“俄国必败”的论调,显然也是不无可能!
比如,中国知名的俄国问题专家冯玉军教授,他在俄乌战争初期,就于知名的学术刊物《经济学人》上,发表了“俄罗斯必败”之论点的文章。
冯教授认为支撑其观点的理由大致有:
一是此战乃普京个人威权独大之下,主动建构而成,造成普京的战略误判所致——这说明,普京治下的俄罗斯之国家思维,仍停留于17、18世纪“迷恋攻城略地”之传统落后思维的窠臼中。
二是俄罗斯近代以来的历史走向,一直遵循“西学为体,俄学为用”之路径,但这是一种排除了真正现代性的所谓“现代化”,其与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相背离。
三是此战发生以来,多方面印证和暴露了俄国全方位的落后——特别是军事上盛名难负的落后。
四是虽然作为一个核大国,普京或梅德韦杰夫们多次扬言以核相威胁,但妄用核武器本身,必会令俄国自身遭到灾难性、毁灭性的打击,所以,“雷声大,雨点小”,俄国未必能成功的使用核武器。
五是俄罗斯陷入“信息茧房”效应,信息战能力不如美、西方,准确的情资较为匮乏,因此严重影响了军队、特别是国家高层的决策。
六是苏联解体后,俄国工业基础仍未从“产业空洞化”中恢复过来,其在武器上呈现落后趋势,特别是在无人作战武器和信息战方面更为拉胯。
七是乌克兰的顽强抵抗和全民团结精神,超出了世人预料。
且乌克兰获得了国际上普遍和强大的支持——比如美西方的全力支持,在联合国有140多个国家对乌克兰投了支持票;而弃权票和反对票却寥寥无几,乌克兰显然在道义性和正义性上占了上风。
因此,冯玉军预言的结论,就是“俄国必败”!此前,这一论调颇受质疑,甚至被司马南等人痛骂,但现在,俄国越来越有陷入战争泥沼之势,令冯玉军的“俄国必败论”,再度引发起关注。
而冯玉军还特别提醒中国人:其一,中俄历史上,曾有过三次结盟,但中国均未沾到好处,反而令我们丧失了3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其二,俄罗斯历史上的特征,呈现变化多端之特性,其往往会有“绝处逢生”的逆天变化能力,所以,我们要提防俄有朝一日将中国“当枪使”,关键时刻拿中国垫背,用于为自己解套。
其三,中国进入现代以来,从传统的中庸思想,到如今极端化思维严重,主要原因就是受苏联的这一思想影响。
且因当年苏联文化对于中国输出的单向性极强,因此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极端化、二元化”思维极为突出。
……
当然,中国官方一直宣称“止战、中立与和平”的态度与立场,这显然展现了中国独立的定力与战略格局。
如今,俄国实质上等于直面与美、西方的这场战争,颇有点与当年的“抗美援朝”相似——只不过,时移世易,中俄似乎是对调了位置!
当年的“抗美援朝”中,苏联明显强大于中国,但其仍“聪明”地殿后,不与美西方直面交锋,而将中国推至前面——当然也令新中国“一战成名”而获益的同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但现在,俄国人自己主动挑起的战争,其当然必得冲锋在前了,而中国则处于置身事外的更有利位置——虽然对此局势的复杂性拿捏并不容易,但现实与战略需要之下,中国也决不可能再挺身而出,替人挡住枪林弹雨了。
当中国官方都宣称“没有武器及相关物资的输出”时,则俄国的命运,仍要依靠自己掌控——即使有朝鲜及伊朗的援手,大多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性质的“毛毛雨”。
所以,中国为自身的国家利益,站在了“中立”的立场上,也间接说明,面对抱着“只要还有最后一人,也要战斗到底”的乌克兰,以及综合实力远胜于俄国的美、西方背后支持,说冯玉军教授所言的“俄国必败”之观点,并非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也似乎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吧?【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