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做好高校学生暑期离校返乡、离乡返校等工作部署要求,体现锦州对青年学子的关爱,体现锦州爱才如亲的温度,进一步推动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留锦回锦就业创业,现制定暑期关爱大学生4项18条措施如下。
一、有守护,让青年学子安心学习生活
1.增设大学生快速检测通道。在火车站、客运站、飞机场和公路服务检测点增设“核酸+抗原”检测窗口,为返锦大学生提供“核酸或抗原”检测,确保优先通行。
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交通局
2.提供免费集中隔离场所。外地返锦需隔离管控的大学生,提前1至2天向社区报备,可由属地县(市、区)统一闭环转运至市健康驿站免费集中隔离。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联系电话:各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值班电话
3.统筹协调驻锦大学生离校。组织检测机构到校开展核酸检测,按照错时错峰原则统筹安排大学生有序离校,帮助重点管控地区大学生定制专车返乡,指导高校为不能返乡大学生提供学习、工作、生活保障,对校园实行环境卫生整治。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4.精心安排驻锦大学生返校。谋划返校工作安排,及时对大学生发布我市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摸清返校大学生底数和返程交通方式,点对点组织返校,形成闭环管理。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二、有优待,让青年学子乐享温暖礼遇
5.出行优惠。大学生持学生证,乘坐市公交公司所属公交线路车辆享受免票待遇,市公交公司为大学生旅游包车提供成本价格优惠。
责任单位:市交通集团
6.旅游优惠。大学生持身份证、学生证享受全市国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待遇。
责任单位:市文旅广电局
7.消费优惠。组织大商城市生活广场、大商新玛特购物广场、凌河大润发等商业企业举办大学生专场特色消费优惠活动。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8.助学帮扶。对今年新入学“建档立卡”家庭中的大学生开展关爱活动。
责任单位:团市委
三、有平台,让青年学子与工作相约
9.收集发布就业岗位。多渠道挖掘企事业单位优质就业岗位,及时通过人社服务网、高校网等信息平台向大学生精准推送。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人社中心
10.持续开展系列招聘。多频次开展“专精小新”现场招聘,举办不同专业类别的高校毕业生线下专场招聘会;持续开展带岗直播、空中双选招聘等系列专场暑期招聘活动。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人社中心
11.扩大就业见习规模。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拓展行动”,提供不少于500个见习岗位,并发放就业见习补贴。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人社中心
12.提供就业服务。为每位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取消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环节;取消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到就业地或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报到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须材料。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人社中心
13.落实来锦留锦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给予符合条件的来锦留锦高校毕业生安家、居住、一次性购房补贴等;给予来锦留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发放创业培训补贴和创业场地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对符合就业困难条件的毕业生实施就业帮扶,利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兜底安置。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人社中心
四、有活动,让青年学子凝聚家乡情怀
14.组织学子看家乡谈变化。围绕数字智慧锦州、现代工业锦州、生态宜居锦州、英雄红色锦州、文化书香锦州等主题,让大学生走进锦绣之州,感受家乡变化。以“情系家乡、共话发展”为主题,组织召开大学新生、应届毕业生、博士生座谈会,引导大学生关注锦州发展,讲好锦州故事,参与锦州建设。向大学生发出一封友好信,表达锦州爱才如亲的温度,展示锦州求贤若渴的诚意,发出锦州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邀请。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团市委
15.开展红色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大学生担任辽沈战役纪念馆红色讲解志愿者,开展“辽沈故事我来讲”活动,开设专场展览。
责任单位:辽沈战役纪念馆
16.开展文化惠学子系列活动。组织全国艺术院校在锦学子参与公益文化惠民文艺演出活动,举办“殷殷凌水盼 莘莘学子情”全国艺术院校锦州籍大学生专场音乐会。邀请大学生参观“喜迎党的二十大 展现家乡新变化”主题百姓摄影等文艺作品展。市博物馆每周定期为大学生提供免费讲解。
责任单位:市文旅广电局、市文化演艺集团
17.开展“扬帆计划”社会实践活动。为在读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等群体,提供政务和企业两类实习岗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责任单位:团市委
18.开展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依托“创青春”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发布大赛志愿服务项目,让大学生感受锦州创新创业氛围。组建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队,招募大学生参与社区日常工作、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知识宣讲普及、敬老助残、基层社会治理等志愿服务。
责任单位:团市委
开展暑期关爱大学生行动,是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的重要内容,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确保各项关爱行动平稳有序、取得实效,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来锦州、爱锦州、兴业锦州,为辽西中心城市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各县(市、区 )要同步做好关心服务工作。
编校|王玲 刘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