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检察”论坛在江山召开

2019-12-15   杭州检察

来源:法治浙江



“网格+检察”工作论坛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的要求,总结衢州市检察机关运用“网格+检察”工作机制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的实践经验,深化对“网格+检察”工作机制的理论认识,12月13日,由江山市人民检察院和西北政法大学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网格+检察”工作论坛在江举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省委政法委、省检察院、衢州市委政法委、江山市委、衢州市两级检察院有关领导,全国多所高等院校、法治权威刊物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70多人齐聚江山,共同探讨“网格+检察”工作机制在推进基层治理中的运用。


开幕式

童炜鑫

中共江山市委书记

叶伟忠

衢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开幕式上,中共江山市委书记童炜鑫和衢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叶伟忠分别致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诚挚祝贺,对各位新老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交流发言

汪世荣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格+检察”工作机制在推进基层治理中的运用》


季美君

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学术部副主任、研究员

《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犯罪非法集资案件证据解读中的运用》


陈晓景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学院、知识产权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时期检察环境公益诉讼发展定位及优化进路》


张斌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刑事诉讼法学博士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检视》


陈东升

《法制日报》浙江记者站站长

《“网格+检察”的价值、意义和建议》


主题发言后,其他专家学者作交流发言,冯卫国教授作小结点评。



领导讲话

汪世荣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世荣指出,下一步,西北政法大学将与衢州、江山两级检察机关深化合作,深入推进“网格+检察”课题研究,全面开展理论提升工作,做到边探索、边总结、边提升、边推广,形成更多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成果。


1


武鹰

浙江省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省法学会秘书长


武鹰指出,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网格+检察”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要抓住机遇,筑牢检察机关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根基,强化支持协同配合、科学技术支撑、法治能力现代化建设;要聚焦重点,着力在推进省域、市域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检察担当,争当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维护公平正义的排头兵、守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排头兵、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排头兵。

1

刘树枝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


刘树枝指出,“网格+检察”是强化法律监督线索来源的一个“富矿”,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重点抓好了三个“统”。即在党委领导下统一行动,在凝聚共识中统一目标,在“一把手”亲力亲为统一推进。


二是重点抓住了三个“通”。即外部打通,内部沟通,上下贯通。


三是重点突出了三个“精”。即在监督重点精细化上下足功夫,在监督流程精细化上下足功夫,在提振办案质效精气神上下足功夫。


他要求,把“网格+检察”工作做实做强做优,具体要把握好“五个紧密结合”:一是与服务保障大局紧密结合;二是与市域治理现代化紧密结合;三是与履行法律职责紧密结合;四是与智能化、信息化紧密结合;五是与提升履职能力紧密结合。


1

论坛期间,参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江山市综合指挥中心以及江山市人民检察院“网格+检察”工作。


了解更多

2018年3月,“网格+检察”工作机制在江山市人民检察院先行试点。作为一项全新的探索,“网格+检察”将法律监督职能与全科网格、“基层治理四平台”相互融合,通过“大数据应用+检察监督办案”,对网格员在基层治理平台上反映的违法问题和事项进行监督纠正,突出数据融合,解决治理短板,保障中心工作顺利推进,为创建基层治理最优城市添砖加瓦。通过近二年的实践,形成了江山经验,得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昌荣、省检察院检察长贾宇和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检察长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优秀创新案例”“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创新成果”“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示范项目”“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示范基地”和“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一周年精品案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