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艺术中心非遗传承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2022-06-11   锦州发布

原标题:市文化艺术中心非遗传承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市举行文化艺术中心非遗传承基地揭牌仪式。市委书记靳国卫,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心宇为基地揭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卫新、市政协主席韩彤出席揭牌仪式。同时,我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面启动。

作为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锦州孕育了浩瀚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记忆,因锦州而生,成就锦州,是解读锦州传统文化的“密码”,向社会展示锦州人血脉里流淌的力量。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充分挖掘非遗资源潜力,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打造了省内唯一的集公益性非遗展馆和生产性孵化基地为一体的非遗保护项目—锦州市非遗传承基地,守住了锦州文化的“筋骨肉”,传承了锦州文化的“精气神”。赓续城市文脉,重塑文化地标。锦州市非遗传承基地喜迁文化艺术中心,凝聚了各级领导和广大非遗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为我市广大非遗传承人在“最好的传承”工作环境中,搭起了非遗传习、文化传播、学术研究和市场推广的非遗项目聚合发展平台。在这里可以对话古今,见证传统技艺登上时尚舞台,探索非遗产业,盘活指尖经济,聚势汇能,推动锦州文化“火”起来,带动锦州城市“活”起来。

市领导在致辞中指出,文化遗产弥足珍贵,保护传承任重道远。当前,锦州的文化春天正大步走来。市委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为非遗的繁荣创造了难得的发展环境。我市非遗保护单位和广大非遗传承人,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关爱,倍加珍惜新时代的难得机遇,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加快锦州文化基因解码,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得文化记忆融入现代生活,让锦州这座古城的灵魂更加丰盈、灵动,使锦州这座城市更加有温度、有故事;使得文化记忆服务当代社会,形成一批带动强、辐射面广的非遗创意集群,供给锦州人民源源不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得文化记忆赋能城市发展,用非遗文化的传承续写精彩的锦州故事,为高质量建成辽西中心城市作出独特的贡献。

揭牌仪式后,市领导现场参观了我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演。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擦亮锦州传统文化瑰宝。新基地设有数字化舞台、东北民俗实景、非遗文创等板块,展出 35 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实物。我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汇集非遗展示展演、文创产品销售、研学游览体验等丰富内容,并开展非遗购物节活动,辽西绳结技艺、锦州面塑、传统布老虎等多个非遗项目亮相直播间。各县(市 )区和义县奉国寺、北普陀山等景区同步开展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精彩的传统文化盛宴。

市委副书记张宝东,市领导杨旭出席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金波在仪式致辞,副市长蒋立新主持仪式。我市40多名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工作者参加仪式活动。

记者|侯树河 张天舒

编校|周丽 刘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