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坛 | 党礼平:杜子厚打豹记

2023-12-04     渭南文坛

原标题:渭南文坛 | 党礼平:杜子厚打豹记

渭南文坛 | 党礼平:杜子厚打豹记

杜子厚打豹记

作者 党礼平

在白水县北的李家卓村,流传着当年杜子厚射猎金钱豹的故事。

李家卓村位于白水县城北边不远处,自古就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也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从关中前往延安的主要通道之一。这里也是共产党在白水活动最早的地方,曾为迎接全国的解放培养了许多骨干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白水游击队二支队队长杜子厚就是其中之一。

李家卓村的这一片土地是上苍赠予当地人的一方人间乐园。地势平整土壤肥沃,更重要的是地下水丰富,含水层浅。在这十年九旱的旱塬地带上,你只要往下打上十几米深,就会形成一个水井,这对于农田浇灌非常便利。自古以来方圆十几里都是人们垦出的菜园、果园、瓜园。

村南建有一座土地庙。土地庙是过去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多为民间自发建立,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当时全国各地乡村均有分布,以至凡有民众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土地庙。

可能是因为基层民间信仰,土地庙多半造型简单,有的地方甚至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相比而来,李家卓村的这个土地庙算比较大的,庙里足足有十几平方大,中间还有一个土地公的塑像,穿红挂绿一脸喜气端坐在小庙里,虽不乏香火,但也只是个一人多高的寒酸小庙。当地人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迎年、送年时会来庙里烧香烧纸求保佑,平时也没什么人来。

因为紧邻县城,交通便利,过去许多外地瓜农就常租种这里的土地种瓜。1947年来自山东的瓜农张二虎就租种了李家卓村庙南十几亩地来种西瓜。

那时候,这周围百里都是原生态,人烟稀少,林密草深,狼虫虎豹常有出没。这张二虎本来就是身强力壮的农家汉子,祖籍是山东人,年轻时还学过两下子功夫。

自打西瓜种上,他整天都在地里忙活。先是施肥除草,后是掐秧浇水,西瓜长得比周围的都好。转眼到了西瓜快熟的盛夏季节,有时候他在地里忙活完,干脆晚上就在地头边不远的庙里凑合着过一夜。

盛夏七月瓜果飘香,这一天他忙活了一天,晚上来到庙里,在塑像后边躺下就睡着了。在梦中他被一团热乎乎、毛茸茸的东西扇醒。他睁开眼定睛一看,头边卧着一只金钱豹,那长长的尾巴还在他耳边不停的晃动着。

这只金钱豹形状似虎,但是体型比虎小,头圆耳短,尾长,四肢略短。全身布满圆形黑色斑点。背,头和四肢外侧及尾的背面为白色,尾尖黑色。

金钱豹是典型的森林动物,主要生活在有森林的山地和丘陵地带。这次也可能是盛夏太热的缘故,它竟跑到庙里来乘凉了。张二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后,想着今晚上可能是命不该绝。冷静下来后,他轻轻翻身缓缓爬出庙门。也许是他有功夫,身轻如燕,没有惊动金钱豹,也许是天气太热,金钱豹真的没有胃口。事后许多人都不得其解,不明白张二虎为啥能从金钱豹口中逃脱。

张二虎轻轻爬出庙门,伸手从门底下轻轻把门拉上。这才站起来插上门插,飞快的跑进村里,一路大喊:豹子来了!豹子来了!

本就是盛夏季节,村里的人都没有睡实,听到喊叫声,大家都齐聚村头。恰好当晚回家的杜子厚也在村里,他这时候已经是白水游击队二支队的队长。

听完张二虎的诉说后,他和几个精干的后生一起来到村头庙里,顺墙爬上房顶。掀开屋瓦,借着月光果然发现庙堂里有一只金钱豹。

可能是揭瓦的声音惊动了金钱豹,它抬头用眼晴敏锐的盯着房顶,一付张扬和霸气的神气。

杜子厚知道金钱豹是一种非常富有攻击性的动物。它的速度极快,可以从静止状态突然而起,瞬间达到时速一百公里以上。这只金钱豹也许是身体不舒服,也许是天热的缘故,即使发现屋顶有动静,仍然卧在塑像后边,恶狠狠的盯着房顶没动身。

杜子厚掏出手枪,朝着金钱豹就是一枪。由于天黑光线暗,这一枪没有打中要害。那受了惊吓的金钱豹瞬间跃起,顺着塑像爬到头顶,朝着揭开的庙顶小洞跃起。这庙本来就不高,从塑像顶部到庙顶也就一米多的距离。豹子的突然跃起,着实把杜子厚吓了一跳。就在这一瞬间,杜子厚再开一枪,金钱豹头部中弹,随后重重的摔在地上,躺着不动了。那身躯连尾巴足足有两米长。

村里人听到枪声还没敢过来,后来听说豹子被打死了,都蜂拥而至。杜子厚听说豹子的骨头和肉与老虎一样,有药用价值,可以驱风湿、强筋骨。他组织村里几个管事的按户每家分给一点豹子肉,拿回去煮肉喝汤,把骨头和皮送给村里的一位老中医后,他就匆匆归队了。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豹子肉非常金贵。整个村子弥漫在浓浓的肉香之中。周围百姓得知杜子厚打死了豹子,立马传得家喻户晓。

一些当地的老人,至今谈起这事还眉飞色舞,连连称赞。

作者简介:党礼平,陕西白水人。因热爱文学而勤奋写作,现为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白水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华山文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53d2f76caf52fe40f7c1875b8fd9e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