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坛 | 李高艳:冬日的记忆

2023-12-10     渭南文坛

原标题:渭南文坛 | 李高艳:冬日的记忆

渭南文坛 | 李高艳:冬日的记忆

冬日的记忆

作者 李高艳

萧瑟的风吹过,天越来越冷。枝头残存的叶子再也经不住冬的召唤,单薄的身子摇了摇,从枝头一跃而下,在地面打两个滚,回归泥土,静等下一个轮回。

天蓝云白,院子里那排水杉的叶子从绿变黄,再变红,居然生出了胡杨的味道。金色的阳光热烈地涂抹着天地万物,风一吹,叶子漫天飞舞,哗啦啦追着风一路奔跑。公园最是热闹,菊花熬过百花,轰轰烈烈密密麻麻地盛放出一片花海,黄金甲吸引着一拨拨人陶醉其中。避风的廊道,三五成群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打起花花牌。阳光落在镜片上,染亮了浑浊的眼睛,平常行动迟缓的人在这光影里也活泛起来。一把好牌,一个好的联手,足够温暖一个萧索的冬日下午。

小城的冬日携裹着一丝平和、温馨,而记忆中的冬日有着浓烈而鲜明的特性,比如一场冷雨,冬悄然而至,片刻间凄寒油然而生。晴日午后蓝汪汪的天空罩着静寂的村庄,南墙根晒太阳的老人多了起来,穿着棉衣棉裤,泡在亮晶晶的暖阳下,记忆慢悠悠地从悠远起步,往事像电视剧般一集集地飘过。冬阳很懂事,徘徊在墙内,落在老人头上,仿佛一盏灯,把他们沧桑的来路照亮。

月光清冷明亮,晨起地上一层浓霜。枯草落叶上雕出了一堆堆花朵,阳光一晃,像是一地细碎的银两。萧条寂寞的时节,庄稼静静地走完了枯荣交替的轮回,连同娇媚多姿的花草一起沉沉睡去。恰是田野寂静的泥土,这份广袤才容得下霜的随意涂鸦。伴着冷月寒星,趁着夜黑,在大地上点染着,天边一抹红霞闪过,一幅壮丽的长卷就完成了。青砖红瓦的房顶,枯草小巷,走村串户的杨柳,墨绿的麦苗,顶着稀稀疏疏晶莹剔透的小花,诠释着冬的深沉与枯美。霜的长卷,不像雪那么霸道,半遮半掩里悄然盛开,震撼心扉。

一场西北风,雪如期而至,星星点点地乘着六角飞船,把世界装扮成童话。走过花红柳绿,突然一片粉妆玉砌的空旷令人们兴致高昂。西北风“嘭嘭”地叩击门窗,雪花从门缝里溜进来,瞬间融化在室内的温暖里。雪天闲暇,呼朋引伴,或一壶清茶,叙说年景;或一壶浊酒,围炉夜话。冬日带给苍生的不仅是蛰伏,厚厚的雪下面酝酿着丰收与希望。

那时虽有冻疮困扰,亦不失冬的欢乐,也不会影响写作业。每天的祈盼是周六中午放假,次日母亲不再早早催着起床,贪恋热炕上的日上三竿。家里那个温暖的小火炉热力正旺,热着妈妈或奶奶做好的饭菜。通常是萝卜白菜烩菜,侥幸会有几片豆腐。

此时的孩子们早已习惯单元房里的暖气与空调,烟熏之苦柴薪之劳早已成为远逝的历史。说不清是冬季潜逃了,还是轻薄羽绒服太暖了,抑或是天道任性,冬天不再严寒。季节的这般缺憾,惟有在冬日曾经的记忆里得到弥补。

来源:黄河周末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4b4203886e12c0916178f5d34fad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