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一个天才人物,往往会经历常人难以经受的苦楚,只有经过生活的千锤百炼,天才的才能才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天才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们拥有常人无法拥有的天赋,不幸的是他们难免受到家庭、社会、时代的制约。遍观古今中外,许多天才一般的人物都经历过艰难困苦,而这些磨难就像一把锉刀一样,将天才平凡的外壳挫去,露出里面金子一般的光泽。
豆瓣高分电影《心灵捕手》大致讲述的是一位高校的数学教授意外发现了一名具有极高数学天赋的清洁工的故事,而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具有极高数学天赋的人,他的名字叫做余建春。余建春在揭开数学难题之前是一位河南的快递小哥,而在他揭开难题之后,他受邀到浙大给博士讲课。那么在余建春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他是如何揭开数学难题,又是如何受邀到浙大讲课的呢?
余建春出生在河南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余建春后来的成长。由于经济来源十分有限,所以余建春一家想要吃饱穿暖都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不过尽管家里十分贫寒,但是余建春的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定的知识,或许他能够展现和常人不同的一面,从而改善家里的条件。
余建春在学校的时候并没有突显出和其他孩子不同的天赋,甚至学习成绩并不怎么好,一般都是在中下游。另外,余建春的数学成绩很一般,在班级里绝对算不上突出。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余建春的数学天赋主要体现在数字上,而在面对几何图形时,起不了作用。
在余建春上学的时候,他的父母接连离开了人世,只剩他一个人生活。虽然前方困难重重,但是余建春相信读书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进入了职高学校,毕竟职高不仅可以学一门手艺,而且还能早早地出来打工挣钱。后来余建春进入了郑州牧专,选择了畜牧专业,这次选择可让后来的他吃了不少苦头。
当从学校毕业之后,余建春开始寻找工作,但是在当时畜牧专业并不吃香,不仅工作地点远,而且工资也不高,这让余建春非常为难。在经过一番艰难的考虑之后,余建春放弃了从事畜牧业,而是进入到了快递行业,成为一名快递员。
快递员是一个重复性很高而且相对枯燥乏味的工作,但是余建春却能够从中苦中作乐,选择在业余时间学数学。凭借自己对数字的敏感以及从前的数学基础知识,余建春在数学上进展很快。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余建春碰到世界数学难题:关于卡迈克尔数的数学题。
余建春是一个认死理的人,在碰到这个数学难题之后,他被它点燃起了斗志,下定决心要将它的答案找出来。就这样,每天下班之后,余建春就赶回自己房间钻研起这道数学难题。最初他一点头绪的没有,为了寻找解题思路,他开始涉及高等数学,希望从中能够找到一种解答方法。
春去冬来,余建春一直在埋头钻研这道难题,8年之后,凭借自己对数字的敏感,他终于找到了这道难题的答案。虽然余建春得出了答案,但是在他的面前有一道难题,那就是这个答案是否真的正确。为了确认答案,余建春开始给许多高校的学校教授发邮件,并将自己解题的结果附在其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余建春一直没有等到回信,这让他的心情焦急万分,心想:难道自己的答案有什么问题吗?就在他快要放弃希望的时候,在2016年的一天,他收到了浙江大学教授蔡天新的回信。在这封回信中,蔡教授表示已经看过他的信件,并邀请他来参加浙江大学的数学研讨会。余建春看完这封邮件后内心非常激动,他终于等来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余建春如约来到了浙江大学的数学研讨会,并受到了热情招待。在研讨会上,余建春面对着下面的硕士生、博士生和教授讲出了自己的解答过程,并且还说出了自己其他的数学发现。在他讲完之后,台下是一片掌声,蔡教授也表示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发现,对余建春称赞有加。之后,余建春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公司听说此事后,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而他最终选择在丝绸之路控股集团里当一名数据分析师。
余建春最可贵的不是他在数学上的天赋,而是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为了揭开这道数学难题,他花了8年的时间,这是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当你抱怨自己平凡时,应该想想自己做了多少努力来成就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