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攻击武器,在现代战争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炮兵作为大炮的使用者也起着大作用。抗战时期,八路军为了增加部队的进攻和防守能力,开始发展炮兵,那么八路军起家的第一个炮兵团是怎么建立的?负责人又是谁呢?
八路军,全称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在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共合作期间,由红军主力部队改编而成,红军的第一炮兵连成立于1936年,是红军主力在长征后到达了陕北地区成立的,刚成立的炮兵连使用的都是缴获敌军的山炮。
1937年9月,在平型关战役后,因为注意到了炮兵在战场上的重要作用,八路军决定组建总部炮兵团,这个炮兵团的基础就是当时的炮兵连,由当时的总部作战科科长武亭负责。
1938年1月,八路军的第一个炮兵团在山西临汾正式成立,筹备人武亭出任了第一任团长,邱创成担任政委,政治处主任是袁光,参谋长是匡裕民。刚成立的炮兵团武器装备非常少,只有山炮10多门,迫击炮4门,只能具备基本的作战能力。
下辖三个连分别是一连、九连和观测连。后来,八路军总部又从游击队中抽调了四个连,另外补充了一些参军的学生,炮兵团扩编为六个连和一个观测大队。为了培养技术骨干,炮兵四连专门对抽调来的优秀人才进行集中培训,为以后炮兵团的发展做了技术方面的准备。
1938年八月,刚成立不久的炮兵团一连在山西的抗日前线,就以准确、猛烈的火力帮助八路军主力步兵歼灭了400多名日军,炮兵团的第一仗就取得了击中敌军两辆汽车,缴获以及打死马匹三百多匹的优异战绩。炮兵团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总部首长的极高评价。1939年9月,炮兵团先后和多个部队配合,摧毁了日军建造的多个坚固据点,1940年,又配合步兵对敌军在太行山根据地的进攻进行了反击,八月的百团大战,炮兵团再立战功,配合步兵占领了日军多个据点。
1941年,为了应对敌军在抗日根据地的疯狂扫荡,保存炮兵团的力量,中央决定把炮兵调到延安。炮兵团的装备都是重型武器,想要从华北到延安,不止是千余里的行程,还要闯过敌人的多道火力封锁,经过二十多天的艰难行军,在主力部队的协助下,炮兵团终于安全抵达了延安。
1945年,以炮兵团为基础,中央军委成立了延安炮兵军校,招收了一千多名军中骨干为学员。分为三个大队和一个迫击炮队。1945年9月,延安炮校的大部分人员抵达了东北,改名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1946年,炮校迁址后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