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压力下,美军担心关岛保不住,中美西太交锋,结局已经注定
美高官宣称要升级关岛防御体系,以应对中国威胁。却不想时代已经变了,在这个矛比盾强的时代,单纯的防御无法抵御进攻,主动出击才是版本答案。
据美国媒体《战区》报道,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海军中将乔恩·希尔近日透露,美国正在对关岛基地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主要提升岛屿在面对弹道导弹以及巡航导弹时的防御能力,确保基地能够在遭到大规模导弹攻击时将损失降到最低,以应对来自中国的导弹威胁。
图注: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海军中将乔恩·希尔
众所周知,作为美军在西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关岛基地既是美国岛链战略中的核心,承担着指挥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战略部署职责。同时也是美国为监视、遏制中国崛起,在亚太地区设置的前哨站,时刻关注中国动向,为华盛顿的领导层提供来自中国的第一手情报。
在肩负多种战略职责的情况下,关岛基地的战略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了美军在西太平洋上名副其实的“大脑”。
既然是美军的“大脑”,那就免不了会成为被解放军重点关注的战略目标。尤其是在中美实力此消彼长,解放军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逐渐扩散到第二岛链的情况下,关岛基地的战略生存空间,已经被解放军各式新型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给挤没了。
按照美军自己的兵棋推演预测,一旦中美发生军事摩擦或武装冲突,整个关岛基地将会面临稍不注意就会有被炸上天的风险。
在时刻担忧关岛不保的大背景下,近年来美军一直在想办法提升关岛基地的防御体系,试图解决基地生存性差、易被“斩首”摧毁的问题。
不过,在过去数年的时间里,美军所作的一系列努力均以失败告终。无论是看似美好的“分布式部署”,还是听起来很便宜的“提康德罗加巡洋舰改反导平台”,最后都存在防御效率低下,无法完全拦截解放军导弹的问题。
这直接导致了美军即便实施了这些升级措施,但关岛基地所面临的战略生存环境依然没有好转。
就连此次希尔中将提到的关岛防御升级计划,所做的也只是在给整个防御系统“打补丁”而已,并不能解决问题。
美军的努力之所以会一次又一次的付诸东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21世纪20年代是一个矛比盾强的时代。在进攻收益远远大于防御的情况下,“叠甲”自然是没有前途的选择。
事实上,20年前的解放军也曾有过与美军相似的苦恼。当时中国刚刚开始建设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许多先进战机与军舰仍然处于图纸阶段。在整体技术水平落后美军的情况下,解放军为了尽快弥补两军差距,选择了优先发展反舰导弹,计划用海量的岸基反舰导弹与近海导弹艇来抵消美国海军的舰队优势。
然而事实证明,这种依托岸基反舰导弹的防御体系虽然有着一定的威慑作用,但存在战略层面过于被动的问题,一旦被美军先发制人,整个防御体系很容易被撕开缺口。想要建设完善的防御系统,势必需要掌握足够的进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敌人抢占先机。
因此,虽然今天解放军建设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依然以各式反舰导弹为主要核心,但由于导弹投放载具多样化以及配套的支援体系更加完善,整个作战体系已经具备相当灵活的战略进攻性能力,牢牢掌握住了战场主动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美军再对中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也无法对中国的防御体系造成致命影响,反而有可能在解放军的全面反击下全军覆没。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敢在1996年的时候把航母开到台湾海峡之内,但在26年后的今天,他们只敢绕道菲律宾圣贝纳迪诺海峡的原因。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双方爆发冲突,美军将无法承担交战中可能出现的大量损失,所以选择了干脆不打。
今天的美军之所以会在关岛防御问题上屡屡碰壁,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执着于用被动防御来抵消解放军的进攻优势,而忽视了对于进攻性力量的建设。连路都走错了,不碰壁才奇怪呢。
当然,也不排除美军高层有人在“装糊涂”,毕竟美军高层很清楚中美双方在西太平洋上的实力差距,但又不能违背华盛顿领导层的反华政策,既要履行命令又要避免冲突,那最好的选择自然是缩在关岛当“乌龟”。所谓的升级防御威慑中国的论调不过是做做戏罢了。
不管怎么说,中美双方在西太平洋上的较量已经进入到了尚未开始就已结束的阶段。在结果已经注定的情况下,我们也不需要急于与美国分出胜负,毕竟时间已经站在了我们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