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被朋友接纳,试图用物品互换,为什么不提倡这样做

2023-05-04   陪宝宝写日记

原标题:孩子不被朋友接纳,试图用物品互换,为什么不提倡这样做

女儿最近从幼儿园回来总是哭哭唧唧的,问她原因一开始不说,然后就是持续性的抗拒去上幼儿园,在我的再三追问下,才得知原因,原来孩子是今年插班转学去的新学校,新环境刚刚适应,但是还没彻底融入到新的朋友圈中。

女儿告诉我,没有朋友跟她玩,在她鼓起勇气跟同学说一起玩的时候,同学果断拒绝了,孩子的自尊心仿佛受挫了一样,躲在一旁哭了起来,并且发誓再也不理他们了也不愿意再去学校了,每天早起去上学就是一顿哭。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孩子被拒绝后都有哪些表现呢?

1.被拒绝后哭闹

这是大多数孩子的表现,在孩子被拒绝后大多数孩子都会哭闹,因为大部分孩子的表达情绪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很差,所以,哭闹是一种正常的表现,这时候如果家长错误引导会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不知道如何应对拒绝;

如果家长告诉被拒绝的孩子:“那就不要跟他玩了,谁也不稀罕他”,这样会让孩子逐渐陷入一种孤立状态。

2.被拒绝后仍跟着其他孩子

如果孩子在被其他小朋友拒绝后仍跟着其他孩子,家长也要注意了,这样的孩子很可能是讨好型人格,没有主见,容易随波逐流,还有些孩子在被拒绝后会问家长为什幺小朋友不跟我玩,然后陷入无限的自我悲伤循环。

3、被拒绝后变得不合群

还有一部分孩子的自尊心太强,在被拒绝几次后就不再喜欢和其他小孩一起玩,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干,做游戏也是自己玩,或者只跟父母家人一起玩。

女儿就是这样,害怕被拒绝,有时候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就会拉着妈妈的手让妈妈去跟小朋友交流干涉,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就会自己玩,孤立其他小朋友。

在孩子被拒绝后父母如何引导?

1、缓解哭闹孩子的心情,鼓励孩子

对待哭闹的孩子,家人要表示理解孩子的心情,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要讲大道理,他们根本听不进去,只会觉得自己没有被接受,这时候父母要蹲下来抱抱孩子,跟孩子说:“妈妈理解你的心情,被拒绝了很伤心,妈妈也被拒绝过,我们也有权力去拒绝别人,所以我们也要接受别人的拒绝”适当的引导鼓励孩子再次去加入其他孩子。比如孩子很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鼓励孩子在合适的时机去跟其他小朋友说要加入他们。

2、拒绝让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包括孩子的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在遇到被拒绝的时候,家长要合适引导孩子,比如被拒绝后仍然跟着其他孩子,或者恳求其他孩子加入,家长要及时跟孩子说在别人拒绝你的时候你要养成能独处的习惯,学会自己玩,不能去强硬加入别人的队伍,如果特别想加入别人的队伍,那就等待时机。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孩子在公园看到其他孩子在玩滑梯,在被拒绝加入队伍后,让孩子学会等待,站在一旁或者先玩别的项目,然后等待一段时机了再回去跟小朋友说:“这是公共区域,每个小朋友都可以玩,你们玩完后该轮到我玩了,我们一起分享”。

孩子不被朋友接纳,试图用物品互换,为什么不提倡这样做。

一般来说不提倡孩子为了被朋友纳就去拿自己的物品交换,这并不是正常的分享,而是一种讨好式行为,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养成讨好式人格。

3.培养一些合群的小技巧

很多人都说幼儿园就是个小社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每每吃什么,玩什么都会先让着孩子,这会让孩子养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在家就是小公主和小王子,任何事情到了幼儿园也应该是以我为主,而不应该是我让着你们,这样对于孩子在日后融入社会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小技巧培养孩子合群的好习惯。

比如在孩子想加入其他孩子玩玩具的队伍中时,可以让孩子自己带着玩具和零食,想加入别人的队伍时,只需要把自己的零食和玩具“贡献”出来就可以,小孩子的心思很单纯,只要给我“利益”我就会跟你分享,这是个百试百爽的经验,让孩子适当的用自己的利益去跟孩子们分享快乐,自己也会收获快乐。

正确引导被拒绝的孩子技巧

1、告诉孩子拒绝别人是每个人的权利

社会就是这样,并不会因为你小就让着你,弱肉强食的世界应该早点教会孩子,不要让孩子沉迷在童话世界里太久,要让孩子适当的接受社会现实,拒绝是每个人的权利,你可以拒绝别人也会被别人拒绝。

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的看待被拒绝的问题,不能因为被拒绝就放弃自我的肯定,或者用哭闹去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加入他们。

2.用利益换利益

分享这个词是每个人带来自己喜欢的东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而不是你“空手套白狼”,去分享别人的玩具和吃的,因此家人也要告诉孩子不要总是去分享别人的东西,要自己带着自己的所爱去互换,分享是一个互换的过程,只有你把自己的所爱拿出来了,别人才会把他们的所爱跟你分享。

可以在加入别人之前给孩子带一些小零食和玩具让孩子去给小朋友分享,然后快速融入队伍中。

3.等待时机

如果没有带着自己的所爱,那就可以在被拒绝后等待时机,比如两个孩子在玩踢足球,他们人已经够了,在孩子选择加入他们的时候他们拒绝孩子,这时候就在一旁观战,等待时机,这个时机指的是比如一个孩子有事需要提前回家,或者其他不可预测的原因不能继续进行下去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孩子伺机加入团队。

总而言之,告诉孩子被拒绝并不可怕,我们在面对别人的拒绝时候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如果特别想加入团队,就要学会分享,或者等待时机加入。如果任何方式都行不通,那就需要孩子学会独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