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神准预言,加上一个不该出现却出现的人,能否确定吴敬中的潜伏者身份?

2023-10-10   半壶老酒半支烟

原标题:三次神准预言,加上一个不该出现却出现的人,能否确定吴敬中的潜伏者身份?

余则成终于为自己的心重手不狠付出了代价,录音带事件的关键证人许宝凤,被李涯从监狱里救出,李涯马上向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汇报:“我已经找到许宝凤了,她可以证明,那个廖三民在监狱里,逼迫许宝凤说一些话,然后录音,和我的谈话混在一起。余副站长提供的录音带,就是这么产生的。”

吴敬中连敷衍带斥责,打发走了李涯,那番话听起来,要说他不是余则成的上级,估计李涯藏在脚后跟里的脑袋也不会相信:“一个赌徒,谁证明她呀?(余则成与廖三民接触频繁)那是我派的任务,你还要(跟余则成)斗啊?非要抓个什么分子啊?你不是答应过不再和余则成作对了吗?你们现在各有重任在肩,何必呢?如果翠平不是奸细,就是廖三民帮了余副站长一个忙,把他老婆给送出去,到时候你怎么解释?”

一连六个问题,把李涯问得有些懵圈:“您要是还不相信,那我也没办法!”

吴敬中站起来开炮:“你让我相信什么呀?你让我限制余则成,说他老婆是奸细,可是你又没有证据,开玩笑哪?”

吴敬中劈头盖脸骂走了李涯,接下来是一段旁白:吴敬中不是不怀疑余则成和翠平,只是他懒得去怀疑,因为他老婆要翠平跟她去广州,翠平不肯,这应该是余则成的主意。余则成难道不想离开吗?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决定,他一时理不出头绪,也不想再理了。只希望平稳地等到开战,总部一纸调令调他离开,一切也就结束了。

吴敬中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我们看跟吴敬中有关的史料,就知道吴敬中确有把握在天津开打前离开——他上面有人:当时的军统已经改成“国防部保密局”,吴敬中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郑介民已经从保密局局长晋升为“国防部次长”,郑介民发话,第二任保密局长毛人凤也不能不听;吴敬中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班同学小蒋,已经上岛为老蒋经营退路,他那里也需要人。

吴敬中上边有人罩着,自然不用担心自己会困在天津当俘虏,而他要平安离开天津且不露馅,就得确保余则成无恙,于是我们就能理解吴敬中为什么突然袭击将余则成缴械后带上飞机了。

我们终于从电视剧中找到了吴敬中发现余则成的场景,接下来该看看吴敬中为什么不揭穿并抓捕余则成,以及他那三个神准的预言了。

已经确定了余则成的卧底身份,吴敬中轻松地抱着胳膊,微笑着看着想留下来执行“领导”潜伏特务的余则成:“都说毛局长心细,还真细。都这个焦头烂额的时候了,还想着那些破事……关于黄雀行动几计划的,让我们派第二领导人……反正我不能让你去(执行黄雀计划),你得跟着我,留在这个破地方,迟早是要当俘虏!

谁留下来,谁就会当俘虏,我们细看当年史料,也不能不佩服吴敬中这第一个预言之神准:吴敬中两袖金风凌空而去,他的继任者李俊才在天津刚解放就藏不住了,只好带着四个潜伏组,交出武器和电台自首了——李俊才在1966年4月16日第六批特赦,然后去农场当了老师,在他身上,还真有点李涯的影子。

吴敬中的临澧特训班同事兼朋友沈醉,在战犯管理所见到了替吴敬中背锅的李俊才,他在《战犯改造所见闻·军统一大堆人被俘改造》中说:“我在战犯管理所和监狱见到过的熟人便有不少,外勤区站长等就更多了,如文强(《特赦1959》中刘安国的历史原型)、章微寒、董士立、徐宗尧(投诚的北平站长,在电视剧《光荣时代》中出现过)……李俊才、陈旭东(保密局东北区副区长,可能就是《渗透》中陈明的历史原型)……等数以百计的军统骨干分子。”

吴敬中是怎么知道留下天津就一定会当俘虏的?这是第一个问题,我们跟下面两个问题一起解答。

余则成想做最后的努力,留下来执行“黄雀计划”,吴敬中推心置腹地说出了他的第二个预言:“别天真了,打个冷枪,发个电报,偷点情报,探个小道消息,等光复?你真的以为他们(指老蒋和毛人凤)能回得来?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天津北平都得丢,而且北平可能不费一枪一弹,像长春那样,你信吗?”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文强的黄埔四期同学在二十九个小时拿下天津后,北平果然不费一枪一弹和平解决,吴敬中的另一个朋友徐宗尧也像李俊才一样投诚了(在战犯管理所学习了一段时间就出去并安排了工作,还当了政协委员)。

随着徐宗尧的投诚,吴敬中的第二个预言也变成了现实,我们的第二个问题也出来了:吴敬中是怎么知道北平将会不费一枪一弹和平解决的?

上了飞机,吴敬中又重复了一遍他的第一个预言:“那个(黄雀)计划没前途!”

吴敬中一连两个预言都是神准,如果这还不能证明什么,他的第三个预言,就跟西柏坡和香山就完全合拍了:“这仗也就再打个一年半载了,以后靠生意!”

吴敬中带着余则成坐飞机逃离天津应该是1948年的冬天年末,解放战争还真是一年多就大局已定,于是随着吴敬中这第三个神预言,我们的第三个问题也出来了:吴敬中是怎么知道这场仗再打个一年半载,老蒋就会满盘皆输?

吴敬中三个神预言全部应验,我们就该解读这三个预言带来的问题了:吴敬中为何看人看事如此神准?莫非他就像凯申那首诗暗示的那样,是千古不露真面目,一直在云里雾里罩着峨眉峰的雪山?

吴敬中是不是比余则成潜伏更深的高级特工,他跟余则成是在一条潜伏线的上下级,还是受不同部门领导而互不知情的潜伏者,我们从史料和电视剧中都能找到答案。

沈醉在回忆录中列举了三种“叛徒”:“在军统工作的大批叛徒中,有的是真心诚意投敌充当爪牙;有的是脱党(主要是失去了联系),却并没有出卖过组织,也没有出卖过其他党员,这种人在军统大特务中占相当多数;也有少数是冒充‘叛徒’打入军统,利用军统作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的。 ”

吴敬中显然不属于第一种甘当爪牙的,同时他也不属于第二种:吴敬中是受我方选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的,当时并没有跟组织失去联系,他是回国后在上海被邓文仪(时任南昌行营调查课课长,后来该课并入复兴社特务处)以中校或上校军衔为诱饵招揽的——潜伏到1964年才公开身份从澳门凯旋的原军统行动处处长、澳门情报组组长程一鸣,也是以这种方式加入军统的。

程一鸣和吴敬中都当过军统特训班教官,也先后当过军统西北区区长,程一鸣无疑是沈醉说的第三种人,吴敬中是不是,在电视剧中也有暗示。

没有人能完全料事如神,吴敬中之所以三次预言神准,肯定是将两方面消息进行汇总分析之后才得出结论。这三次神准预言,再加上一个不该出现却出现的人,我们就几乎可以确定吴敬中的身份了。

那个不该出现而出现的人叫穆晚秋:吴敬中是认识穆晚秋的,而且吴敬中也在延安的广播中听到了穆晚秋亲口朗诵自己的诗歌,那天李涯也听到了,但却没注意,这一方面是李涯跟穆晚秋不熟,另一方面是吴敬中用陈布雷之死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谢若林死了,李涯也死了,知道穆晚秋红色身份的,只剩下了吴敬中和余则成,上级敢把穆晚秋派回余则成身边,显然不怕吴敬中发觉并举报、抓捕。

这三个神准预言,再加上不该出现却出现的穆晚秋,读者诸君是否已经猜到了吴敬中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