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月12日,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国民党反动派带领着军队包围了整个村子,将村中的所有群众都赶了出来,询问八路军的去处。由于遭到叛徒的出卖,有多名革命同志被国民党军队抓捕,其中就包括刘胡兰。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刘胡兰宁死不屈。这让残忍的敌人恼羞成怒,在她的面前用铡刀将其他6名革命群众一一杀害。而此时只有15岁的刘胡兰面无惧色,毫不犹豫的走向了鲜血淋漓的铡刀,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生的伟大,死得光荣。”这或许就是对革命英雄刘胡兰同志的最好写照。
1932年,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中,诞生了一个小女孩,她就是刘胡兰。处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她从小受到了革命思潮的影响,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投身到革命事业当中来。
13岁时,刘胡兰参加了当地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开始接受各项技能培训。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她就回到了村中开始担任村妇救会的秘书。此时的刘胡兰虽然年纪尚小,但是能力却十分出众,各项任务都能够出色地完成。
在她带领之下,村中的党员和群众一起,为前线的战士筹备粮食,制作军服军鞋,动员当地的青年同志报名参军,投身革命事业。正是因为刘胡兰的出色表现,在1946年6月,她就被党组织批准成为了一名候补共产党员。
14岁的刘胡兰在成为了候补党员之后,深知这个称号背后所蕴含的责任与担当,时刻奋斗在革命的第一线。在敌人进犯的时候,为了转移村内的革命同志,刘胡兰主动选择留在村中,掩护群众转移,然而自己却没能逃脱。
在这次事件当中,敌军阵营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杀害刘胡兰烈士的凶手之一的徐得胜。在当时正是他抓捕了刘胡兰还对她实施了拷打,最终残忍的杀害了我们的革命战士。
徐得胜出生在山西祁县的武乡村,他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还在跟着难民一起逃难。在当时,到处都是战火纷飞,百姓民不聊生。早年期间,为了生存,徐得胜给地主干过活,但是当时国内环境混乱,无论走到哪,都没有安稳日子过。
于是,厌倦了逃难生活的徐得胜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那时的他,刚刚年满18岁,年轻气盛。然而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他不仅没有选择拿起武器,抵御外敌,反而是为了能够摆脱逃难的现状,为了能够领到工资,而去帮助日本鬼子修建炮楼,加入了敌人的队伍。
投敌的汉奸
然而徐得胜却没有想过,是谁导致了中国百姓四处逃难的现状,正是他想要投靠的敌人。或许徐得胜也想到过,但是为了眼前的利益,他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果不其然,在离开了逃难的队伍之后,徐得胜投靠了日本人,帮助他们修建工事,帮助日本人残害自己的同胞。为了能够让自己在日本人的阵营当中站稳脚跟,徐得胜对日军马首是瞻,卖力的工作。
徐得胜也确实得到了日军的赏识,同时还邀请他参加日伪军。这足以表示日军对徐得胜的“认可”,然而或许在日军的眼中,徐得胜也只是一个出卖国家的叛徒,只是如今他有了可利用的价值。
面对皇军的“盛情邀请”,徐得胜的内心是矛盾的,他既想要加入日军队伍,获得更高的地位,更好地待遇,却又害怕上战场,害怕被当成是炮灰。最后,经过“慎重”的考虑,徐得胜还是没有选择加入伪军。
日伪军
既然不想上战场,那么就在后勤部队中弄个一官半职也可以。于是徐得胜被日军安排到了后勤部队中帮助日本人管马。凭借着自己的灵活头脑和谄媚的本领,徐得胜在日军部队中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但是对于这样的卖国求荣的叛徒,即使是日本人也不会看重,之所以还将其留在身边,无非是对于日军来说,徐得胜还有些作用,一旦没有了利用的价值,就会马上被抛弃。
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当日军开始陷入困境之后,徐得胜就立马被抛弃。脱离了日军的徐得胜没有了生活的来源,便想着还是回到乡下。
但是还没等到徐得胜开始行动,就被拉进了山西阎锡山的队伍,稀里糊涂地成为了军队中的一员。既然已经加入了军队,徐得胜就想着走一步看一步,实在不行就再次换个阵营,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
令人没有想到了是,加入军队之后的徐得胜在战场上如有神助,也立下了一些功劳,一路晋升,在部队中中当了个连长。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举国欢庆。然而在此之后,国民党军队却不顾人民群众渴望和平的愿望,公然发动的内战,解放战争开始。
刘胡兰纪念馆藏品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就进入了文水县,而为了保存有生力量,面对强大的敌人,文水县的革命部队选择了战略性转移。而此时的刘胡兰在掩护革命队伍进行转移的同时,还配合当地的武工队伍,与已经加入敌军阵营的反动村长做斗争。
然而在两个月之后,反动村长带来了国民党的军队,将村子团团围住,由于叛徒的出卖,敌人将刘胡兰和村中的其他革命群众抓捕,而这个抓了刘胡兰的敌人,就是一直在阎锡山部队中担任连长的徐得胜。
将刘胡兰抓住之后,徐得胜对刘胡兰进行了拷问,企图从她的口中得知革命队伍的下落。徐得胜还问刘胡兰:“八路军有什么好的,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而刘胡兰坚定地回答到:“因为共产党替穷人办事。”一句话将徐得胜堵得哑口无言。
徐得胜又问道:“难道你不怕死吗?”刘胡兰回答到:“死有何惧?再过十几年,我还会和你们斗争!”这一次徐得胜彻底地失去了耐心,他在刘胡兰的面前将其他的6名革命群众残忍杀害,而最终刘胡兰也从容的走向了铡刀……
就在刘胡兰牺牲之后,徐得胜因为杀害了七名革命烈士而从连长升任成了营长。而刘胡兰同志为了保护群众,牺牲了自己。正是因为许多这样舍生取义的革命烈士的存在,我们才能够不断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
1947年2月2日,就在刘胡兰同志牺牲后的不到一个月之后,解放军就攻占了文水县,解放了被敌军占领的地区。而作为驻守军队中的一员,徐得胜为了保命,选择了做逃兵,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武乡村。
之后徐得胜再次过起了逃亡躲藏的生活,一年之后,徐得胜来到了祁县的贾令村。徐得胜之所以如此东躲西藏,一是因为自己是一个逃兵,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太多的革命烈士被他所残忍的杀害,人民群众断然不会放过他。
为了掩人耳目,徐得胜进入到了一家药材铺当伙计。徐得胜原本以为自己曾经的斑斑劣迹不会被人发现,能够在这里过上太平的日子,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建国之后,许多的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烈士刘胡兰的事迹,更是被拍成了电影在全国放映。
一时之间,刘胡兰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无比赞扬的革命英雄,而对杀害他的敌人,人们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全国上下也对那些曾经的反革命分子进行了通缉,其中就包括杀害刘胡兰凶手之一的徐得胜。
处决汉奸
最终,在1951年,在药铺当伙计的徐得胜被人认出,并向公安机关报告。而公安机关在经过再三的调查确认之后,认定了这个药铺伙计就是当初杀害革命烈士刘胡兰的凶手之一,因此很快实施了抓捕。
同年4月,反革命分子徐得胜在祁县的武乡村被执行枪决,这个作恶多端,投敌求荣的杀人犯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