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牛奶里放丙二醇?必须说清楚。
作者:今纶
本来是个愉快的早餐时间,结果你却喝下了一瓶“问题奶”,你会怎么想?
而且,你的孩子也喝了,还是长期喝,你会怎么想?是不是有点怒火中烧的感觉?
麦趣尔牛奶是比较畅销的牛奶品牌,在各个电商平台排名靠前,但是它出事儿了:据中国质量新闻网报道,近日,浙江省庆元县市场监管局公示的2022年第4期食品抽检检验情况中称,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批次纯牛奶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丙二醇。
今天(6月30日),股市收到这个消息后,麦趣尔的股票直接以跌停开盘,一直都没有打开过,跌停板上4.41万手股票背后的股东都想逃命。
因为过量食用丙二醇是有危害性的,所以,国家明确要求在牛奶中不得使用丙二醇。
这也是庆元县市场监管局判定麦趣尔2批次纯牛奶不合格的重要依据。
所以,我们要追问麦趣尔,为何如此胆大包天,居然在牛奶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丙二醇。虽然正常饮用牛奶,剂量并没有达到损害肾脏的程度,但违法是一定的。
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置公众的身体健康于何地?置股民的利益于何地?置国家法律法规的威严于何地?
我们呼吁:麦趣尔要给公众一个解释。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一旦查实,对麦趣尔顶格处罚。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第一百二十三条有规定: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尚不构成犯罪的,情节严重者,可吊销许可证,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期盼看到司法机关的雷霆行动!有没有构成犯罪?有请公诉人、受害者上场,一定要巨额索赔,让胆敢作恶的企业倾家荡产,不让它倾家荡产,就会后继有人,教训是深刻且惨痛的。
我们只想好好喝一杯干净的牛奶,到底有多难?
喝个牛奶都中招,到处都是坑,还有天理吗?
另外,我们注意到,在庆元县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相关信息公开一栏中,已无法找到2022年第4期食品抽检检验情况。
为什么一个普通、正常的抽检情况居然“消失”了?
难道又是程序员的问题?或者是临时工的问题?或者大数据成精了?
还是庆元县市场监管局搞错了?有什么难言之隐?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麦趣尔的公关在行动。
可是事关几十万甚至更多消费者的利益、健康,谁敢在这件事中上下其手?
全国的麦趣尔消费者、关心牛奶品质的消费者都应该盯着这个细节,因为事关事情是否能够得到公正公开的处理,事关我们所有人以后会不会喝到毒牛奶!
麦趣尔答应无条件退款退货,不足整箱按整箱退,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麦趣尔旗舰店客服称,可以退货退款
为什么在牛奶里放丙二醇,必须说清楚。
是谁让放的,哪些环节有责任,哪些人具体执行,这些都必须回答。
麦趣尔是一家有诸多散户、机构入驻的公众公司,不是李家作坊,法律不允许某些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谁也不能忽视的食品安全。
如果食品安全问题都能被公关掉,这是对监管部门公信力的巨大损害。
所以,我们呼吁:请监管部门将麦趣尔牛奶的抽检结果重新上网,让罪恶晒在阳光下,这只是第一步。
回溯麦趣尔的发家史,其实也堪称白手起家、筚路蓝缕。
1962年,少年李玉瑚因出身问题被迫离家西行,从山东滕州鲍沟河崖村前往新疆。他一路乞讨,风餐露宿到了新疆之后,也不过是凭一把力气帮农民种地,混一口饭吃。
1989年,李玉瑚凑了5000元,在昌吉市办起了一个小型食品生产作坊,绝对的小微企业,主要生产蛋糕和饼干。
不得不说,李玉瑚还是有眼光的,他当时甚至贷款带领员工去上海学习。技术上来了,理念也上来了,第一批员工的水平远超当地平均水平,他当时还以1800元的高薪,从石河子聘请了一位师傅,并精心制作了第一批西饼上市。
麦趣尔高举高打,一路走来,李玉瑚于2002年成立新疆麦趣尔乳业有限公司,就是本次惹祸的“主角”。
至此,麦趣尔确立乳业+烘焙“两条腿走路”。
2003年,麦趣尔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关卡,到2007年,实现收入约5亿元。
2014年,麦趣尔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李氏家族成为亿万富豪。麦趣尔很快迎来营收、利润下滑,甚至在2018年被戴上*ST的帽子,面临退市风险。
然后就是各种业绩变脸,先是说“我赚钱了”,真要出财报的时候又是亏损的。
公司管理层的操守可见一斑。
最后把证监会都惹火了:
麦趣尔实际控制人为李玉瑚、王翠先、李勇、李刚。其中,李玉瑚、王翠先为夫妻关系,李勇和李刚分别为李玉瑚、王翠先的长子、三子。目前李勇担任麦趣尔董事长,李刚担任总经理职位。
2020年7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监管局对于麦趣尔2019年业绩多次修正,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决定分别对李勇、李刚等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021年,李勇等高管再次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证监局表示,麦趣尔在内部控制、财务会计核算、规范运作等方面存在问题,也直接影响到2019年和2020年年度报告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具体包括,部分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减值计提依据不充分、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和营业成本核算不准确等问题。
所以,你觉得麦趣尔是个有诚信品质的公司吗?
至少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监管局肯定不会认同。
2022年6月30日,麦趣尔跌停,市值只剩13.9亿,市盈率高达81.81倍。
麦趣尔该如何重新赢得消费者和股民的信任,非刮骨疗伤不可。
麦趣尔有可能翻身吗?这个问题留给李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