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相关调研信息,就能大致知道广州后续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家、投资者以及找工作的年轻人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作者:今纶
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即1月2日,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孙志洋到白云区罗冲围片区改造项目、华为广州研发中心项目现场和广州实验室、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调研。
此前的2023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3年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
因此,研究相关会议信息以及调研信息,其实就能大致知道广州这座城市后续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家、投资者以及找工作的年轻人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郭永航和孙志洋到白云区调研,根据公开的信息,主要是两个地方:第一,罗冲围片区改造项目,第二,华为广州研发中心项目现场。
其实,8天之前的2023年12月25日,孙志洋参与过广州城中村改造罗冲围片区首期项目开工活动,所以,他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第二次来到罗冲围。而且,在参加过这个开工活动之后,他在当天又去了白云区石井街潭村城中村、海珠区新市头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调研。
湾区新岸(罗冲围)片区
由此可见,其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调研并推动城中村改造的落地执行。
这次,孙志洋和市委书记再来调研,显见两位主官对于城中村改造的高度重视。
结合郭永航往期的工作业绩、履历以及公开发言来看,广州的城中村成功改造也是他的一大工作目标,而且极有可能会完成这一目标。
回顾一下前述会议的主要内容,我们会发现,“要以城中村改造之进推动城市环境品质实现新跃升”排在十大任务的第五位,这是一个相对居中靠前的位置。
城中村的改造不仅会提升广州的城市面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也会创造相当的消费、就业和税收,确实是一个多赢的项目。
广州之所以如此看重罗冲围项目,是因为总改造范围约1448.8公顷,改造后释放产业空间1335.5万平方米,而且会与周边广州白云站、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载体辐射联动,有利于经济发展。
华为广州研发中心项目与罗冲围片区改造项目相距很近,只需几分钟车程。
中心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松洲街华侨糖厂地块,用地面积约179亩,建筑面积约16.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计划从事智能汽车、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技术领域的研发,加速ICT技术在广州各产业的应用。
华为广州研究中心 图源:白云融媒
广州是汽车大城,中心项目对广州西岸片区,甚至整个广州的汽车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广州“要始终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产业园,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以,对中心项目比较重视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中心项目的高科技含量对广州而言,也是非常欢迎的。
在前述会议中,“要以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之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跃升”排在十大任务之二,其分量可见一斑。
白云区今年的经济发展如何?其实还很不错。
今年前三季度,白云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989.63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排名全市第三,总量排名全市第四。
郭永航和孙志洋当天也到黄埔区调研,调研对象是广州实验室、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实验室位于广州市广州国际生物岛,有必要介绍一下它的历史:
2021年5月,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广州实验室在生物岛重磅揭牌。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防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
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实验室主任钟南山,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徐涛,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也出现在调研现场。
更进一步说,广州实验室是呼吸系统疾病及其防控领域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从事科研,也要培养人才。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是一家专注于干细胞研究、储存及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14年8月登陆新三板,成为中国新三板首家干细胞挂牌企业。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佳还是一位全国政协委员。
2017年8月,广东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卫计委、省食药监局联合批复同意赛莱拉干细胞建设广东省首家、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区域细胞制备中心。
很明显,实验室和赛莱拉都是医药生物方向的机构和公司。
“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广州一直在坚持推进的方向,而且硕果累累。
2023年1-11月,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优势加快形成,剔除新冠检测试剂生产影响后,其他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8%。
而黄埔区的优势尤其明显:
从2017年起,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陆续落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区域内的医药龙头包括阿斯利康、龙沙、康方生物、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
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的阿斯利康
截至2023年7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聚集国内外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企业超35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多家,生物医药领域上市企业18家,营收超2000亿元,生物医药产值突破450亿元,占广州生物医药产值约60%。
所以说,黄埔是“广州生物医药产值第一区”是名副其实的,一点不夸张。
郭永航在调研中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依托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构建‘研发机构+企业+基金+政策’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落地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这里直接点名了广州实验室,而且提出了全链条体系,不难想见,广州和黄埔区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会更大,广州在这一领域的全国领先优势或将持续得到提升。
会议提出的第三大任务是“要以科技自立自强之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实现新跃升,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其实调研与会议内容有一个直接衔接的关联。
说个指数排行榜: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CBIB2023日前正式发布,并公布了区域生物医药产业评价结果。
广州与苏州、杭州、深圳、成都同属第一梯队,五城市不仅综合竞争力强,在资源要素、产业能力、经济效益、创新能力四维度均表现突出。
总结一下,广州市委书记和代市长新年首次调研重点落在城中村改造、制造业、科技创新(生物医药),三者与会议十大任务中的三大任务高度吻合,且排位靠前,可见广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很明晰的。
相信广州,抓住风口,紧跟城市节奏,这是我们在2024年的最重要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