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好惹婆孙五质问:是否插队及惯犯?拒入住受网暴?要打赏对否

2023-05-04   瑜说还休

原标题:对不好惹婆孙五质问:是否插队及惯犯?拒入住受网暴?要打赏对否

2023年东拼西凑出来的“五一”长假,意外地拼出了一对 “我们不是好惹的”婆孙二人组,而关于这婆孙二人的最新消息,亦是接连不断:

从传出二人不仅这次在金华“平移差队”,被拉住后绽放“宫斗式”的狰狞面容,从而一夜走红;接着又传出二人当年曾在横店旅游时,疑似也制造过“插队”之前科;还有其邻居扒出其在小区的种种“非善茬”行为;接着,有网友称“不好惹之插队”事件后,这对婆孙登山夜宿酒店,却被店家以“惹不起,总躲得起”为由,于是拒绝其入住的事情发生等。

那么,对于这对婆孙二人组,其中至少有五件事要予以厘清:

一是这“不好惹婆孙二人组”是否存在“插队”行为?

事件发生后,其中的孙媳注册了账号,其在声明中首先称:

“我必须澄清的是,我没有插队”。“我生气吼他的原因不是他阻止我插队,而是大力拉我且冤枉我插队”。

“我没有插队……我排到上面就看到写着‘年卡通道’以及‘团队通道’,我没有年卡,也没有参团,所以就准备移向一边的散客通道……正在看上面通道标题的时候后面一个人突然大力拉我,开始吼我插队,我一回头看到他非常凶,我就来气了,我不愿意忍气吞声被冤枉。他继续凶我,我就发飙了”……

其实,看到这里,公众就应该明白了:这对“不好惹婆孙二人组”,确实不是直接冲到队伍前面或中间的传统意义上的“插队”,但显然,这类“平移式”的插队,就是插队之一种,而非这位插队在女声明中所言的“我没有插队”!况且,在事件视频中,她们大声说的“我就要插队”,早就不打自招了!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位插队女显然仍未能真正反省自身,也没有为其不当行为发出一个道歉的字眼,这一点上,其所谓的公关声明,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也就更难得到谅解与同情了。

二是,事件发生后开设“打赏”行为不妥!

这对“不好惹婆孙二人组”中的孙媳,在其发表声明的媒体账号下,竟然打开了“打赏”功能,且已收到了一部打赏钱——如此制造并利用流量事件而获利,显然是极不应该,应被及时制止!

如果是这样的话,人们有理由怀疑:难道所谓的“插队狂怼”事件,以及所拍视频及后续事件的大热,是一种人为设计并制造出的“流量事件”吗?——假如是真的,显然这对“不好惹婆孙二人组”就要被封杀才对了!

三是“不好惹婆孙二人组”是“插队惯犯”吗?

有网友扒出二人曾在横店旅游时,也发生过“插队事件”,如果此事为真的话,这不就是一对“插队惯犯”了吗?

还有媒体报道称,二人所住小区的邻居称:“她们在自家门口放鞋架,喜欢强占面积空间,对于邻居,物业劝阻,直接无视”。

“到附近超市去买菜,如果有一些不新鲜,立刻找商家去退,时间长了,大家对于这样的人也没有脾气,为了不影响生意,没有几个钱就直接给退了”。

如果这些信息为真的话,看来她们真的是“不好惹之惯犯”了——这样的话,显然就更应该对其进行曝光和批评了!

四是对“不好惹婆孙二人组”的曝光与嘲讽,真如胡锡所言“不应对普通人曝光与网暴”吗?

这位孙媳的声明中,大部分文字篇幅是称“没想到网友们开始妖魔化我们,还有各种谩骂和指责,当然也是被带偏的。网络真的是,让我大为震撼”。

“毕竟这事实上已经侵犯了名誉权。我不是明星,现在也没人替我发律师函,只能自己发小作文。也不想莫名其妙纠缠。只是觉得,在网络时代怎么保护名誉权,真的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甚至连“说啥啥都行,蹭热度第一名”的媒体人胡锡进,也如此附和这对“不好惹婆孙二人组”说:

“为何要把疑似插队的老婆婆画出表情像在网上传播?吵架的主要是她孙女,把这段视频放到网上传播已经不对了,对老婆婆进行漫画式羞辱更不应该。她们都是普通老百姓,缺话语权,为了这点争议而网暴她们,我是坚决反对的”。

“……把一个普通人那个时候的表现截出来放到网上,让全网的人评头品足,这不公正,本身就是反道德的,侈谈什么以此‘维护社会公德’?”

“……如果我们要抨击一种现象,反对一种有普遍性的表现,针对个体发视频时应该打上马赛克啊,为什么要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声誉来为建立社会秩序祭旗呢?”

“再说了,这对婆孙在排错队的情况下试图‘平移’到正确的队伍中去,有可以争议的地方,但这说不上是很大的错吧?而且这是一个孙女陪同老人出游,老人那一头白发一看就应该是70多岁的人,我们的社会难道不应该给她一点照顾吗?我看现场的人没有那么激烈地反对,保安也没有表达特别的异议,说明现场的大多数人对女孩带老人‘平移’队伍即使有想法,但能够包容。怎么到了互联网上都觉得这对婆孙的‘平移插队’如此‘十恶不赦’了呢?”

“我觉得互联网不能拿着放大镜看一个老百姓的表现,不能把对公众人物的做法‘平移’到老百姓身上。我们不能随便把普通人送上舆论的审判台,在面对舆论攻击方面,他们应当受到的是保护。换言之,生活中发生的琐事不能随便展现到互联网上,轻易不能让一个普通老百姓成为网络舆论的靶子。舆论监督不是针对基层老百姓的,它应当针对的是权力和各路名流显贵……”。

胡锡进这段话,先是认为老人“平移插队”可以理解——确实,有时是如此。

但胡锡进想过没有:违规“平移插队”,能不能本人首先礼貌点?说明情况,征得同意,难道不是插队者更应首先做到的吗?当被拉住制止时,不管对方态度如何,插队者不也应该首先温和解释,而非怒目以对、狂言相喷吗?

关于是否应将平常百姓的“差劲表现”放到网络上,胡锡进这位“飞盘高手”以前可不是像现在这样说的,在2018年9月19日发生火车“霸座”事件后,胡锡进曾如此评论说:

“有谁在生活中亲自碰到过‘霸坐’的?大概极少。反正老胡走南闯北,从来没见过。这样难碰到的例子,而且这么活灵活现的表演被真切地拍下来,说明互联网的监督镜头真的是无处不在、疏而不漏。相信这位女士此时此刻肠子都悔青了。这就是教训。所有不文明、被揪住了还胡搅蛮缠的人都请记住:你们需要充分验证周围没有一部手机对着你,再开始撒泼”。

显然,看了这两段不同时期针对平常百姓的违规行为之评论,胡锡进显然咬紧的是“飞盘”相反的方向——不知如此“双手互搏术”天下第一的胡大侠,该如何解释如此前后不一、相互矛盾的自己呢?

对于权力与权贵,当然互联网要大力监督,但显然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中的违规行为,也不能拿“隐私”作盾牌,就不应曝光与正常批评了,显然这也是公众舆论监督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五是传言后续有酒店拒绝这对婆孙二人入住,这样做正确吗?

估计理智一点的人,会感觉确实不妥,这种道德惩罚不太妥当——我们当然不能因一个人的一时错误,要求她们受到扩大化的惩罚。

不过,这对婆孙是不是也更应因深刻反思:为何自己会不受欢迎?——只是因为她在声明中所言的“平移不是插队”吗?只是因为公众与市场对其进行“网暴”吗?

我们知道,“老赖”都有被惩罚“限制消费”的惩处手段,那么,市场为避开这样的“不好惹”之人,主动拒绝其入驻,似乎在感情上也能得到人们的一点共鸣吧?

如果这对“不好惹婆孙二人组”、胡锡进及公众们厘清了这五大问题,或许对于这样的“差队事件”和“插队人物”,就有了更好更深的理解与反思,此类现象才能慢慢消失,不再成为污染社会环境的垃圾碎片了!【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