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居然有1/4的孩子都会进行言语矫治!你留意过孩子的言语吗?

2020-05-14   鲁稚的阳台

原标题:在德国,居然有1/4的孩子都会进行言语矫治!你留意过孩子的言语吗?

作者:悠悠妈(现居德国),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 ID: yoyomadeguo

前阵子有家长在微信上询问我孩子说话不清楚、某几个音总是发不对,还有大舌头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这其实是个很专业的问题,里面涉及到言语矫治。我当时给这位家长建议去儿童医院看看言语矫治师,结果得到了一个“呵呵”的回复🤦‍ 🤦‍🤦‍

可能是言语矫治在国内还不普及的缘故,很多家长对它就像对待心理咨询一样带有很强的偏见。

偏见源于缺乏了解。今天,我想再次拾起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任务,和大家普及一下言语矫治的知识,就像揭开心理咨询的面纱一样,让大家看到言语矫治真实专业的一面。

其实,言语矫治(Logopädie)在德国特别普遍,德国幼儿园至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有四分之一都接受过言语矫治,悠悠也是其中一员。

悠悠所在的幼儿园专门有这项服务,每周一三五的上午,言语矫治师都会到幼儿园来,给需要矫治的孩子们提供一对一的语言训练,每个孩子每周45分钟。

言语矫治的范围非常广,不仅仅是口吃、大舌头的问题,外国孩子德语发音不标准,语法不好,鼻音,吞咽换气不顺,爱吐舌头等都可以请言语矫治师来帮忙。

大部分孩子经过几月的矫治和训练问题就能很快得到解决其实很多都是小问题,粗心的家长可能觉得不干预也没什么。可是德国专家觉得早点治早点好,说话流畅发音清晰可以让孩子上学后更加健康自信,万一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就不好了。

悠悠接受言语矫治是她的心理咨询师推荐的,主要目的是 锻炼她在别人面前大声说话的勇气

说真的,以前看到我们幼儿园很多孩子在接受言语矫治,我从来不知道还有锻炼说话勇气这一功能呢!由于悠悠的德语和吐词发音都没问题,幼儿园老师和她的儿医从来没有向我推荐过言语矫治。

直到心理医生推荐了,和言语矫治师聊了后,我才知道他们的工作确实也涉及如何优雅说话和发声的训练。是不是很有意思?

在对待孩子心理健康方面,我不得不说德国人真的很“大惊小怪”,一点小问题就会让孩子看这看那,非常重视预防的作用,而不是等问题严重了才去治疗。

说句题外话,我有个德国朋友生下来是招风耳, 五岁的时候做了招风耳手术恢复正常。德国人认为“ 招风耳可能导致孩子被霸凌”,为了预防招风耳孩子陷入霸凌受害者的境地,招风耳手术被纳入德国国民医保计划,每个有招风耳的小朋友都可以得到免费手术。

除此之外,像 牙齿矫正、地包天这样只影响颜值、实际并不影响健康的医疗干预项目也都在德国青少年的免费医保范围内,目的就是为了及时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防止一个人因身体缺陷而遭到嘲笑、歧视。

你想想,如果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少年因为颜值缺陷自信遭到打击,社交生活因此受挫,也可能会引起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啊!谁说颜值问题不是大问题?

好了,我们还是说回今天的正题。言语矫治究竟矫治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孩子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忙?

其实国内也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只是比较小众,不被大众所知而已。 在国内言语矫治属于康复学领域,今天的文章简单为大家扫个盲。

孩子说话的好坏,由两部分影响,即:听音器官(耳)和构音器官(口),也就是能不能听,能不能说。

有的孩子说话比较晚,可能两三岁都没开口,家里的老人还总说是“贵人语话迟”。如果真的仅仅是这种情况,家长的确不用担心。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家长们千万不要忽略掉,就是孩子的听音器官和构音器官可能存在问题,致使TA不能表达。那就需要我们家长尽早发现,尽早就医。

康复学中本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医生和言语矫治师都建议家长如果察觉到孩子可能有问题,就早点带孩子检查。

一来是为了尽早排除身体器质性原因,心里可以踏实很多;二来如果孩子真的是听音或者构音器官有问题,那么早发现了,无疑就是为孩子在时间上争取了最佳的康复时间。

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0-7岁,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阶段,以后的矫治效果会差很多。

儿童言语活动发展过程

1.言语准备阶段0-1岁:

包括理解言语的准备和发出语音的准备。这一阶段不仅做理解的准备,也做说出句子的准备。

2.言语的形成阶段1-3岁:

这一阶段开始大量的理解语言,并且开始主动说出有一定意义的词,随着词汇量的不断增加,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3.言语的发展阶段3-7岁:

这一阶段是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怎样在家进行初步判断?

什么样的孩子需要接受言语矫治?仅仅是说话不清晰不能作为判断依据,我们需要确定孩子具体哪方面说的不好,介绍几个比较简单的观察方向:

嗓音问题

声音过高、声音过低、音调平直、音高突变、假声、双音、 不会把握适度的音量、 沙哑声、嘶哑声、 增音(增加不应有的音素)、减音(应有的音素没有发出来)、歪曲或替换(把一个音发成另一个音)、声音过弱

鼻音问题

鼻音过重、鼻音缺失、气息声

呼吸问题

说话时呼吸短促、 不善于在言语过程中换气

流畅性问题

音长障碍(口吃)、不善于在言语过程中停顿、 缺乏流畅感。

(还有一种是由语言中枢问题导致的言语行为障碍不在讨论范围)

如果出现这些发音问题,我们需要先进行听音器官和构音器官的健康判断。

听音器官

听觉发育是语言发育的基础,所以如果孩子说不好,那我们首先要排除听音器官上有没有问题,即是否有听力障碍。

国内大多数医院在孩子出生时都会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所以孩子是否有听力障碍很早就能确定。而没有进行过筛查,并且目前说话水平明显弱于同龄孩子的家长,可以在家进行简单测试。

测试方法:

运用一些能够发声的声响玩具如铃铛、小鼓等在安静的环境下,距儿童1米左右,发声物的平面高度与儿童的耳部水平相当,之后发出声响。

观察孩子表现:

如果孩子能够出现以下表现,大概率听音器官是健康的。

新生儿~4个月:

新生儿最常见的反应是听觉眼睑反射;清醒时表现为眼球的迅速活动、眨眼或明显的睁大眼睛;睡眠时表现为眼睑紧绷。

小于3个月的婴儿对突发声音有惊跳反射,停止正进行的活动,吸允动作,呼吸明显改变及面部出现怪象等表现。

一般来说,这个阶段的正常听力儿童,多表现为从睡眠中惊醒,睁大眼睛及眨眼动作。

4~7个月:

可以左右转头来寻找声源,4个月时此动作还比较困难, 6个月时就显得容易和确定。

7~ 9个月:

7个月的孩子,听到声音后首先会向自己身体的左右,然后可以低头向下来寻找声源,到9个月大时他还会抬头向上寻找声源。

9~ 24个月:

随着月龄的增加,幼儿抬头、转向等动作会越来越敏捷和轻松。当月龄增加到12个月时,他们应该能向身体四周各个方向寻找声音。

24个月以上:

孩子不仅听见声音之后面部表情会出现变化,也会转头寻声,并且能够正确判断声音的方向。

构音器官

构音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吐字器官、共鸣器官组成。构音器官有很多是在家观察不到的,所以还是需要去医院检查。

呼吸器官

包括肺、膈肌和胸廓。它们为发音提供所需的空气动力。

发声器官

包括喉头和声带。其作用是在空气动力推动下,发出可供吐字器官和共鸣器官加工的声音。

吐字器官

包括唇、齿、舌、软腭、硬腭等。它们对发声器官产生的声音进行加工,形成具有意义的语音。

共鸣器官

由口腔、咽腔、鼻腔和胸腔构成。它们对形成语音、扩大音量和丰富音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果在家初步检测发现有问题,应该去哪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测?

尽早去当地的三甲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不建议去助听器店进行检测,尤其是小城市的助听器店,店员大多数并不专业。(悠悠妈是真的很强调,有问题去医院,毕竟还是需要相信专业人士的判断)

(去医院检查一定要尽早,我有学康复学的朋友以前在康复中心见到有孩子聪明又漂亮,可是四五岁了家长才发现是聋儿,或者说是家长才承认孩子是聋儿。错过了黄金治疗时期,孩子佩戴助听器或者植入人工耳蜗之后,康复效果也不会太好,这辈子像普通人一样说话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所以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如果孩子有言语矫治的需求,要去哪找专业人士?

1.当地三甲医院康复部

2.当地残联康复部

3.康复中心

4.特殊教育学校(聋校或者培智学校)

5.助听器店(他们一般认识专业人士)

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想矫正和强化一下孩子的发音问题,在家怎么做呢?

1.诱导发音:

让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发出声音,比如:挠痒痒,诱导孩子笑出声音。

2.口舌操:

目的是帮助孩子克服说话时不张口、嘴唇紧张、或者无力的问题,以及锻炼舌头的灵活性。包括唇、齿、及口部肌肉的训练,及顶、卷、伸等舌部动作。

3.呼吸训练:

口呼吸,比如:早晨起床后慢慢呼吸,跑步时快速呼吸。

鼻呼吸,比如:闭嘴正常呼吸,在鼻子下面放一跟羽毛,感受气流。

口鼻交替呼吸,控制气流交替缓慢和急促呼吸。

鼻呼吸放嘴下,鼻呼吸放鼻下

4.气息训练:

长吹,憋足一口气,吹灭10根点燃的蜡烛或吹鼓一个气球或进行吹喇叭练习。

短吹,憋足一口气,吹灭一根蜡烛或吹动纸条。

断续吹,吹羽毛不让其落地;叠两只纸青蛙,二人比赛吹青蛙;吹肥皂泡。

爆发吹,憋足一口气,吹小纸条、吹手背等。

软吹,憋足一口气,将气流缓慢从口中吹出。比如:吹笛子、吹口哨。

5.鼻音训练:

让孩子体会气流从鼻子通过的感觉,比如:闭嘴发“eng”的声音

6.嗓音训练:

促使孩子活动声带发出响亮声音,比如:大声呼喊和间歇性呼喊

7.四声训练:

练习说四个音调都有的词汇,比如:花红柳绿、中国伟大、猫羊狗兔、山河美丽、天然宝藏、心明眼亮等。

练习绕口令,比如: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一个姑娘来摘李,一个小伙儿来摘梨,一个小孩儿来拣栗。 三个人一起出大力,收完李子栗子梨,一起拉到市上去赶集。

可以说,上面介绍的这些方法都是比较专业的方法,一般是由言语矫治师带着孩子做,然后给孩子布置作业,回家继续练习。家长在完全没有任何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很难为孩子做出专业决定,毕竟不知道到底哪种练习方法是针对自家孩子的情况。

所以扫盲完言语矫治这一医学分支,我还是建议家长们,如果孩子有发音、说话方面的问题,不妨去三甲医院看看专家。这并没有什么可耻的。

言语矫治不需要吃药,很多小问题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几个月至一年时间(视严重程度而定)的矫治练习都能纠正过来,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真是太正常不过啦!

作者简介: 悠悠妈,定居德国,精通德国早教与教育,代表作《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ID: yoyomadeguo),用实例分享德国教育的精髓用生活完成教育,润物细无声

跨越半个世纪的经典,让孩子放下对数学的畏惧心。涵盖六大数学领域及小学常见数学概念!配有独家导读音频。

版权说明:本文来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鸣谢原作者及编辑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