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今,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启了“薅羊毛”的生活方式。
为了最大化自己薅到的羊毛,上海设计师@晓岚,下载了20个银行App。
根据网友晓岚的经验,类似工行、建行等银行有微信立减金、话费满减充值等服务,这类服务不限场景,可以大胆薅起来。
还有一些银行会定期在网上平台发放优惠券,例如满10减7打车券、1元单车月卡等,有兴趣的需要定好闹钟开抢。
另有一些银行可以用积分换取一些生活用品,例如洗衣液等。
网友大致估算过,尽管每项羊毛不大,但累计起来,每个月至少能让她节省上百元。
对于这两年紧张的口袋来说,有时候百来元也是一笔够得上一天开销的数目。
记得姜文在《狗日的中年》中说过一段话:
“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
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
还要时刻关注老婆的脸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中年为了生计、脸面、房子、车子、票子不停周旋。”
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活的人才明白:抛开浮华的假象,曾经你瞧不起的低配,许多时候才是人世间的常态。
2
与“薅羊毛”同样流行的,还有CBD各写字楼下的“10元饭盒”。
外表朴素的包装,一荤一素的食材搭配,加上管饱的米饭,成了许多打工人心目中最合适的午餐选项。
在北京国贸CBD区域工作的白领张钦,言语间对10元盒饭甚是满意:
“你敢相信是在CBD买到的吗?步行下楼就能买到,而且每天都是新鲜现炒。”
不仅仅在北京,还有许多城市,例如成都、重庆,打工人饭盒也备受追捧。
不可否认,在许多商业地段,工作日午餐的均价远不止10元,甚至是10元的两倍、三倍、四倍。可以说,10元饭盒在价格方式优势十分明显。
也许在许多人的固有观念中,认为出入写字楼的高级白领,月收入应该轻松过万,午餐的标配或是一份精致的日式料理,或是高级餐厅的一份简餐。
但他们却不曾想过,许多人的收入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他们的午饭也不过是一份盒饭。
其实,早在口罩发生之前,某招聘网站的报告就曾指出:
近7成白领,午餐费用不超过20元;
超5成白领,通勤路上主要依赖公共交通方式。
是的,这就是成年人生活的真相。
平日里光鲜亮丽的城市白领们,以超乎人们想象的方式,过着他们的低配生活。
他们不是负担不起精致的午餐,只是相比之下,他们更要考虑房贷、车贷、教育支出……
大多数时候,人们的生活总是负重前行的。
每一个消费的选择背后,都藏着对金钱的衡量。
图源Veer
3
UP主@阿福曾发布过一段视频,视频中他采访了凌晨3点在东莞街头忙碌的一个年轻人。
他是一位95后代驾小哥,他骑着车在街头转悠,等待夜晚的订单。
被问到为什么会在凌晨3点做这份工作时,代驾小哥坦诚地说:
“像我以前正常生活的话,我每天早上都是5点钟就醒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被穷醒的。”
如今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点,代驾小哥愿意牺牲一点睡眠时间,多干一点活。
UP主追问他:“你羡慕那些跟你同龄的人吗?他们可以在外面玩不用拼搏?”
代驾小哥听完并未流露出一丝羡慕,反而笃定地说道:“有些东西是羡慕不来的。”
是啊,客观的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可以依靠自己把日子过得更好一点点。
就像余华在《活着》里曾写道:“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
活着很快乐,生活总有五光十色;活着也很艰辛,各种压力排山倒海向我们袭击而来。
想起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开车回家,到了楼下还要在车里坐好久?
其中有位网友的回答特别赞,他说:
“一天忙活完,最舒服的事儿就是到家停好车,赖在里面。
不慌不忙放个曲儿,慢条斯理点根烟,最后正式开始发呆。
车的两头,一头是功名利禄,一头是柴米油盐。
偶尔在中间躲躲,也挺好。”
生活有多累,柴米油盐有多碎,经历过生活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低配的生活中,继续熬,继续拼。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