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辱母杀人案:母亲被高利贷人员当面侮辱,儿子崩溃致1死3伤

2022-08-22     正卫说生活

原标题:山东辱母杀人案:母亲被高利贷人员当面侮辱,儿子崩溃致1死3伤

2019年12月14日,山东某监狱的大门打开,一个满目沧桑的中年妇女走了出来,可她面色愁苦,似乎并没有多少喜悦,这是为什么呢?

(本案中人名均为化名)

她是苏某霞,因为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在入狱之前她是企业家,有自己的工厂,丈夫也有自己的公司,儿女双全,生活幸福。可出狱的时候没有一个家人来接她,因为她的家人都还在监狱里。

他们一家到底做了什么呢?这还得从几年前那桩闹得沸沸扬扬的“辱母杀人案”说起。

2016年4月14日,苏某霞的工厂突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他们气焰嚣张地冲进办公室,对着苏某霞输出不明文词汇,当时苏某霞的儿子于某就在旁边,听到别人侮辱自己的母亲,于某当然不快,恨不得冲上教训他们。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苏某霞不愿把事情闹得更凶,而且对方人多势众,就制止了儿子。可是这群人不肯善罢甘休,打砸办公室里的物品,言语愈发无状,带了些侮辱性质,还做了一些不雅行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战火越燃越烈。

这群人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苏某霞他们如此忍让,不敢吭声?

原来苏某霞的工厂出现了债务危机,她向河北唐山的王某借款100万元,但因为经营不善,且之前公司有失信记录,无法从银行贷款还账,就向吴某借了高利贷135万元,月息10%。高利贷就像滚雪球,只会越滚越大,她支付了本息后,又卖了一套70万的房子,仍然没有还清欠款。

工厂的资金链也断了,即将面临破产,从丈夫的公司拿到了一些款项,但还是填不满这个窟窿。之后吴某便找了催债的这群人,多次闯进苏某霞家里骚扰催债,让他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高利贷违法,但其本身属于民间借贷的一种,并不构成刑事犯罪,要求欠债人还债也在情理之中,但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就涉嫌犯罪了,如果早在他们第一次犯罪时就报警处理,就不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其实这群人的行为已经涉嫌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寻衅滋事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于某没打算以卵击石,采取法律途径保护自己,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只是他的手机被砸,无法报警。

之后他们的行为愈发过分,将苏某霞的人格尊严践踏在地,这让作为儿子的于某怒不可遏,可他势单力薄,被压制住了。可能是外面的员工,看不过眼帮忙报了警,直到警察来了,他才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负责调查的民警来了后,警告了这群闹事的人:“要债可以,不能动手。”当着警察的面,他们当然不敢有小动作,民警看双方没有打斗,且一方人数众多,就出去呼叫请求增援,同时向外面报警的员工核实情况。

可他们这一转身,将于某的希望也带走了,刚刚经历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再次涌上他的心头。而此时为首的闹事人虽然没有对他们进行殴打,但口吐莲花,不堪入耳,已经将于某的怒火值拉满,他双目猩红,拿起旁边的水果刀,在空中胡乱戳刺,其中有人欲上前制止,被他刺伤。

也许是看到有人要动手,彻底激怒了他,他开始一顿乱捅,结果造成1死3伤。而他也被以故意伤害罪带回警局调查。

在这个案件中,负责讨债的杜某等人肯定是存在过错的,但于某因为冲动造成严重后果,已经触犯了法律,也是承担刑事责任的。

一审时,法院认为于某存在故意伤害行为,属于故意伤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于某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伤,情节严重,最高可判处死刑。但他归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结合双方的过错情况,最后法院判处于某无期徒刑。

于某认为自己是正当防卫,因此不服判决,提出上诉。那么他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呢?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经调查核实,杜某等人确实存在侮辱殴打行为,他们将人堵在办公室里,限制了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他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不法侵害,但这种侵害在警方制止后已经停止。案发当时,杜某等人的辱骂侵害了苏某霞的人格尊严权,但没有威胁人身安全,于某的制止手段已经超过了必要限度。

《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审法院认为于某属于防卫行为,但防卫过当,最后改判有期徒刑5年。

因为高利贷的原因,于某的家人拆东家,补西家,穷途末路之时,开始剑走偏锋,最后因涉嫌集资诈骗罪、伪造公司印章罪等,先后入狱了,一个好好的家,突然七零八落,苏某霞一下苍老了很多。如果当初她没有借高利贷,也许工厂会破产,家财会散尽,却不会让一家人都留下污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117829f3728691c80b49c48b05f5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