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
一不小心就危及生命安全
福建一女子被入室抢劫
竟是因为...
最近,泉州晋江法院
审结的一起抢劫案
起因竟是快递盒乱丢...
2021年11月,被告人陈某某尾随年轻女子张某到其家门口,看到张某丢弃在门口的快递盒。他捡起快递盒,记下快递单上张某的姓名和电话。
隔天,陈某某谎称自己是快递员给张某打电话,以送错快递需取回为由上门,并假借上厕所进入屋内,发现屋内只有张某一人,便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进行威胁并实施强制猥亵行为,还胁迫张某通过扫码转账3000元至自己的支付宝账号用于赌博。
晋江法院判了:
被告人陈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入户采取暴力、胁迫手段,强行劫取他人财物;又以暴力、胁迫方法强制猥亵他人,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强制猥亵罪。被告人陈某某犯数罪,依法应当数罪并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规定,依法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不要小看快递盒的威力
和快递单上暴露的巨大信息量
名字,电话、单位
甚至喜好,消费习惯…
通过这些信息以及公开的网站平台、社交工具等,完全能够拼凑出您是谁,喜欢什么,什么年龄段,在哪儿工作(或读书),消费习惯,经济能力……甚至可以加为微信好友。
小小快递盒却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个人信息与隐私
一不小心就会泄露
类似的事件已不是偶然...
近年来,不法分子冒充快递员
入室犯罪的案件不断增加
独居、女性、快递盒...
随便一搜让人后背发凉
三明独居女子被“快递员”持刀入室抢劫
2021年9月22日,三明一男子张某,以有快递为由骗取独居单身女子陈某打开房门,后强行进入屋内,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美工刀威胁陈某,要求其拿出10000元人民币。
图为张某指认犯罪现场
陈某只能将微信余额600元转账给张某。突然,陈某预定的外卖送到,在传递外卖时,外卖员范某发现异常,随即报警。
图为庭审中的张某
因快递盒乱丢,手机余额“不翼而飞”
2019年6月,莆田戴先生的支付宝余额少了近9000元。与客服沟通后,发现9000元钱竟被转入家中租客杜某的账户中。戴先生很快报案,杜某也随之被抓。但戴先生的手机一直在自己的控制下,从未借给别人,杜某是如何得手的呢?
半个月前,杜某碰巧看到房东正在网购输入支付密码,于是把密码偷偷记下。后来杜某外出时,发现戴先生此前网购的商品已送达,戴先生取走包裹内的物品后,直接将快递盒子扔在了房间门口。
杜某想到登录支付宝需要验证时,有一个选项是选择近期购买过的商品进行验证。于是,杜某偷走快递盒子,利用盒子上的包裹信息完成了登录验证,随后分两次将戴先生支付宝内的近9000元余额,转到自己支付宝账户下。
......
还有按照快递盒上的信息
以快递受损、丢失为由
通过短信、电话实行诈骗
厦门一女子因此被骗8000元!
小小的快递盒
甚至成为一条“灰色产业链”
浙江某小区有人将快递盒子上的信息一个个剪下来
这些随手丢弃的快递盒上
我们的信息随时会被倒卖、利用
该如何保护自己
预防可能发生的危险?
收到陌生的电话、短信切勿轻信
遭遇陌生人上门提高警惕
除此之外
法官提醒:快递盒子别再乱丢!
法官提醒,拆完的快递盒上经常留有我们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住址、货物名称、单位等,这些信息关乎我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一旦泄露,轻则收到骚扰电话、短信,重则或引发诈骗、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等到灾祸上门,悔之晚矣。
广大群众务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隐私,对拆开的快递盒先进行信息处理再丢,慎选丢弃地点,防止被锁定、跟踪,千万不要为图一时方便随手一扔而引祸上门。
1.网购时尽量选择正规可靠的快递公司。
2.收货地址尽量选择到代收点自提,避免快递员进入家中。
3.取包裹前核实信息,接到陌生电话说有快递,认真回想最近是否有网购,不要稀里糊涂签收。
4.独居女性尽量约到楼下传达室、门卫等人多的地方收件或寄件。
5.收到包裹可以要求先验货再签收。
6.丢弃快递单前,先将隐私信息涂抹掉,包括自己的签字。
你学会了吗?
扩散给身边人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