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活
动
回
顾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是一个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同时关注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日子。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遇到端午节,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会体验到怎样的文化大餐呢。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6月8日—6月10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开展“非遗传承 与‘粽’不同”主题活动十场。现在让我们走进活动现场,感受文化的魅力。
非遗手工漆扇制作
非遗老师为游客们详细介绍了漆扇的制作历史、工艺流程及文化内涵。漆扇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其制作过程精细复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非遗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演示,让游客们对漆扇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随后,游客们纷纷动手参与漆扇的制作。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将色漆滴入水中,形成五彩斑斓的漆液。接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扇面浸入漆液中,轻轻摆动,让漆液均匀附着在扇面上。经过反复试验和调整,一面面精美绝伦的漆扇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
在制作过程中,游客们不仅学到了漆扇制作的基本技巧,更在亲身参与中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珍惜和热爱这些非遗文化。
手工竹编艾草香包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游客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认真学习艾草竹编香包的制作技艺。从挑选合适的竹条、裁剪艾草,到编织成形、填充香料,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传统手工艺人的智慧和匠心。大家逐渐掌握了技巧,制作出了一个个精美的艾草竹编香包。
参与者们纷纷表示,通过亲手制作艾草竹编香包,他们不仅学到了传统手工艺的技巧,更深入地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他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投壶
投壶、射五毒活动源自古代传统习俗,旨在驱邪避害、祈求健康平安。活动现场,八一馆精心布置了五个不同造型的毒虫模型,分别是蜈蚣、蝎子、壁虎、蛇和蟾蜍,寓意着五种常见的毒物。游客们纷纷排队参与,争相展示自己的投壶技艺,希望通过射中五毒,驱走身边的邪气,迎来好运和健康。
活动现场,参与者们手持特制的箭矢,站在一定距离外,全神贯注地瞄准目标。每当有人成功射中五毒模型,现场便响起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未来,
八一馆将继续秉承
“传承非遗,弘扬文化”的宗旨,
举办更多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活动,
让更多的人能够亲身参与,
在体验中共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与价值。
精彩瞬间
供稿:宣教科
文字:崔忆冬
审核:周甜
核发:熊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