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广州来看青春有你 2 总决赛啦,现场太热闹了来不及关注太多,最大的感想果然只有:看美女让人兴奋让人快乐
出来前准备好了文章,上阵不忘砍柴工,说的大概就是勤劳的我吧
一年半了,独自把守着中国高等教育界前门的翟天临,彻底体验到了无人之境的孤绝:
他呼吸过扑面来的风,聆听过淅沥沥的雨,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反复重播自己
心碎的声音。
但在网友们殷切的目光之后,在应届学子的接力转发和定期“供奉中”,冷宫里的翟天临笑容萧索,内心却越发坚定——
娱乐圈新晋长文作者江 one 燕和罗志祥们免费获得那些版本各异、一式 N 份的文章查重报告和文章查重报告,都是因为当初那句“不知知网”犹存余温。
翟天临期望着有人与之携手,策马奔腾地守卫那传说中的学术重镇,让影视行业中的各位能早日实现“去女友/助理化”发言这一宏伟目标。
偌大的内地娱乐圈,总会被空投下另一颗紫微星,“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一年半之后,我们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强中自有强中手,翟某过后有仝某”。
纵观各大平台综艺,这两年里最能捧人也最被官方认可的,当属湖南卫视那档《声入人心》。
不然也不会得到台里那 100 万嘉奖
虽然粉丝们自谦地把节目叫成“小糊综”,但也一样会承认,《声入人心》的红火推动着几乎无基础的国内音乐剧/歌剧/音乐会市场得以飞速发展。
这种全面的“出圈”和成功,又和选手在专业表现上的高水准是息息相关的——
《声入人心》在筹备时就主打创意+品质路线,把重点放在了“声音”的较量上。
参与的选手不是来自伯克利、茱莉亚、维也纳音乐学院,就是出身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而且很多成员都获得过世界级专业大奖。
而近期大戏的男主角仝卓,出身于中央戏剧学院声乐歌剧系。
说来好笑,仝卓翻车竟然是因为他“宠粉”。
5 月 19 号,仝卓发了条微博跟粉丝撒娇,说答应大家的“520 生日直播”要推迟到 22 号。
因为仝卓常驻的节目《神奇的汉字》即将开播,生日当天他忙到半夜,第二天又是晚上七八点才收工。
忙完之后,仝卓就立马上线来履行承诺了,而且在 23 号还又加开了一场直播。
因为临近高考,仝卓的粉丝又有很多是还在读书的学生,于是22 号这天的直播的互动里就有一些是关于读书关于考学的,“压力真的太大了”。
仝卓是复读过的,考了第二次才被中戏歌剧系录取,这些是粉丝都知道的事。
他也不介意旧事重提来为粉丝解压打气,毕竟为了进入心仪的院校而孤注一掷、跟自己较劲,听起来还挺励志的。
没想到在详解自己为了那所学校而付出了哪些具体努力时,仝卓竟然来了这么一句:
“但是这个大学只招应届生,然后我还搞了很多很多很多,也就是所谓的………然后我就成了应届生。”
你我当中的大部分人都要经过高考,不然粉丝也不会说自己压力有多大多大了,那么大家肯定都知道“应届生”的对应词是“往届生”,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
应届,是指当届、该届,考试或招聘进行那年毕业的学生就叫“应届生”,复读再战的 仝卓应该被归为往届生。
无论应届往届,考试时都会被一视同仁地看待,只是录取时如果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各大高校会优先录取应届生。此外,往届生也不能享受政策性加分和保送、不能报考公安部队及军事院校……毕竟他们比应届生多了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还有过一次实战经验,如果录取时还不稍作限制和区分,那应届生们就明显是吃亏了,高考制度的公平性也就无法得到落实和保障。
仝卓想去的是解放军艺术学校,也就是军艺,他曾在不同场合里不止一次地说起过这件事。
但军艺由总政直接主管,它是一所军事高等院校,而且在仝卓第二次参加高考的 2013 年,军艺的招生简章明确写到他们只招应届生。
我想着重强调的一点:
仝卓不可能是事后才知道军艺的规定,所以脑子一热才铤而走险地做了不该做的事,找关系、走后门、进行舞弊活动……这些都是他知道后果如何却仍然选择的结果。
因为军艺和中戏、北电、上戏、浙传、南广这些艺术院校一样,都要举行单独的专业考试,考生们要自行报名才能参加。
不看招生简章就没法获得各大院校专业考试的相关信息,况且 2013 年的规定里还有一条是,考生必须带着学校开的应届证明,才能顺利报名。
仝卓说自己找了那么多关系却还是没能成功,后来才决定去中戏。
回放到这段的时候,我还挺震惊的——
从《声入人心》初登场时算起,仝卓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清爽、干净、懂事的邻家弟弟。
有人说他是“梅溪湖中刘昊然”,其实单就五官来看,结论未必成立。
但就因为都来自中戏,仝卓又一贯乖巧、温暖、聪明,大家对这类说法也并不抗拒。
仝卓后来去录了几期《中餐厅 3》,又因为默默做事不多话的踏实态度,和明学创始人形成鲜明对比,路人好感度也随之 up up 再升级。
可是仝卓说这些话的时候,那捂嘴偷笑的表情和各种肢体动作,都油到一眼就能让人发腻的地步。
比自爆作弊更可怕的,是仝卓竟然不认为这是有错的。
22 号的直播结束后,有小部分人议论仝卓这番做法是钻了空子,没想到他又在 23 号的直播里予以回应,说那些批评他“钻空子”的人是在造谣。
理由呢,是自己没进军艺,所以不算是钻了空子。
还装腔作势地干嚎,说别人不懂借读生的压力,说自己时常暗示自己是应届生而自我鼓励……
这些解释以一段戏精式假哭结束,很难相信他有什么悔意。
而中戏、教育部都放话说要严查之后,仝卓才姗姗来迟地用一封手写信说他错了。
可是这句对不起也让人很迷惑,你对不起的是谁呢?
粉丝?招生办?教育部?学校?还是……
这仍然不是我们要的答案,也很难说服大家不再继续关注和愤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