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老照片,记录陶都紫砂的岁月变迁……

2019-09-22   紫砂壶记

老照片记录一段光影,捕捉历史瞬间。

本期精选了36张老照片,这些老照片记录了陶都紫砂产业的岁月变迁。

而这些原汁原味的老照片也再现了陶都的悠久历史,展现昔日陶都景象,还原了陶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 1 ]

开矿炼泥


民国徐珂在《清类钞》一文中描述道:

“泥初出山时,大如煤块。舂以杵,必数次,始取其较细者,浸之于池,经数月,则粗分子下沉。其最上层,皆有黏性,乃取以制器。”

直到解放前后,有用石磨磨泥粉的手工制法,此法一直沿用到1957年。在1958年,紫砂泥的加工实现了机械化。



开采紫砂矿

挖紫砂矿泥

运送矿土

丁蜀紫砂陶瓷水运码头

装船运输

碾磨

制泥

[ 2 ]

制陶


蜀山旧街,是明中晚期至上世纪60年代宜兴紫砂的生产和销售中心。

山上窑火连天,山下商贾云集,烧成的紫砂器从蠡河码头启程,进入太湖后被运往全国各地……

陶器制作

陶器雕花



宜兴古龙窑



烧窑的柴草运输



陶艺师拿陶器过来装窑



烧窑



陶器出窑

验货包装



紫砂花盆制作

[ 3 ]

紫砂人物志

宜兴紫砂史是一部历代紫砂艺人的创业史,以“紫砂七老”为代表的老艺人们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创造了紫砂艺术的巅峰。



照片中紫砂艺人

从前往后依次为蒋蓉、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


一九五六年时蒋蓉38岁、裴石民、吴云根均为65岁、王寅春60岁,这些照片中的老艺人均在使用木转盘。



顾景舟指导学徒制壶

顾景舟和制壶工具




顾景舟工作照


顾景舟设计图稿


1955年顾景舟与朱可心讨论

“松鼠葡萄十头套组咖啡茶具”的制作工艺


任淦庭在工作


任淦庭师生班合影


任淦庭指导学徒


任淦庭(左5)朱可心(左3)、顾景舟(左7)

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


1975年朱可心在指导何道洪、周正华


朱可心与画家钱松岩先生游善卷洞


裴石民在制壶


王寅春工作证


王寅春和王小龙(后排中)、徒弟高洪英、张吉根(左)



蒋蓉在工作


1957年蒋蓉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紫砂壶记

一张老照片,记录了一瞬光影。回首紫砂繁荣之路,正是由这些瞬间铺就。

时光留不住,容颜留不住。照片里的人在欢笑,看照片的人在感慨!

感谢阅读,请点击关注,每天持续更新紫砂内容,买壶询价请点击我的头像在我的简介里添加我的vx。添加vx便可免费领取粉丝大礼包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