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真相 • 大千世界变相图

2019-11-23     星纪传说

回顾人类最近三百多年的历史,全球科学家们对黑洞的探索从未停止。人类的渺小在于有太多未知的神秘还未揭晓。

2019年4月10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了黑洞“真容”。该黑洞位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它的核心区域存在一个阴影,周围环绕一个新月状光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被证明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

这张令人惊奇的黑洞照片,是200多名科研人员历时10余年、从四大洲8个观测点“捕获”到的,该黑洞质量是太阳的65亿倍,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来之不易的这张照片,是天文学家动用了遍布全球的8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组成了一个所谓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缩写EHT)。

黑洞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爱因斯坦

科学与佛教

佛教对小世界的认识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系有所不同,通常我们认为包括地球在内的九大行星都是围绕着太阳转的,太阳是太阳系的绝对中心。

佛教宇宙观里,小世界的中心不是太阳而是须弥山,太阳与月亮都在须弥山的半腰旋转。地球被称为南赡部州(或阎浮提),与之对应的还有三大部州——北俱卢州、东胜神州、西牛贺州,分别分布在须弥山的南北东西四个方向。

佛经中也早有记载,世界有“佛刹微尘数世界”(出自《华严经》)。宇宙之中充满人类,不仅如此,娑婆世界(银河系)10亿个小世界中也都有人,而且我们的这个小世界里,包括地球在内的四大部州都有人类生存,其中北俱卢州人寿命达到几乎恒定为1000岁。

既然在太阳系人类相互之间近在咫尺,为何那三大部州的人类我们至今未能发现?他们居住的星球到底叫何名字?

难道是时空折叠或多维空间使我们相互隔离?还是存在着什么特殊的宇宙屏障?其实何止三大部州及其人类我们没能发现,就连须弥山我们也未找到,须弥山到底何物?黑洞?反物质?暗物质?特殊场?

大千世界究竟是何神秘的空间?

下方详解

  • 一、小世界

一个小世界的范围以须弥山为中心,矗立在地轮上,高84000由旬,上宽下窄。又有一日一月在山腰旁。

山根周围有七重金山和七重香水海交互环绕。由内而外分别是持双山,持轴山,持水山,善见山,马耳山,障碍山和持地山。

在第七重金山之外有大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

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东胜神州,西牛贺州,北俱卢州,南瞻部州。

在大铁围山下紧邻地轮,金轮,水轮,风轮和虚空。

诸天中的忉利天位于须弥山山顶,除中间的天王外,东西南北,还各有八个天国,共三十三天。

诸天中的第一天,佛教重要护法,四王天,位于须弥山山腰。四面各有一天。

东边是持国王,南边是增长王,西边是广目王,北边是多闻王。

在大铁围山的地底下,1000由旬深,是八大地狱!各大小地狱所在处。

以上是地居天的范围,我们居住的地球位于南瞻部州。

从诸天中的第三天,夜摩天开始,为空居天,依云而住。

依次是欲界的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和色界初禅三天。

一个小世界的最顶为色界十八天的“初禅三天”。

到此为一个完整“小世界”所包含的内容。

上图表绿色内容为一个概念性完整的小世界。

帝释天

忉利天处在须弥山顶,三十三天之主帝释天,是Shakra devānām Indra梵文音译,全称叫做“释迦提桓因陀罗”。《阿弥陀经》上所说的释提桓因,就是这位,大权真宰,身居上界,德御人间。

弥勒菩萨

欲界的第四天 :兜率天。

释尊成佛以前,从兜率天降生人间成佛。未来佛弥勒菩萨,将来也从兜率天下降成佛。

弥勒菩萨现居兜率内院,与我们同属欲界,论地域还不算太远。

一生补处的菩萨,生在兜率天,与一般凡夫天境界不同。

弥勒菩萨处,清净庄严,有菩萨说法,实为佛弟子们心中渴仰的圣地。

  • 二、小千世界

一个小千世界=1000个小世界+少光天、无量光天和光音天。

  • 三、中千世界

一个中千世界 = 1000个小千世界 + 三禅三天

  • 四、大千世界

1000个中千世界加上色界依空而住的“四禅九天” (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和善究竟),以及无色界“四空天” (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组合而成一个大千世界。

一个大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四禅九天+四空天

梵天

大千世界的统治者,是色究竟天的大梵天王。

  • 五、三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域,故名为“一佛土”。

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总称为娑婆世界。

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

现住世间诸法王子。

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

教化众生随顺众生。

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楞严经 · 卷第六》---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

前后有无,聚散起止。

念念相续,循环往复。

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大乘圆觉经 》---


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欢迎转发和学习交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wSvpW4BMH2_cNUgb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