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越发僵持。每当出现老师和学生不愉快的事情时,受到指责的往往也都是老师。即使老师做的是对的,老师已经尽到了责任,只要有事情发生,老师都会遭到痛骂。
最近,在网络上传出了一起四川达州的师生冲突事件。师生的冲突向来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因此也引来了不少媒体和网友的关注。或许是因为博人眼球,或许是因为不知情。不少媒体将这一冲突描绘得十分恶劣。比如网曝某学校,师生互殴,从教室打到办公室。在这些媒体的助推下,老师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如果真是老师和学生在校园里互殴,即使老师有着再多的理由,都是不能容忍的。毕竟师生的互殴,不仅有违师德师风,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这样的老师受到痛骂,或者处罚,都不会有人同情。可是四川达州的这起师生冲突事件,却有着与媒体报道截然相反的一面,同时后续的处理,更是让老师心寒。
在这起事件经过网络的曝光后,当地的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并彻查了此事。这起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呢?这起师生冲突事件发生在四川达州新世纪学校初三五班。发生冲突的是一位数学老师和他的学生。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这位数学老师与学生约定,如果数学成绩不达标,将打手板5下,以示处罚。与老师冲突的这位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只考了10分。按照约定,老师将打学生5下手板。可是在打到第四下的时候,这位学生转身离开。于是,就上演了网络视频中老师追打学生的一幕。
整件事情谁对谁错,相信自有公论。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这位老师并没有错,打学生手板不仅是事先约定,而且最多5下的处罚并不重。然而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处罚中,这位老师却向学生道了歉。
在这起师生冲突事件中,老师该道歉吗?前不久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教师的惩戒权,同时还划分了惩戒的三种类型:轻度惩戒、较重惩戒和严重惩戒。虽然这只是征求意见稿,并且意见稿中也并未提到标准的教育惩戒。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应有的惩戒,不仅有必有,而且也符合当下的教育形势。回看这位数学老师对学生打手板的举动,这不是应有的惩戒吗?既然如此,为何还要道歉。这样的道歉只会让老师心寒,学生嘲笑。
都说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为什么老师会跪着?一方面是因为媒体的原因,就像这起冲突事件一样,明明知不知情,却要大肆渲染一番。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家长都过于宠爱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惯养,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吃一点亏。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能说它有错,但是它所带来的恶果就是学生不再是学生。跪着的老师越来越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现在的学校都怕担责,只要有事情发生,家长闹事,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敢充当老师的后盾。没有了学校的后盾,老师又哪里敢站着。虽然老师这份职业很神圣,但是它只是一个饭碗。没有人愿意把自己饭碗砸掉,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就只能跪着。
造成跪着的老师越来越多,有着外界的原因,也有着内在的原因。内在的原因就是在教师这个队伍中,还存在着大量害群之马。正是由于这些害群之马的存在,才造成了对老师的误解。从而出现只要有师生问题,错都在老师的情况。所以,对这部分老师的整治,也需要予以重拳。
在这起事件中,也有网友说是老师不好好教学生,才导致学生考试只考10分。学生成绩差,有老师的原因,但也有学生自身和家长的原因。考试只能考10分的学生,与老师的教学几乎没有了关系,更多的是因为学生压根就不想学。这样的学生虽然学习不好,但不代表他们以后就没有出路。家长不要把他们的成绩看得太重,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这些学生同样也会有着很好的明天。
一起师生冲突,再次引发了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思考。惩戒与体罚,仅有一线之隔,把握住度,尤显重要。而这个度在老师越来越难当的当下,已不是老师所能把控。恢复教师惩戒权,让师生关系更融洽,需要多方的努力,尤其是家长的支持。